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66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涉及针灸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射频内热针针体,射频内热针针体交替连接加热控制电路和温度测量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和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射频内热针针体先连接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后再连接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局部病变组织实现快速加热升温、温度维持以及测控温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普通内热式射频内热针无法对人体病变组织实现快速升温加热、以及无法在加热过程中及时获取病变组织温度信息,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


[0001]本技术涉及针灸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

技术介绍

[0002]临床证明,热灸对于急、慢性肩、颈、胸、腰、骶棘肌劳损、椎间盘、椎间韧带损伤、关节炎症、关节损伤及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病症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03]传统的热灸技术多为艾蒿灸法,然而艾蒿灸法因没有精确的加热结构,通常无法做到对针体温度的自由控制;经实际测定,无论是金质针、银质针亦或是不锈钢针,当柄部艾蒿燃烧时,针柄温度可高达400℃~450℃、针体和皮肤接触点的温度会高达128℃~150℃,而皮下1厘米左右的针体温度仅保持在37℃~37.5℃的状态,也就是说即使患者的皮肤表面虽有灼热感、但是深层处的温度仍处在37℃的常态;因此,传统的艾蒿射频内热针在实际使用时导致皮肤表层因高热灼伤的医源性损害现象经常发生。在此基础上,国内出现的内热式射频内热针具有内部加热控制电路,可将人体内的深度病变组织加热至42℃~55℃;但是,普通内热射频内热针的单针功率仅为1W~2W,这使得其对于病变组织的加热过程比较缓慢、无法实现快速升温效果;并且,由于其缺少测控温功能,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由于进针深度、进针部位和患者体质不同等因素,容易出现不能精确控制内热针针体在人体内的治疗温度和加热深度的情况。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拟对现有的普通内热式射频内热针进行优化与改进。最终,发现了可以将射频加热控制电路与内热针内部加热电路相融合,实现对病变组织的快速升温及加热效果,以减少患者实际治疗时间。射频加热的原理是:射频信号作用于人体组织,可使组织内的水分子发生高频震荡、进而摩擦产生热量;射频加热是一种高效的加热模式,可精确输出射频功率信号作用于局部病变组织,从而能够快速将该局部病变组织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另外,将人体组织加热至治疗温度进行恒温治疗时需要的功率较小(通常仅需1W~2W的功率);因此,本技术进一步采用内热式射频内热针的内部加热控制电路来进行治疗温度的保持,将工作模式优化为: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实现快速加热后、由内热式射频内热针的内部加热控制电路进行温度维持。另外,为精确控制针体在人体内的治疗温度和加热深度,还增设了温度测量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以解决现有的普通内热式射频内热针无法对人体病变组织实现快速升温加热、以及无法在加热过程中获取病变组织温度信息,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包括射频内热针针体,射频内热针针体交替连接加热控制电路和温度测量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和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
射频内热针针体先连接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后再连接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
[0008]本射频内热针可对局部病变组织实现快速加热升温、温度维持以及测控温功能,具体地:射频内热针针体刺入病变组织内,加热控制电路中的射频加热控制电路率先工作、输出功率射频信号,从而通过射频加热的方式对治疗部位进行快速加热、直至该部位温度升至指定值;而后切换至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工作,使射频内热针针体的温度保持在指定值,也就是对治疗部位进行温度维持;在对治疗部位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温度测量电路可实现对射频内热针针体温度的实时测量、控制,以保证实现加热控制电路的精确加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射频内热针中,加热控制电路与温度测量电路是交替工作的,所以在其工作过程中,射频内热针针体交替连接加热电流和温度测量电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内热针针体通过开关M3、开关M4切换连接加热控制电路或温度测量电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内热针针体通过开关M1、开关M2切换连接射频加热控制电路或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内热针针体包括一体结构的针柄、针体和针尖,针柄、针体和针尖的内部中空且互相连通,针柄端部可拆卸的套接针封。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针柄的外表面或部分外表面上设有绝缘涂层,针体的外表面或部分外表面上设有绝缘涂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针封形成第一电极,针尖外表面形成第二电极。射频内热针针体中,未被绝缘涂层覆盖的部分即为裸露电极,可与加热控制电路或温度测量电路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的长度为1mm~30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内热针针体内设有测温机构,测温机构的一端连接针封、另一端连接针体内表面。
[0016]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机构包括测温线或其它温度传感器,测温线的两端分别连接针封和针体内表面,其它温度传感器可为测温电阻等温度传感器。测温线可为铜镍合金丝、镍铬合金丝、镍硅合金丝、镍铬硅合金丝或铂铹合金丝,优选为具有较强热电动势的康铜丝。
[0017]工作时,针尖的外表面可作为测温电极(即第二电极)的测温端、会与针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温度差,进而会产生一定的热电动势Et,经过温度测量电路的处理,便可准确测量出射频内热针针体当前的温度,以便治疗仪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控制电路的加热温度(在实际使用时,本连接外部治疗仪,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和温度测量电路均为治疗仪内部电路,治疗仪对进行控制;关于治疗仪控制中各电路工作的原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取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属于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进行的改进点,故不再赘述)。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0019]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与现有的普通内热式射频内热针相比,能够通过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对治疗部位进行高频加热,使病变组织快速升温、并减小裸露在空气中的针体的发热量,以及通过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对温度进行维持,从而实现了本射频内热针对患者病变组织的快速加热效果;另外,在本射频内热针的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温度测量电路来测量射频内热针针体的实时温度,从而能够实现加热控制电路的精确加热。因此,本实用
新型可广泛适用于不同体质、不同进针部位和进针深度的患者,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射频内热针针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射频内热针针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端部结构的放大图;
[0023]图4是射频内热针的各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5是射频内热针的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5]图6是射频内热针的射频加热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6]图7是射频内热针的温度信号采集电路示意图;
[0027]图中:1、针封;2、针柄;3、针体;4、针尖;5、连接件;6、测温线;7、测温电阻;8、绝缘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清楚说明本技术中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内热针针体,射频内热针针体交替连接加热控制电路和温度测量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和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射频内热针针体先连接射频加热控制电路、后再连接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内热针针体通过继电器2切换连接加热控制电路或温度测量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内热针针体通过继电器1切换连接射频加热控制电路或内热针内部加热控制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射频内热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内热针针体包括一体结构的针柄(2)、针体(3)和针尖(4),针柄(2)、针体(3)和针尖(4)的内部中空且互相连通,针柄(2)端部可拆卸的套接针封(1)。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莹曲鹏高光勇姚念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