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91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包括腰部结构、两腿部结构及探测结构;腰部结构包括防护壳、及设于防护壳上的腰部捆绑带,防护壳用以设于患者的腹前,防护壳上设有安全气囊;两腿部结构呈相对的连接于防护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腿部结构包括上端转动连接于防护壳的大腿支板、及设于大腿支板上的大腿捆绑带,大腿支板与防护壳之间设有第一减震结构;探测结构设于防护壳和/或腿部结构,并与安全气囊电连接,用以监测患者身体的前倾角度,以在患者身体的前倾角度超过预设前倾值时启动安全气囊。本方案避免患者因左右震颤而重心不稳跌倒,且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意外前倾跌倒时摔伤。时摔伤。时摔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


[0001]本技术涉及帕金森患者辅具
,尤其涉及一种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

技术介绍

[0002]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常常起病隐匿,缓慢发展,帕金森患者具有持续震颤、小碎步、身体弯曲、重心前倾等症状;帕金森病目前在我国发病率为神经变性疾病中继痴呆后的第二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临床存在典型的运动症状,步态异常较为显著,步态异常包括前冲步态、慌张步态及冻结步态等。其中,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常见的病理性步态之一,常表现为患者发作性冻结样不能行走,特别是在起步、旋转或遇障碍物、经过狭窄通道时容易发生。因此,针对帕金森病的老年人,尤其需注意防止出现跌倒,防止出现意外损伤等。
[0003]现有技术中,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多为手推车助行辅具、助行拐杖等。例如,专利CN 210020216 U公开了一种帕金森患者用拐杖,其触地稳定,且整体较轻,便于患者无需费力即可将拐杖提起。然而,该种辅具功能相对单一,患者仍有前倾跌倒的风险,不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跌倒后摔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行走辅具不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前倾跌倒后摔伤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该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包括:
[0006]腰部结构,包括防护壳、及设于所述防护壳上的腰部捆绑带,所述防护壳用以设于患者的腹前,且与所述腰部捆绑带之间能够围设形成用以捆绑于患者腰部的腰部捆绑壁面,其中,所述防护壳上设有安全气囊;以及,
[0007]两腿部结构,呈相对的连接于所述防护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所述腿部结构包括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护壳的大腿支板、及设于所述大腿支板上的大腿捆绑带,所述大腿支板与所述防护壳之间设有第一减震结构,并与所述大腿捆绑带之间能够围设形成用以捆绑于患者大腿的大腿捆绑壁面;以及,
[0008]探测结构,设于所述防护壳和/或所述腿部结构,并与所述安全气囊电连接,用以监测患者身体的前倾角度,以在患者身体的前倾角度超过预设前倾值时启动所述安全气囊。
[0009]可选地,所述腿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大腿支板的下端转动连接的小腿支板、及设于所述小腿支板上的小腿捆绑带,所述小腿支板与所述大腿支板之间设有第二减震结构,且与所述小腿捆绑带之间能够围设形成用以捆绑于患者小腿的小腿捆绑壁面。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
[0011]高度调节杆,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大腿支板,且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小腿支板,其
中,所述高度调节杆可伸缩设置;以及,
[0012]减震件,包括设于所述高度调节杆与所述大腿支板之间的第一橡胶减震器,和/或,设于所述高度调节杆与所述小腿支板之间的第二橡胶减震器。
[0013]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外周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大腿支板、且下端连接于所述小腿支板。
[0014]可选地,所述小腿捆绑带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和/或,
[0015]所述小腿捆绑带为一体式弹性带。
[0016]可选地,所述腿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小腿支板的下端转动连接的脚支板、及设于所述脚支板上的脚部捆绑带,所述脚支板与所述小腿支板之间设有第三减震结构,且与所述脚部捆绑带之间能够围设形成用以捆绑患者脚部的脚部捆绑壁面。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三减震结构包括与所述小腿支板转动连接的脚部连杆、及设于所述小腿支板与所述脚部连杆之间的第三橡胶减震器,所述脚部连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脚支板。
[0018]可选地,所述探测结构为设于所述防护壳前侧的红外探测仪;和/或,
[0019]所述防护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安全气囊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和/或,
[0020]所述预设前倾值为α,20
°
≤α≤30
°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包括与所述大腿支板转动连接的大腿连杆、及设于所述大腿支板与所述大腿连杆之间的第四橡胶减震器,所述大腿连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防护壳。
[0022]可选地,所述腰部捆绑带包括两个分体捆绑带,两个所述分体捆绑带的一端呈相对的连接于所述防护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分体捆绑带中的一个设有卡扣,另一所述分体捆绑带能够被卡持于所述卡扣,以与所述防护壳共同围设形成所述腰部捆绑壁面;和/或,
[0023]所述大腿支板的横截面为弧状;和/或,
[0024]所述大腿捆绑带为一体式弹性带,且所述大腿捆绑带上设有透气孔。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患者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时,将防护壳置于腹前,并将防护壳与腰部捆绑带置于患者腰部的外周,以通过腰部捆绑壁面将腰部结构固定在患者腰部;再将大腿支板及大腿捆绑带置于患者的大腿外周,进而能够通过大腿捆绑壁面将腿部结构与腰部结构联动起来。由于大腿支板与防护壳之间设有第一减震结构,能够起到减震作用,避免患者因左右震颤而重心不稳跌倒。同时,若患者意外前倾跌倒,在探测结构监测到患者身体前倾角度超过预设前倾值时,立即启动位于患者腹部前侧的安全气囊,从而患者在跌倒时有安全气囊缓冲保护,避免患者在前倾跌倒时摔伤。
[002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的侧视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0

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1

腰部结构、11

防护壳、12

腰部捆绑带、121

分体捆绑带、122

卡扣、13

安全气囊、2

腿部结构、21

大腿支板、22

大腿捆绑带、22a

透气孔、23

小腿支板、24

小腿捆绑带、25

脚支板、26

脚部捆绑带、3

探测结构、31

红外探测仪、4

第一减震结构、4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腰部结构,包括防护壳、及设于所述防护壳上的腰部捆绑带,所述防护壳用以设于患者的腹前,且与所述腰部捆绑带之间能够围设形成用以捆绑于患者腰部的腰部捆绑壁面,其中,所述防护壳上设有安全气囊;以及,两腿部结构,呈相对的连接于所述防护壳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所述腿部结构包括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护壳的大腿支板、及设于所述大腿支板上的大腿捆绑带,所述大腿支板与所述防护壳之间设有第一减震结构,并与所述大腿捆绑带之间能够围设形成用以捆绑于患者大腿的大腿捆绑壁面;以及,探测结构,设于所述防护壳和/或所述腿部结构,并与所述安全气囊电连接,用以监测患者身体的前倾角度,以在患者身体的前倾角度超过预设前倾值时启动所述安全气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大腿支板的下端转动连接的小腿支板、及设于所述小腿支板上的小腿捆绑带,所述小腿支板与所述大腿支板之间设有第二减震结构,且与所述小腿捆绑带之间能够围设形成用以捆绑于患者小腿的小腿捆绑壁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高度调节杆,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大腿支板,且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小腿支板,其中,所述高度调节杆可伸缩设置;以及,减震件,包括设于所述高度调节杆与所述大腿支板之间的第一橡胶减震器,和/或,设于所述高度调节杆与所述小腿支板之间的第二橡胶减震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帕金森患者行走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外周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大腿支板、且下端连接于所述小腿支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帕金森患者行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郑浩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