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净化系统及其清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60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煤气净化系统及其清洁方法。煤气净化系统包括终冷塔、喷洒液净化回路、喷洒液循环回路和补油组件,终冷塔顶部设有捕雾器;喷洒液循环回路向喷淋头及捕雾器输送喷洒液;喷洒液净化回路包括喷洒液中间槽,经第一导液管将终冷塔内喷洒液输送至喷洒液中间槽,经第二导液管将喷洒液中间槽中净化后的喷洒液输送至终冷塔内;补油组件包括设置于洗苯和脱硫工序中的真空冷凝液槽,用于向喷洒液中间槽提供洗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真空冷凝液槽内的洗油添加到喷洒液中间槽,以净化喷洒液,提高对捕雾器的清洗效果,避免了煤气温度过高影响后工序,同时实现洗油的再利用,避免向喷洒液中间槽额外补充新鲜洗油,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净化系统及其清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煤气净化系统及其清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终冷塔主要用于对荒煤气进行降温,以除去荒煤气的颗粒物和萘等杂质,为了进一步净化荒煤气,终冷塔顶荒煤气的出口处还安装有捕雾器,但在终冷塔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导致捕雾器上附着大量的煤粉、焦油渣、萘等杂质,进而导致终冷塔内部阻力的升高,进而影响终冷塔的运行,因此需要对捕雾器进行冲洗。
[0003]现有技术中对捕雾器冲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终冷循环喷洒液从25℃提高到35℃以上,用终冷循环喷洒液对捕雾器冲洗1小时以上。但是将终冷循环喷洒液温度提高较长时间,会导致后续经终冷塔净化后的荒煤气温度较高,因此进入后序洗苯和脱硫工序的煤气温度相对升高,进而造成经过洗苯工序后的煤气会夹带较多的洗油进入脱硫工序,影响后工序正常运行。二是每周对捕雾器清洗一次,每次清洗都需要添加2吨的新鲜洗油循环清洗4小时,然后再对终冷循环喷洒液进行排污置换。但是每周添加2吨的新鲜洗油,不仅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不能较长时间的维持终冷塔内部的阻力在工艺要求的水平以内,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高。
[0004]因此,亟需一种煤气净化系统及其清洁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净化系统及其清洁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捕雾器冲洗的方法中,煤气温度较高影响后工序正常运行,或者造成大量洗油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气净化系统,包括:
[0008]终冷塔,包括入口和出口,荒煤气从入口流向出口,所述终冷塔内部设有捕雾器和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用于喷淋流经所述终冷塔的荒煤气,所述捕雾器用于过滤喷淋后的荒煤气;
[0009]喷洒液循环回路,包括喷洒液泵和冷却器,所述喷洒液泵的入口与所述终冷塔底部连通,所述冷却器入口与所述喷洒液泵出口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喷淋头及所述捕雾器连通;
[0010]喷洒液净化回路,包括喷洒液中间槽,所述喷洒液中间槽入口与所述终冷塔连通,用于将所述终冷塔内喷淋下的喷洒液输送至所述喷洒液中间槽;所述喷洒液中间槽出口与所述终冷塔连通,用于将所述喷洒液中间槽内净化后的喷洒液输送至所述终冷塔;
[0011]补油组件,包括设置于洗苯脱硫工序中的真空冷凝液槽和洗苯脱硫组件,所述洗苯脱硫组件入口与所述终冷塔出口连接,荒煤气经所述洗苯脱硫组件后会产生夹带洗油的气体,所述洗苯脱硫组件出口与所述真空冷凝液槽连通,气体经冷凝后,洗油便后脱落至所
述真空冷凝液槽内,所述真空冷凝液槽的出口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的补液口连通,经抽油泵将所述真空冷凝液槽中的洗油输送至所述喷洒液中间槽。
[0012]作为煤气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终冷塔侧壁设有第一喷洒液入口和第一喷洒液出口,所述第一喷洒液出口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入口连接有第一导液管,所述第一喷洒液入口与所述喷洒压中间槽出口连接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一喷洒液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喷洒液入口。
[0013]作为煤气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液管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主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喷洒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一主管路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连通,所述终冷塔的侧壁还设有第二喷洒液入口,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喷洒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的入口连通。
[0014]作为煤气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管路上设有第一管道阀,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管道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三管道阀,所述第二管道阀处于常闭状态。
[0015]作为煤气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器出口与所述喷淋头及所述捕雾器之间连接有第三导液管,所述第三导液管包括第二主管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二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主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四支路连通,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喷淋头连通,所述第四支路与所述捕雾器的顶部连通。
