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95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桶,包括孵化桶,所述孵化桶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围板,所述出水围板上还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孵化桶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贯穿设置在所述孵化桶的底部,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孵化桶内的一端连接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孵化桶外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曝气管上还连接有送水管,所述出水管与送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水管和送水管之间还设置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水体可以循环使用,利用文丘里效应可以对水体进行随时补氧,确保受精卵孵化过程中的耗氧需求,从而保证受精卵的正常孵化。正常孵化。正常孵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渔业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桶。

技术介绍

[0002]全球人均鱼类消费量已创下每年20.5kg的新纪录,突显了鱼类在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中的关键作用。目前大部分鱼类均来自于人工养殖,因此人工繁殖技术在鱼类养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在鱼类孵化时,受精卵在发育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并释放受精卵中的物质破坏孵化水质,因此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保证其水体溶氧及水质条件是决定孵化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针对前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增加水体溶氧量的受精卵孵化桶,以满足受精卵孵化时对氧气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增加水体溶氧量的鱼类受精卵孵化桶。
[0005]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提供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桶,包括孵化桶,孵化桶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围板,出水围板上还连接有出水管;孵化桶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贯穿设置在孵化桶的底部,曝气管位于孵化桶内的一端连接有曝气机构,曝气管位于孵化桶外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曝气管上还连接有送水管,出水管与送水管通过管道连接,出水管和送水管之间还设置有水泵。
[0007]进一步地,孵化桶的上部分呈圆筒状,下半部分呈圆锥状;出水围板为圆台面状,出水围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环形的出水过滤网。
[0008]进一步地,孵化桶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网架和第二网架。孵化桶内壁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网架和第二网架。第一网架和第二网架可以对底部流入的水流起到缓速的作用,避免水压过大冲坏受精卵,第二网架还可以为受精卵提供放置平台。
[0009]进一步地,孵化桶为玻璃或者塑料材质。孵化桶为通明的玻璃或者塑料材质,能方便从外部观察孵化桶内的受精卵。
[0010]进一步地,孵化桶的外部固定有若干环形固定框,若干环形固定框的外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若干支撑腿可以将环形固定框稳定的放置在水平面上,若干环形固定框则把孵化桶稳定的固定在环形固定框上。
[0011]进一步地,孵化桶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计和加热棒。温度计可以监控孵化桶内的温度,并使用加热棒对水温进行调节,以确保孵化桶内保持受精卵最佳水温。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受水体温度的影响,在孵化过程中控制水温也会进一步的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
[0012]进一步地,孵化桶的内部还设置有进水过滤网,进水过滤网固定在曝气管的上方。
[0013]进一步地,曝气机构为曝气喷头,曝气喷头呈中空的漏斗状,曝气喷头的上表面设
置有若干曝气孔。
[0014]进一步地,曝气机构为若干根并联在曝气管上端的曝气支管,曝气支管的末端闭合,若干曝气支管呈圆台面状,每根曝气支管上还设置有若干曝气开口。
[0015]进一步地,送水管上还设置有开关阀。开关阀可以控制送水管中水流的大小,可以根据孵化桶内受精卵的数量灵活调控水的流度。
[0016]进一步地,送水管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支撑在地面。由于送水管出水时管内部压力大,会向下挤压送水管,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送水管脱落,支撑柱能对送水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其脱落。
[0017]进一步地,送水管的进水方向与曝气支管的进气方向呈锐角。便于单向进气阀的进气,使得曝气管进气更加方便,进气更加顺畅,保证曝气机构更加平稳的工作。
[0018]进一步地,孵化桶的外部设置有遮光布,孵化桶的外部和遮光布之间通过魔术贴固定。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遮光布调整进入孵化桶1内的光线,从而使受精卵处于最佳的孵化环境。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孵化桶下方的曝气管可以通过送气管往孵化桶内提供水源,送气管中的水送入曝气管的过程中,通过文丘里效应从单向进气阀的一端将外部空气压入混合到曝气管中,再经过曝气管出口侧的曝气机构将混合后的混合水导入到孵化桶内,桶内的受精卵在曝气机构的水流作用下上下翻动,曝气机构保证了水体的溶氧量,使受精卵更加稳定的发育;而含氧量较低的水则通过孵化桶顶部的出水管流出,而设置的第一滤网能有效的阻止受精卵的从顶部流出,含氧量较低的水流出后经过水泵和曝气结构的重新加氧,又可以循环使用,使得孵化桶中的受精卵一直处于富氧环境中。本技术结构简单,水体可以循环使用,利用文丘里效应可以对水体进行随时补氧,确保受精卵孵化过程中的耗氧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孵化桶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各部件的符号如下:
[0022]1、孵化桶;2、出水围板;3、出水管;4、曝气管;5、单向进气阀;6、送水管;7、第一网架;8、第二网架;9、温度计;10、加热棒;11、环形固定框;12、支撑腿;13、曝气机构;14、开关阀;15、出水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桶包括孵化桶1,孵化桶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围板2,出水围板2上还连接有出水管3;孵化桶1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4,曝气管4贯穿设置在孵化桶1的底部,曝气管4位于孵化桶1内的一端连接有曝气机构13,曝气管4位于孵化桶1外的一
端设置有单向进气阀5,曝气管4上还连接有送水管6,出水管3与送水管6通过管道连接,出水管3和送水管6之间还设置有水泵。
[0026]孵化桶1的上部分呈圆筒状,下半部分呈圆锥状;出水围板2为圆台面状,出水围板2的内侧还设置有环形的出水过滤网15。
[0027]孵化桶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网架7和第二网架8。孵化桶1内壁上竖直设置有第一网架7和第二网架8。第一网架7和第二网架8可以对底部流入的水流起到缓速的作用,避免水压过大冲坏受精卵,第二网架8还可以为受精卵提供放置平台。
[0028]在本实施例中,孵化桶1的外部固定有若干环形固定框11,若干环形固定框11的外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12。若干支撑腿12可以将环形固定框11稳定的放置在水平面上,若干环形固定框11则把孵化桶稳定的固定在环形固定框11上。
[0029]在本实施例中,孵化桶1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计9和加热棒10。温度计9可以监控在本实施例中孵化桶1内的温度,并使用加热棒10对水温进行调节,以确保孵化桶1内保持受精卵最佳水温。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受水体温度的影响,在孵化过程中控制水温也会进一步的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
[0030]在本实施例中,孵化桶1的内部还设置有进水过滤网,进水过滤网固定在曝气管4的上方。
[0031]在本实施例中,孵化桶1为玻璃或者塑料材质。孵化桶1为通明的玻璃或者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受精卵孵化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桶(1),所述孵化桶(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围板(2),所述出水围板(2)上还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孵化桶(1)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4),所述曝气管(4)贯穿设置在所述孵化桶(1)的底部,所述曝气管(4)位于所述孵化桶(1)内的一端连接有曝气机构(13),所述曝气管(4)位于所述孵化桶(1)外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进气阀(5);所述曝气管(4)上还连接有送水管(6),所述出水管(3)与送水管(6)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水管(3)和送水管(6)之间还设置有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受精卵孵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桶(1)的上部分呈圆筒状,下半部分呈圆锥状;所述出水围板(2)为圆台面状,所述出水围板(2)的内侧还设置有环形的出水过滤网(15);所述孵化桶(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网架(7)和第二网架(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受精卵孵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桶(1)为玻璃或者塑料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受精卵孵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桶(1)的外部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赵仲孟钱舟明赵瀚黄志鹏段元亮张露牟成艳李强周剑柯红雨李建曾道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