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用钢带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563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池壳体用钢带的生产方法,电池壳体用钢带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03~0.006%,硅≤0.03%,锰:0.35~0.45%,钛:0.040~0.050%,铝:0.040~0.060%,磷≤0.020%,硫≤0.012%,氮≤0.0040%,余量为铁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7>Ti/(C+N)>5;生产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壳体用钢带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用钢带的生产方法,属于冶金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壳用钢是一种综合性能要求极高的高端冷轧钢种,要求钢带具有高洁净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均匀性及优异的加工性能等。因此,在制造过程中,要求降低带钢(即钢带)各向异性,保证其冲压性能,减少脱氧产物等内生夹杂物和二次氧化等外来夹杂物的数量,减少砂眼、翘皮、孔洞、冲压开裂等缺陷,保证表面质量。
[0003]电池壳用钢常见缺陷包括夹渣、翘皮、砂眼、孔洞、开裂等,该类缺陷主要是由炼钢过程产生的非金属夹杂物引起的。电池壳用钢冲压成构件过程中,要求壁厚减薄均匀且无制耳和毛刺等缺陷。因此,电池壳用钢制造过程中要求极低的各向异性,同时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要求越小越好。
[0004]现有技术中,电池壳用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带钢各向异性差,在冲压成构件过程中,壁厚减薄不均匀,易出现制耳和毛刺等缺陷;2)带钢夹杂物尺寸大、数量多,影响钢液的连序浇注性能,导致带钢表面出现翘皮、砂眼、孔洞等缺陷。
[0005]如公开号为CN10913644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速、减薄冲压加工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用钢及生产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并通过对炼钢、精炼、连铸、热轧、卷取、冷轧、连续退火等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钢带的洁净度、性能等得到保证,不仅具有相比商业化超低碳钢较高的强度,而且克服了低碳类电池壳钢成形性能差的问题,适应快速冲压和减薄冲压的加工要求。但,该方法要求转炉出钢温度高,导致转炉冶炼耐材损耗大、冶炼成本高;RH脱碳过程吹氧升温生产大量夹杂物,影响钢液浇注性能,最终带钢出现砂眼、翘皮等缺陷。授权公告号为CN100560770C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平面各向同性优良的电池壳用钢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采用低碳铝镇静钢成分体系生产电池壳用钢,碳质量百分比:0.01~0.05%,退火工艺为罩式退火,该成分体系生产难度小,制造成本低,但因其为低碳钢成分,冲压加工性能较差,难以满足电池壳体用钢快速冲压减薄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用钢带的生产方法,获得的钢带具有高洁净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均匀性及优异的加工性能。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池壳体用钢带的生产方法,其中,电池壳体用钢带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03~0.006%,硅≤0.03%,锰:0.35~0.45%,钛:0.040~0.050%,铝:0.040~0.060%,磷≤0.020%,硫≤0.012%,氮≤0.004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7>Ti/(C+N)>5。
[0008]本专利技术电池壳体用钢带成分控制原理如下:碳(C):是钢中强化元素,使钢的强度上升、塑性下降。为保证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壳用钢具有一定的强度,以抵抗电池充液后的内压,需要控制C含量。同时,以间隙原子形式存
在的碳原子会降低钢带冲压成型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中控制C含量0.0030~0.0060%,在保证钢带强度的同时,提高其冲压成型性能。
[0009]锰(Mn):是一种钢材强化元素,一定锰含量可提高钢带的强度,同时Mn与S结合生成MnS避免钢中硫引起钢的热脆。但超低碳钢中锰含量过高会对冲压加工不利,因此控制Mn含量0.35~0.45%。
[0010]钛(Ti):利用Ti来固定C、N原子,使钢带达到无间隙原子(IF)状态,钢带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Ti主要以TiN等析出相形式存在,在铁素体中沉淀,阻碍晶粒长大,且提高强度。本专利技术中C含量进行了特殊设计,Ti含量需要保证固定C、N的效果,以提高冲压成型性能,同时满足各向同性的需要。此外过高的Ti对钢液浇注性能有不利影响。因此Ti含量进行相应设计,控制在0.04~0.05%。同时,控制7>Ti/(C+N)>5,在固定C、N的同时,钢中存在适量的溶解Ti含量,一定程度上提高r值,降低钢带的各向异性,保证高速冲压成型性能。
[0011]铝(Al):炼钢过程利用铝进行脱氧,去除冶炼过程中钢液中的氧,生成氧化铝等易于去除的夹杂物,钢液太低的铝含量,脱氧效果差,难以保证钢水洁净度。此外,钢中加入铝后会形成酸溶铝Als,可以与N反应生成AlN,促进无间隙原子化,并且细小弥散的AlN析出相能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晶粒、促进组织均匀化。但当Als过高时,冶炼和浇铸控制难度会大幅提高。因此,Al含量控制0.04~0.06%。
[0012]硅(Si):是一种强化元素,但对冲压性能影响较大,按照≤0 .03%控制。
[0013]磷(P)同样具有强化作用,但会提高钢板加工脆性、危害冲压性能,需要加以去除,但是过低的P含量,增加炼钢冶炼的难度,因此按照≤0.020%控制。
[0014]硫(S):对于钢带是有害元素,影响韧性、冲压性能等,需要加以去除,考虑控制难易程度,按照≤0.012%控制。
[0015]氮(N):含量过高会导致钢带冲压性能大幅下降,按照≤0.0040%控制。
[0016]工艺流程(生产方法)为铁水预处理

