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91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线束,包括:由多个铝排构成的导电段;连接于铝排的第一端的充电座连接器;连接于铝排的第二端的电池连接器;充电座连接器的尾端接出铜线缆,铜线缆的末端和铝排的第一端焊接;电池连接器的尾端接出铜线缆,铜线缆的末端和铝排的第二端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铝排代替铜线缆,可节省车内空间,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可普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设计了铝排和铜线缆的连接方式,进行了绝缘、屏蔽和防水设计,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力从汽车的充电插座传递到电池组的充电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以纯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为代表的新能源车正取代传统的燃油车。此类新能源通常在底盘搭载电池组(电池包),并且用适于大电流传输的线束/线缆将电力从充电插座传递给电池组。
[0003]有屏蔽要求的快速充电线束的常见设计是使用高压屏蔽铜导线。如图1所示,铜导线100的两端连接充电座连接器110和电池连接器120,充电座连接器110用于和外部的充电插头(未示出)连接,电池连接器120用于和电池组或电池组的配电盒连接,多根铜导线100用于传递电力。
[0004]充电座连接器110一般被设于车身侧面,例如车身左后或右后,靠近后轮的位置。电池组则通常被设于车身底盘上。因此,充电座连接器和电池组之间的铜导线有较大的长度。由于铜是一种密度较大的材料,且成本亦较高,因此图1所示的线束中,铜导线100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均会影响新能源汽车降本减重的开发需求。
[0005]因此,有必要对新能源车的充电线束进行改进,提供性能稳定的充电线束,满足新能源汽车降本减重的开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充电线束。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充电线束,包括:
[0009]由多个铝排构成的导电段;
[0010]连接于所述铝排的第一端的充电座连接器;
[0011]连接于所述铝排的第二端的电池连接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连接器的尾端接出铜线缆,所述铜线缆的末端和所述铝排的第一端焊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连接器的尾端接出铜线缆,所述铜线缆的末端和所述铝排的第二端焊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铜线缆自内到外包括铜线芯、铜缆绝缘层、铜缆屏蔽层、铝箔和护套,在铜线缆与铝排的连接处,一段所述铜缆屏蔽层裸露在铝箔外形成外露铜缆屏蔽层,一段所述铜缆绝缘层裸露在外露铜缆屏蔽层外形成外露铜缆绝缘层,一段所述铜线芯裸露在所述外露铜缆绝缘层外形成外露铜线芯,所述外露铜线芯被设置为扁平铜端子;
[0015]所述铝排自内到外包括扁平实心铝芯、线束绝缘层、线束屏蔽层和保护层,在铜线缆与铝排的连接处,一段所述线束绝缘层裸露在线束屏蔽层外形成外露线束绝缘层,一段
所述扁平实心铝芯裸露在外露线束绝缘层外形成外露扁平实心铝芯,所述外露扁平实心铝芯作为扁平铝端子;
[0016]所述扁平铜端子和扁平铝端子焊接连接。
[0017]进一步地,在扁平铜端子和扁平铝端子的焊接互连部分外包覆有第一热缩管,所述第一热缩管包覆的区域还包括焊接互连部分两端的外露铜缆绝缘层和外露线束绝缘层。
[001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热缩管外包覆有编织屏蔽层,所述编织屏蔽层包覆的区域还包括整个铝排的线束屏蔽层和第一热缩管一端的一段铜缆屏蔽层,所述编织屏蔽层与第一热缩管一端的铜缆屏蔽层在一段距离内产生交叠。
[0019]进一步地,编织屏蔽层与第一热缩管一端的铜缆屏蔽层的交叠区域上缠绕有铝箔带。
[0020]进一步地,编织屏蔽层与第一热缩管一端的铜缆屏蔽层的交叠区域上压接有铜环端子。
[0021]进一步地,在铜线缆与铝排的连接处,所述编织屏蔽层外还包覆有第二热缩管,所述第二热缩管的一端还包覆铜线缆的一段所述护套。
[0022]进一步地,所述铝箔包覆在铜缆绝缘层或铜缆屏蔽层外。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在充电线束中,使用铝排代替铜线缆,可节省车内空间,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可普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考虑到充电座连接器和电池连接器的尾端使用铜线缆,设计了铝排和铜线缆之间的连接方案,设计的连接方案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较好的屏蔽效果和防水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充电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铜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铝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铝排和铜线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焊接连接;
[0030]图6为铝排和铜线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包覆第一热缩管;
[0031]图7为铝排和铜线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包覆编织屏蔽层;
[0032]图8为铝排和铜线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缠绕铝箔带;
[0033]图9为铝排和铜线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包覆第二热缩管;
[0034]附图标记:100、铜导线,110、充电座连接器,120、电池连接器;
[0035]1、铝排,2、充电座连接器,3、电池连接器,4、铜线缆,5、焊接互连部分,6、第一热缩管,7、编织屏蔽层,8、铝箔带,9、第二热缩管;
[0036]1‑
1、扁平实心铝芯,1

2、线束绝缘层,1

3、线束屏蔽层,1

4、保护层;
[0037]4‑
1、铜线芯,4

2、铜缆绝缘层,4

3、铜缆屏蔽层,4

4、铝箔,4

5、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
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9]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
[004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2]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铝排构成的导电段;连接于所述铝排的第一端的充电座连接器;连接于所述铝排的第二端的电池连接器;所述充电座连接器的尾端接出铜线缆,所述铜线缆的末端和所述铝排的第一端焊接;所述电池连接器的尾端接出铜线缆,所述铜线缆的末端和所述铝排的第二端焊接;所述铜线缆自内到外包括铜线芯、铜缆绝缘层、铜缆屏蔽层、铝箔和护套,在铜线缆与铝排的连接处,一段所述铜缆屏蔽层裸露在铝箔外形成外露铜缆屏蔽层,一段所述铜缆绝缘层裸露在外露铜缆屏蔽层外形成外露铜缆绝缘层,一段所述铜线芯裸露在所述外露铜缆绝缘层外形成外露铜线芯,所述外露铜线芯被设置为扁平铜端子;所述铝排自内到外包括扁平实心铝芯、线束绝缘层、线束屏蔽层和保护层,在铜线缆与铝排的连接处,一段所述线束绝缘层裸露在线束屏蔽层外形成外露线束绝缘层,一段所述扁平实心铝芯裸露在外露线束绝缘层外形成外露扁平实心铝芯,所述外露扁平实心铝芯作为扁平铝端子;所述扁平铜端子和扁平铝端子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伯奎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