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及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63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气脱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及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包括:S1、经过脱氨的焦炉煤气进入一级捕雾室,通过第一捕雾器对焦炉煤气进行一次脱酸;S2、一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进入二级捕雾室,通过喷淋管喷淋中和液对焦炉煤气进行二次脱酸;S3、二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通过二级捕雾室中的第二捕雾器进行三次脱酸。通过一级捕雾室和二级捕雾室对焦炉煤气共进行三次脱酸,能够有效捕除焦炉煤气中夹带的大小不同的酸性液滴,避免了焦炉煤气中酸雾腐蚀煤气管道和终冷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及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气脱酸
,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及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焦炉煤气在产出后会携带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煤气的质量,同时也会对后续工序的设备造成腐蚀和损坏,因此,需要对焦炉煤气中的杂质进行剔除。
[0003]在众多杂质中,焦炉煤气中所含的氨会在后续的除苯工序中造成除苯的洗油乳化变质,同时会对管道造成严重的腐蚀,因此在除苯工序前要先对焦炉煤气进行洗氨工序。饱和器是常用的一种对焦炉煤气进行洗氨的设备,经饱和器洗氨后的煤气会携带有酸雾,因此在洗氨后通常会使用折流板对煤气捕除酸雾,折流板能够有效的捕捉大体积的酸性液滴,但是对于中小体积的酸性液滴捕捉效果较差,煤气中仍存在大量酸雾,会对煤气管道和终冷塔造成腐蚀,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以解决洗氨后的焦炉煤气携带酸雾,折流板捕除酸雾效果差,腐蚀煤气管道和终冷塔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用于对经过饱和器洗氨处理后的焦炉煤气进行脱酸,包括:
[0007]S1、经过洗氨的焦炉煤气进入一级捕雾室,通过第一捕雾器捕除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进行一次脱酸;
[0008]S2、一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进入二级捕雾室,通过喷淋管喷淋中和液中和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进行二次脱酸;
[0009]S3、二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通过二级捕雾室中的第二捕雾器吸附剩余的酸性液滴,进行三次脱酸。
[0010]作为优选地,还包括:
[0011]使用生产水定期对第一捕雾器进行冲洗。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S1.1之后包括:
[0013]S1.2、生产水对第一捕雾器进行冲洗后进入至煤气水封;
[0014]S1.3、煤气水封中的液体满流后进入至储水槽;
[0015]S1.4、储水槽中的液体被抽送至满流槽供饱和器循环使用。
[0016]作为优选地,在所述S3之后还包括:
[0017]S4、经二次脱酸和三次脱酸产生的液体循环至二级捕雾室循环使用。
[0018]作为优选地,所述S4包括:
[0019]S4.1、经二次脱酸和三次脱酸产生的液体进入至循环液槽;
[0020]S4.2、从循环液槽通过喷淋泵抽送至二级捕雾室循环喷淋。
[0021]作为优选地,所述S4.1之前包括:
[0022]经二次脱酸和三次脱酸产生的液体通过U型管进行水封。
[0023]作为优选地,还包括:
[0024]当循环液槽内的ph值低于设定值时向循环液槽内添加中和液。
[0025]作为优选地,所述S4.2包括;
[0026]S4.2.1、通过换热器对从循环液槽抽出的中和液进行降温;
[0027]S4.2.2、降温后的中和液对二级捕雾室中的焦炉煤气同时进行二次脱酸和降温。
[002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以解决洗氨后的焦炉煤气携带酸雾,折流板捕除酸雾效果差,腐蚀煤气管道和终冷塔的技术问题。
[0029]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对经过饱和器洗氨处理后的焦炉煤气进行脱酸,包括:
[0030]一级捕雾室,与所述饱和器的排气口连通,所述一级捕雾室中设置有第一捕雾器,所述第一捕雾器能够拦截所述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以进行一次脱酸;
[0031]二级捕雾室,与所述一级捕雾室连通,所述二级捕雾室内设置有喷淋管和第二捕雾器,所述喷淋管能够喷淋中和液能够中和所述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以进行二次脱酸,所述第二捕雾器能够吸附所述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以进行三次脱酸。
[0032]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捕雾器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二级捕雾室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捕雾件,当所述焦炉煤气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时,所述捕雾件能够吸附所述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