转炉冶炼

LF精炼

RH处理

连续浇注

热轧

酸洗

冷轧

连续退火

精整。铁水预处理:铁水搅拌脱硫,脱硫后铁水硫含量≤0.0050%,铁水温度1300~1330℃。
[0017]转炉冶炼:至少2个清晰可见底吹孔,吹炼全程底吹氩气,氩气流量≥300Nm
³
/h,转炉吹炼终点温度1640~1660℃,转炉终点碳含量0.03~0.04%,转炉终点自由氧含量0.06~0.08%,转炉终渣T.Fe 15~18%,转炉出钢下渣量2~4kg/t。
[0018]LF精炼:钢包座包后,开到通电升温位,开始通电升温,升温过程中钢包底吹流量控制在300~500NL/min。该流量即保证钢液的温度均匀性,同时又尽可能的提高升温通电升温效率。当钢水温度达到1618~1635℃的目标温度后,测温定氧,钢液自由氧含量0.06~0.07%。钢液自由氧含量0.06~0.07%,满足RH脱碳过程的自然脱碳的需要,同时降低脱氧合金化前的自由氧含量,减少钢液中一次脱氧产物的数量,提高钢液的洁净度。调整钢包底吹流量100~200NL/min,该钢包底吹流量目的是提供一定的动力学条件,促进改质剂和石灰熔化,同时避免表面钢液裸露,造成二次氧化。根据钢水自由氧含量,加入炉渣改质剂400~500kg,石灰400~500kg。其中炉渣改质剂成分为Al 45~50%,CaO 20~25%,Al2O
3 10~15%,CaCO310~15%,其它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aCO3为扩散剂,促进改质剂分散。
[0019]RH处理:RH到站温度1610~1630℃,因RH处理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温降,为了满足连序浇注的温度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壳体用钢带的生产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RH处理、连续浇注步骤,其特征在于:LF精炼:钢包座包后,开到通电升温位,开始通电升温,升温过程中钢包底吹流量控制在300~500NL/min;当钢水温度达到1618~1635℃的目标温度后,测温定氧,钢液自由氧含量0.06~0.07%;调整钢包底吹流量100~200NL/min,根据钢水自由氧含量,加入炉渣改质剂和石灰;RH处理:RH到站温度1610~1630℃,到站自由氧0.06~0.07%,到站碳含量0.025~0.035%,RH到站钢包炉渣成分中T.Fe5~8%;RH脱碳15~18min后,钢液自由氧含量0.025~0.030%,根据成分需要,依次先后分别加入铝粒、含碳锰铁、金属锰、含钛合金,其中含碳锰铁加入量为2.3~2,7kg/t钢,金属锰的加入量为1.1~1.3kg/t钢,Al粒、含锰合金加完后循环加入含钛合金;RH破空到连续浇注开浇之间时间为10~15min;含碳锰铁中碳含量0.8~1.2%,含钛合金中钛含量≥99.6%;连续浇注:中间包过热度25~35℃,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160~200mm,开口角度20℃,连铸塞棒氩气流量8~12L/min;所述电池壳体用钢带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碳:0.003

0.006%,硅≤0.03%,锰:0.35~0.45%,钛:0.040~0.050%,铝:0.040

0.060%,磷≤0.020%,硫≤0.012%,氮≤0.004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彦召马建超赵家七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