[0016]作为煤气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支路上设有第四管道阀,所述第四支路上设有第五管道阀,所述第五管道阀处于常闭状态。
[0017]作为煤气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终冷塔底部设有终冷水地下槽,用于接收终冷塔底部排出的杂质或喷洒液。
[0018]作为煤气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冷凝液槽出口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补液口连接有第四导液管,所述第四导液管包括第三主管路、第五支路和第六支路,所述第三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冷凝液槽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主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支路、所述第六支路连通,所述第五支路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补液口连通,所述第六支路与废油处理组件连通。
[0019]作为煤气净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五支路上设有第六管道阀,所述第六支路上设有第七管道阀,所述第七管道阀处于常闭状态。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气净化系统的清洁方法,用于对上述任一方案的煤气净化系统进行清洁,包括如下步骤:
[0021]步骤S1:将终冷塔净化后的荒煤气输送至洗苯脱硫组件,随之产生夹带洗油的气体,将气体输送至真空冷凝液槽中,使气体夹带的洗油脱落至真空冷凝液槽中;
[0022]步骤S2:从真空冷凝液槽槽底抽取设定量洗油到喷洒液中间槽;
[0023]步骤S3:将喷洒液中间槽内净化后的喷洒液输送至终冷塔内部;
[0024]步骤S4:通过喷洒液循环回路对捕雾器进行循环清洗;同时部分喷洒液进入喷洒液中间槽的底部进行再次净化;
[0025]步骤S5:循环清洗设定时间后,将终冷塔底部的喷洒液和杂质排出至终冷水地下槽,并向终冷塔内补充喷洒液。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气净化系统和煤气净化系统的清洁方法,通过将终冷塔顶部排出的荒煤气输送至洗苯脱硫组件内,便会随之产生夹带洗油的气体,将洗苯脱硫组件与真空冷凝液槽连通,使夹带洗油的气体输送至真空冷凝液槽内,气体中夹带的洗油经冷凝后便会脱落至真空冷凝液槽内部,将真空冷凝液槽内的洗油输送至喷洒液中间槽,能够提升喷洒液中间槽中洗油的含量,喷洒液中间槽经第二导液管向终冷塔内部输送净化后的喷洒液,终冷塔内部喷洒液通过喷洒液泵、冷却器和第三导液管输送至捕雾器顶部,实现对捕雾器的循环冲洗,提高了对捕雾器的清洗效果,进而减缓了终冷塔内部阻力的上升速度,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升高喷洒液温度而导致对后工序的影响。通过将煤气净化系统内真空冷凝液槽回收的洗油添加到喷洒液中间槽,实现了洗油的回收再利用,不仅减少了原有工序中对真空冷凝液槽内洗油进行抽除的工作,同时还避免了从外部向喷洒液中间槽额外补充新鲜洗油,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煤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冷塔(1),包括入口和出口,荒煤气从入口流向出口,所述终冷塔(1)内部设有捕雾器(10)和喷淋头(20),所述喷淋头(20)用于喷淋流经所述终冷塔(1)的荒煤气,所述捕雾器(10)用于过滤喷淋后的荒煤气;喷洒液循环回路,包括喷洒液泵(31)和冷却器(32),所述喷洒液泵(31)的入口与所述终冷塔(1)底部连通,所述冷却器(32)入口与所述喷洒液泵(31)出口连通,所述冷却器(32)出口分别与所述喷淋头(20)及所述捕雾器(10)连通;喷洒液净化回路,包括喷洒液中间槽(21),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入口与所述终冷塔(1)连通,用于将所述终冷塔(1)内喷淋下的喷洒液输送至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出口与所述终冷塔(1)连通,用于将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内净化后的喷洒液输送至所述终冷塔(1);补油组件,包括洗苯脱硫工序中的真空冷凝液槽(41)和洗苯脱硫组件(7),所述洗苯脱硫组件(7)入口与所述终冷塔(1)出口连接,荒煤气经所述洗苯脱硫组件(7)后会产生夹带洗油的气体,所述洗苯脱硫组件(7)出口与所述真空冷凝液槽(41)连通,气体经冷凝后,洗油便会脱落至所述真空冷凝液槽(41)内,所述真空冷凝液槽(41)的出口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的补液口连通,经抽油泵(42)将所述真空冷凝液槽(41)中的洗油输送至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冷塔(1)侧壁设有第一喷洒液入口(201)和第一喷洒液出口(202),所述第一喷洒液出口(202)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入口连接有第一导液管(11),所述第一喷洒液入口(201)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出口连接有第二导液管(12),所述第一喷洒液出口(202)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喷洒液入口(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管(11)包括第一主管路(110)、第一支路(111)和第二支路(112),所述第一主管路(110)一端与所述第一喷洒液出口(202)连接,所述第一主管路(110)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111)、所述第二支路(112)连通,所述终冷塔(1)的侧壁还设有第二喷洒液入口(203),所述第一支路(111)与所述第二喷洒液入口(203)连通,所述第二支路(112)与所述喷洒液中间槽(21)的入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路(110)上设有第一管道阀(113),所述第一支路(111)上设有第二管道阀(114),第二支路(112)上设有第三管道阀(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杨涛梁永雄邱誉李景民陈景露刘长争曹旭明杨兴吴冠雄赵卫明岑水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