[0033]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34]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用于对经过饱和器洗氨处理后的焦炉煤气进行脱酸,经过洗氨的携带有酸雾的焦炉煤气进入一级捕雾室,通过第一捕雾器拦截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进行一次脱酸,能够对大体积的酸性液滴进行有效捕除;一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进入二级捕雾室,通过喷淋中和液以中和焦炉煤气中酸性液滴,进行二次脱酸,能够有效捕除中小体积的酸性液滴;二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通过二级捕雾室中的第二捕雾器吸附剩余的小体积酸性液滴,进行三次脱酸,能够对经过两次脱酸后仍存留的小体积酸性液滴进行捕除。通过对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分别进行拦截、中和以及吸附,三次不同的脱酸方式能够对焦炉煤气中的酸雾进行高效捕除,脱酸后的焦炉煤气通过煤气管道进入终冷塔,避免了焦炉煤气中酸雾腐蚀煤气管道和终冷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采用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对经过饱和器洗氨处理后的焦炉煤气进行脱酸。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包括一级捕雾室和二级捕雾室。经过饱和器洗氨处理后携带酸雾的焦炉煤气进入一级捕雾室,通过在一级捕雾室中设置第一捕雾器拦截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进行一次脱酸,能够对大体积的酸性液滴进行有效捕除;二级捕雾室与一级捕雾室连通使经过一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能够进入至二级捕雾室,通过在二级捕雾室内设置喷淋管品霖中和液中和焦炉煤气喷中的酸性液滴,进行二次脱酸,能够有效捕除中小体积的酸性液滴,通过设置第二捕雾器吸附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进行三次脱酸,能够对经过两次脱酸后仍存留的小体积酸性液滴进行捕除。通过设置一
级捕雾室以及二级捕雾室中的喷淋管和第二捕雾器,能够通过拦截、中和以及吸附三种不同的方式对焦炉煤气中的酸雾进行捕除,提高了脱酸效果,避免了焦炉煤气中酸雾腐蚀煤气管道和终冷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捕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捕雾器的剖视图;
[0041]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通道与挡板的配合示意图。
[0042]图中:
[0043]100、饱和器; 200、终冷塔;
[0044]2、一级捕雾室; 21、洗涤器; 22、第一捕雾器;
[0045]3、二级捕雾室;31、喷淋管;32、喷头;33、第二捕雾器;331、第一通道;3311、捕雾件;332、第二通道;3321、挡板;
[0046]4、一级循环装置;41、煤气水封;42、地下槽;43、自吸泵;44、满流槽;
[0047]5、二级循环装置;51、U型管;52、循环液槽;53、喷淋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用于对经过饱和器(100)洗氨处理后的焦炉煤气进行脱酸,其特征在于,包括:S1、经过洗氨的焦炉煤气进入一级捕雾室(2),通过第一捕雾器(22)拦截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进行一次脱酸;S2、一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进入二级捕雾室(3),通过喷淋管(31)喷淋中和液中和焦炉煤气中的酸性液滴,进行二次脱酸;S3、二次脱酸后的焦炉煤气通过二级捕雾室(3)中的第二捕雾器(33)吸附剩余的酸性液滴,进行三次脱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生产水定期对第一捕雾器(22)进行冲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之后包括:S1.2、生产水对第一捕雾器(22)进行冲洗后进入至煤气水封(41);S1.3、煤气水封(41)中的液体满流后进入至储水槽;S1.4、储水槽中的液体被抽送至满流槽(44)供饱和器(100)循环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之后还包括:S4、经二次脱酸和三次脱酸产生的液体循环至二级捕雾室(3)循环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S4.1、经二次脱酸和三次脱酸产生的液体进入至循环液槽(52);S4.2、从循环液槽(52)通过喷淋泵(53)抽送至二级捕雾室(3)循环喷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炉煤气酸雾捕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1之前包括:经二次脱酸和三次脱酸产生的液体通过U型管(51)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民姜涛黄家儒周凌云覃昌勇林惠艳师瑞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