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38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将传统接触器的零件布局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接触器加装了节能板和微动开关;为了保持接触器的接通,其线圈需要一直保持通电状态,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过流和过载等问题导致直流接触器的损坏,不仅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还会消耗能源,微动开关的弹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吸合到拨动件上,实现了可以将接触器内部的电流、电压、载荷反馈出去以便更好的掌握接触器内部的情况。内部的情况。内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直流接触器是指铁芯为直流线圈控制的接触器,其负载可以是直流,也可以是交流。直流接触器的铁芯与交流接触器不同,它没有涡流的存在,因此一般用软钢或工业纯铁制成圆形。由于直流接触器的吸引线圈通以直流,所以没有冲击的启动电流,也不会产生铁芯猛烈撞击现象,因而它的寿命长,适用于频繁启停的场合。交、直流接触器的选用可根据线路的工作电压和电流查电器产品目录。
[0003]直流接触器的故障常分为两种,过流和过载。过流故障可分为加速、减速、恒速过电流。其可能是由于变频器的加减速时间太短、负载发生突变、负荷分配不均,输出短路等原因引起的。这时一般可通过延长加减速时间、减少负荷的突变、外加能耗制动元件、进行负荷分配设计、对线路进行检查。如果断开负载变频器还是过流故障,说明变频器逆变电路已坏,需要更换变频器。过载故障包括变频过载和电机过载。其可能是加速时间太短,电网电压太低、负载过重等原因引起的。一般可通过延长加速时间、延长制动时间、检查电网电压等。负载过重,所选的电机和变频器不能拖动该负载,也可能是由于机械润滑不好引起。如前者则必须更换大功率的电机和变频器;如后者则要对生产机械进行检修。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直流接触器,可以反馈出直流接触器内部电流、电压、载荷等波形的情况,以此来判断直流接触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用于解决直流接触器内部过流过载能被实时监督以及减少直流接触器能耗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外壳、上盖、侧盖和铁杯,所述上盖设置于外壳上部二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盖设置于外壳侧壁,所述铁杯设置于外壳内腔;内部单元,所述内部单元包括节能板、固定圈、内支撑、微动开关、陶瓷罩、磁钢、轴、动触点、拨动件、导向板,导磁片、动铁芯、无油轴承、线圈架、线圈、静触点、盖板、引出片和引出脚;所述节能板设置于侧盖和外壳之间形容的空间内部,所述固定圈嵌合且平齐的设置在外壳的上部,所述微动开关、陶瓷罩、磁钢、动触点和拨动件设置于内支撑和导向板形成的内腔,所述轴一端设置于陶瓷罩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导磁片与导向板贴合接触套在轴上,所述动铁芯套在轴的另一端,所述无油轴承设置于动铁芯外壁,所述线圈架设置于无油轴承外壁,所述
线圈设置于线圈架外壁,所述静触点一端设置于内支撑内腔,所述盖板嵌合于内支撑,所述微动开关与盖板活动连接,所述引出片设置于盖板内腔,所述引出片和引出脚接触,所述引出脚设置于侧盖内腔,且从侧盖向外伸出。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微动开关包括弹片、接触端子和接触片,所述弹片固定在接触端子下方,且在弹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述接触片和引出片连接,所述弹片可以在磁力的作用下向下弹开。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陶瓷罩为异形上下开口的桶状,且侧面设置开口,所述动触点的头部放置在开口处,所述陶瓷罩放置在导向板上表面已经提前预留好的槽位内,所述磁钢包括左右磁钢和中磁钢,所述陶瓷罩和左右磁钢均成对存在,且左右磁钢分别设置在陶瓷罩两侧,所述中磁钢设置在一对陶瓷罩的中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支撑为开口的桶状,在桶状上表面开设了用于和所述陶瓷罩、中磁钢和静触点配合的通槽,以及在所述内支撑内腔布置了用于位置划分和固定零件的各种筋板,所述内支撑侧壁有一块向内凹陷的缺口用于与盖板配合安装。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动触点截面呈“凹”字状,中间有通孔用于安装在轴上。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拨动件安装在动触点上表面,所述拨动件侧边有一个向外伸出的突出结构,结构的末端有一个突触点,所述突触点用于和弹片接触。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静触点整体呈螺栓状,一端设置螺纹,中间为柱状,另一端截面呈“T”型棒状;一条凹陷的槽将柱状分为两半,靠近螺纹的一段表面光滑,靠近T”型棒状的一段外表面均匀分布防滑玟。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节能板为薄板状,斜对角处有通孔可以和侧盖内表面的螺栓孔对齐,用于和侧盖螺栓连接,所述节能板上部有4个小孔且每个小孔下方标有“M1”“M2”“+
”“‑”
字样。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盖板内表面有两根立柱,所述立柱用于贯穿微动开关,与微动开关活动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线圈架截面呈“工”字状,所述线圈架上表面有一个向上突出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固定引出片。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直流接触器为了保持接触器的接通,其线圈需要一直保持通电状态,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过流和过载等问题导致直流接触器的损坏,不仅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还会消耗能源。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节能板可以降低其能源的损耗,以及增加的微动开关,在磁力的作用下弹片吸合到拨动件上,实现了可以将接触器内部的电流、电压、载荷等通过微动开关传输出来,显示其波形,以便工作人员能及时判断直流接触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壳体单元爆炸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壳体单元爆炸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单元(100),所述壳体单元(100)包括外壳(101)、上盖(102)、侧盖(103)和铁杯(104),所述上盖(102)设置于外壳(101)上部二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盖(103)设置于外壳(101)侧壁,所述铁杯(104)设置于外壳(101)内腔;内部单元(200),所述内部单元(200)包括节能板(201)、固定圈(202)、内支撑(203)、微动开关(204)、陶瓷罩(205)、磁钢(206)、轴(207)、动触点(208)、拨动件(209)、导向板(210),导磁片(211)、动铁芯(212)、无油轴承(213)、线圈架(214)、线圈(215)、静触点(216)、盖板(217)、引出片(218)和引出脚(219);所述节能板(201)设置于侧盖(103)和外壳(101)之间形容的空间内部,所述固定圈(202)嵌合且平齐的设置在外壳(101)的上部,所述微动开关(204)、陶瓷罩(205)、磁钢(206)、动触点(208)和拨动件(209)设置于内支撑(203)和导向板(210)形成的内腔,所述轴(207)一端设置于内腔,另一端伸出;所述导磁片(211)与导向板(210)贴合接触套在轴(207)上,所述动铁芯(212)套在轴(207)的另一端,所述无油轴承(213)设置于动铁芯(212)外壁,所述线圈架(214)设置于无油轴承(213)外壁,所述线圈(215)设置于线圈架(214)外壁,所述静触点(216)一端设置于内支撑(203)内腔,所述盖板(217)嵌合于内支撑(203),所述微动开关(204)与盖板(217)活动连接,所述引出片(218)设置于盖板(217)内腔,所述引出片(218)和引出脚(219)接触,所述引出脚(219)设置于侧盖(103)内腔,且从侧盖(103)向外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204)包括弹片(204a)、接触端子(204b)和接触片(204c),所述弹片(204a)固定在接触端子(204b)下方,且在弹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述接触片(204c)和引出片(218)连接,所述弹片(204a)可以在磁力的作用下向下弹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反馈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罩(205)为异形上下开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功李庆峰李世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科新能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