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34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9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属于电致变色技术领域。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交替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区;第一凹槽贯穿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以及电致变色层;第二凹槽贯穿第二基底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电致变色层;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上,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层叠设置,使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以降低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同时使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保持均一性。度保持均一性。度保持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
,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膜片中的电致变色层结构能够响应电压的变化发生可逆、稳定的颜色变化。因此,可利用电致变色膜片的特性制备成光学范围可调的智能器件。
[0003]现有的电致变色膜片在在两玻璃之间进行真空合片时,外界会对玻璃产生一个朝向膜片内部压力,当膜片的厚度不均匀时,则会在厚度较大的地方产生应力集中,一方面会导致上下导电层被挤压而相互接触进而导致短路,另一方面会在合片过程中导致玻璃局部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玻璃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装置。
[0005]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
[0006]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包括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底层;
[0007]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交替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区;
[0008]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
[0009]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
[0010]在垂直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上;
[0012]所述第二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二汇流条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
[0014]所述第二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引出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
[0016]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二引出部位
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引出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层。
[0017]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引出部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0018]和/或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二引出部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
[0019]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与所述间隔区之间均具有间隙。
[002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0021]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002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所述第一凹槽中,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相互分离;
[0023]和/或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落入同一个所述第二凹槽中,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相互分离;
[0024]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之间具有间隙。
[0025]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0026]和/或一个所述第一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引出部在所述电致变色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0027]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致变色膜片之间通过中间膜连接。
[0028]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为L1,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中部的厚度为L2;
[0029]其中,L2≥L1。
[003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色装置,包括基材层、连接件和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0031]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0032]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层叠设置,同时在垂直于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上,使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电致变色膜片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以降低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同时,通过将间隔区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以使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的厚度保持均一性,避免电致变色器件的边缘出现厚度不均的情况,防止在局部厚度较大的地方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003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5]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第十实施方式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器件中第一基底层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电致变色膜片;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包括第一基底层、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底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交替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具有间隔区;所述第一凹槽贯穿所述第一基底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所述第二凹槽贯穿所述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电致变色层;在垂直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电致变色膜片,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间隔区落入另一个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一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一汇流条上;所述第二基底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且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二汇流条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二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引出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基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二引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引出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舒李育奇
申请(专利权)人: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