片式滴头及滴灌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17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片式滴头及滴灌管。片式滴头,包括:滴头本体、硅胶垫和盖板,滴头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紊流槽、第二紊流槽和出水凹槽,第一紊流槽沿滴头本体的一侧边延伸布置,第二紊流槽沿滴头本体的另一侧边延伸布置,滴头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三紊流槽;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孔,硅胶垫设置在第一凹槽,盖板设置在滴头本体的内表面上并遮盖住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硅胶垫与第一凹槽的槽底部形成出水腔体,硅胶垫与盖板之间形成进水腔体,进水孔与硅胶垫相对布置。实现延长紊流的长度以优化紊流效果,进而优化滴头的滴灌效果。进而优化滴头的滴灌效果。进而优化滴头的滴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式滴头及滴灌管


[0001]本技术涉及滴灌
,尤其涉及一种片式滴头及滴灌管。

技术介绍

[0002]滴灌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经过安装在滴灌管上的滴头或孔口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使水分的渗漏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做到适时地供应作物根区所需水分,使作物根系的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从而方便土壤的水、肥、气、热、微生物活动,且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6452384U公开了一种片式压力补偿滴头及滴灌管,其中,包括过滤部件、流道部件和硅胶垫,采用在流道部件上形成紊流槽来实现紊流处理。但是,受限于滴头的尺寸,紊流槽的整体长度较短,导致紊流效果较差进而影响滴头的滴灌效果。如何设计一种优化紊流效果以优化滴头的滴灌效果的滴头技术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片式滴头及滴灌管,实现延长紊流的长度以优化紊流效果,进而优化滴头的滴灌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片式滴头,包括:滴头本体、硅胶垫和盖板,所述滴头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紊流槽、第二紊流槽和出水凹槽,所述第一紊流槽沿所述滴头本体的一侧边延伸布置,所述第二紊流槽沿所述滴头本体的另一侧边延伸布置,所述滴头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三紊流槽;
[0006]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硅胶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滴头本体的内表面上并遮盖住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硅胶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部形成出水腔体,所述硅胶垫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进水腔体,所述进水孔与所述硅胶垫相对布置;
[0007]其中,所述滴头本体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三贯穿孔、第四贯穿孔和第五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紊流槽的入口端和所述进水腔体,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紊流槽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三紊流槽的入口端,所述第三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三紊流槽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紊流槽的入口端,所述第四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二紊流槽的出口端和所述出水腔体,所述第五贯穿孔连通所述出水凹槽和所述出水腔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紊流槽和/或所述第二紊流槽在所述滴头本体的一端部形成迂回结构,所述出水凹槽布置在所述滴头本体的另一端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上形成过滤网。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围绕所述进水孔布置的筋条,所述筋条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朝向所述第一贯穿孔布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中设置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之
间形成第三紊流槽,所述导流筋上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第三紊流槽内延伸的齿结构。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滴灌管,包括水管和若干设置在所述水管内壁的滴头,所述滴头采用上述片式滴头。
[00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滴头本体的外表面设置第一紊流槽和第二紊流槽,并在滴头本体的内表面的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三紊流槽,第一紊流槽和第二紊流槽通过第三紊流槽连通,进而使得从进水孔进入的水依次经由第一紊流槽、第三紊流槽和第二紊流槽流动进行紊流处理,而由于紊流槽分布在滴头主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进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紊流槽的整体长度,以优化紊流效果,进而优化滴头的滴灌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片式滴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片式滴头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片式滴头的爆炸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片式滴头中滴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滴头本体1、第一紊流槽11、第二紊流槽12、出水凹槽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
[0020]第一贯穿孔101、第二贯穿孔102、第三贯穿孔103、第四贯穿孔104、第五贯穿孔105、迂回结构111、第三紊流槽150、导流筋151、齿结构152;
[0021]硅胶垫2;
[0022]盖板3、进水孔31、过滤网32、筋条33、缺口34;
[0023]出水腔体100、进水腔体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片式滴头,包括:滴头本体1、硅胶垫2和盖板3,滴头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紊流槽11、第二紊流槽12和出水凹槽13,所述第一紊流槽沿滴头本体1的一侧边延伸布置,第二紊流槽12沿滴头本体1的另一侧边延伸布置,滴头本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15中设置有第三紊流槽150;
[0025]盖板3上设置有进水孔31,硅胶垫2设置在第一凹槽14,盖板3设置在滴头本体1的内表面上并遮盖住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硅胶垫2与第一凹槽14的槽底部形成出水腔体100,硅胶垫2与盖板3之间形成进水腔体200,进水孔31与硅胶垫2相对布置;
[0026]其中,滴头本体1设置有第一贯穿孔101、第二贯穿孔102、第三贯穿孔103、第四贯穿孔104和第五贯穿孔105,第一贯穿孔101连通第一紊流槽11的入口端和进水腔体200,第二贯穿孔102连通第一紊流槽11的出口端和第三紊流槽150的入口端,第三贯穿孔103连通第三紊流槽150的出口端和第二紊流槽12的入口端,第四贯穿孔104连通第二紊流槽12的出口端和出水腔体100,第五贯穿孔105连通出水凹槽13和出水腔体100。
[0027]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片式滴头在组装过程中,将硅胶垫2放置在第一凹槽14中,然后,将盖板3设置在所述滴头主体的内表面上并遮盖住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盖板3将硅胶垫2限制在第一凹槽14中,在硅胶垫2的间隔作用下,使得硅胶垫2与第一凹槽14
的槽底部之间形成出水腔体100,而硅胶垫2与盖板3之间形成进水腔体200。
[002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管中流动的水经由进水孔31进入到进水腔体200中,进水腔体中的水经由第一贯穿孔101流入到第一紊流槽11中进行输送。第一紊流槽11中流动的水经由第二贯穿孔102将流入到所述滴头主体内侧形成的第二凹槽15中并经由第三紊流槽150输送从第三贯穿孔103流入到第二紊流槽12中继续流动。水经由第二紊流槽12输送从第四贯穿孔104流入到出水腔体100中,出水腔体100中的水经由第五贯穿孔105进入到出水凹槽13处,水管上开设的滴水孔与出水凹槽13相对布置,最终,使得出水凹槽13中的水从水管上的滴水孔输出进行滴灌。
[0029]进一步的,第一紊流槽11和/或第二紊流槽12在滴头本体1的一端部形成迂回结构,出水凹槽13布置在滴头本体1的另一端部。
[0030]具体的,为了充分的利用所述滴头主体的外表面,则将出水凹槽13布置在所述滴头主体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滴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头本体、硅胶垫和盖板,所述滴头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紊流槽、第二紊流槽和出水凹槽,所述第一紊流槽沿所述滴头本体的一侧边延伸布置,所述第二紊流槽沿所述滴头本体的另一侧边延伸布置,所述滴头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三紊流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硅胶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滴头本体的内表面上并遮盖住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硅胶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部形成出水腔体,所述硅胶垫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进水腔体,所述进水孔与所述硅胶垫相对布置;其中,所述滴头本体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第三贯穿孔、第四贯穿孔和第五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紊流槽的入口端和所述进水腔体,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一紊流槽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三紊流槽的入口端,所述第三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三紊流槽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紊流槽的入口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秀于兴财李泽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大成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