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53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平台和第二夹具平台,所述第一夹具平台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下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且所述第一夹具平台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上端均安装有移动式变位组件,以及,所述第一夹具平台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上均可安装若干个固定夹具,各所述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和各所述移动式变位组件上均可安装若干个随动夹具,所述随动夹具用于跟随各所述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或各所述移动式变位组件的旋转变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建的若干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均安置于同一基架上,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之间的切换在同一基架所处的工位内完成,占地面积小,切换效率高。切换效率高。切换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焊装柔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多车型柔性混线焊装生产模式满足多类别、小批量、高效率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需求,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焊接生产线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制造实现柔性化生产,一般通过新能源汽车夹具地面移动切换系统选择不同车型所对应的夹具来生产各车型的新能源汽车,以满足不同车型的生产需要,但夹具地面移动切换方式的柔性化生产的设备占地面积大,且切换受夹具变换工位的输送时间影响,切换效率低,导致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效率低。
[0003]目前,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切换受其工件尺寸影响,夹具切换需要的夹具变换工位的输送时间较长,且大型夹具受其尺寸影响,多车型需要的多套大型夹具占地面积,切换时间长,切换控制复杂,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现代新能源汽车多车型共线的高效率生产需求。
[0004]目前,一些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采用了转台旋转切换夹具的形式进行新能源汽车切换车型的生产,但受限于转台结构形式,转台最多可置放两套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只能完成新能源汽车两车型的切换生产,无法满足三种及以上新能源汽车车型的柔性共线生产,若需三种及以上新能源汽车车型的生产,需在生产线上设置多套转台,致使产线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0005]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若干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均安置于同一基架上,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之间的切换在同一基架所处的工位内完成,占地面积小,切换效率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安装有第一夹具平台和第二夹具平台,所述第一夹具平台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下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且所述第一夹具平台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上端均安装有移动式变位组件,以及,所述第一夹具平台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上均可安装若干个固定夹具,各所述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和各所述移动式变位组件上均可安装若干个随动夹具,所述随动夹具用于跟随各所述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或各所述移动式变位组件的旋转变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通过第一底座、第二底座、驱动组件和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夹具平台上,所述第一底座置于所述第一夹具平台的左下方,所述第二底座置于所述第一夹具平台的下方中部,所述驱动组件置于所述第一夹具平台的右下方,
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驱动组件呈直线布置,所述定位装置置于驱动组件的下方且靠近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带座轴承,所述第二底座上安装有第二带座轴承,所述第一带座轴承和所述第二带座轴承上安装有轴,所述轴延伸到所述驱动组件内且所述轴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带座轴承和所述第二带座轴承中旋转变位,以及,所述轴上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到所述驱动组件之间依次安装有第一夹具座、第二夹具座、第三夹具座、第四夹具座、第五夹具座、第六夹具座和第七夹具座,所述第一夹具座、第二夹具座、第三夹具座、第四夹具座、第五夹具座、第六夹具座和第七夹具座在轴的位置间距可根据随动夹具的布置需求而灵活调节并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具座、所述第二夹具座、所述第三夹具座、所述第四夹具座、所述第五夹具座、所述第六夹具座和所述第七夹具座均设置有六个圆周均布的夹具安装平面,所述夹具安装平面用于安装所述随动夹具,以及,所述定位装置用于锁定所述轴的位置,所述驱动组件设有用于防尘的第一防护罩,所述定位装置设有用于防尘的第二防护罩。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防护罩、减速电机、电机安装座、联轴器、轴承座、第三底座、定位盘、第一支架、第一行程开关、双列轴承、第二支架、第二行程开关、行程环、第三支架、第三行程开关;
[0012]所述第三底座安装在第一夹具平台上,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第三底座上,所述双列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部,所述轴穿过所述双列轴承且与所述双列轴承同步旋转,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座的三个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行程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行程环安装在所述轴上,且所述行程环同时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三行程开关相接触,所述定位盘安装在所述轴上靠近双列轴承的一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三底座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联轴器用于连接所述轴和所述减速电机,所述第一防护罩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防护罩用于对所述定位盘、所述联轴器和所述减速电机的安全防护和防尘保护。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二防护罩、定位杆、衬套座、无油衬套、防转块、定位气缸、气缸安装座、防松块、第四底座;
[0015]所述第四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夹具平台上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衬套座安装在所述第四底座上,所述防松块安装在所述第四底座上靠近所述衬套座的一侧,所述防松块用于防止所述衬套座受震松动;所述气缸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衬套座下方,所述定位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座上,所述无油衬套安装在所述衬套座内部,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气缸连接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无油衬套滑动配合,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盘相啮合;以及,所述防转块安装在所述衬套座上,所述防转块与所述定位杆轴向平面相贴合且所述防转块用于防止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盘啮合时发生轴向旋转,所述第二防护罩安装在所述衬套座上且所述第二防护罩用于所述定位杆的防尘保护。
[001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式变位组件由移动机构和第二固定式变位组件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式变位组件置于所述移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移动机构置于所述第一夹具平台的上侧,所述第二固定式变位组件上设置若干随动夹具;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锁紧装置、第一
挡块、第一盖板、第一滑轨、第二挡板、第一安装板、第二盖板、第一撑板、第二滑轨、连接板、第二安装板、动力气缸、接头、第三挡块、第四挡块、第三盖板、第二撑板、第三滑轨、第五挡块、第四滑轨、第四盖板、第六挡块;
[0017]所述移动机构的左右两端均各设有一个所述锁紧装置且各所述锁紧装置用于第二固定式变位组件移动到位后的位置锁定,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平行安装在所述第一夹具平台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四滑轨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可在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四滑轨上同步移动,所述第二固定式变位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方且所述第二固定式变位组件用于跟随所述第一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包括基架(600),所述基架(600)上安装有第一夹具平台(100)和第二夹具平台(7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平台(100)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700)下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200)且所述第一夹具平台(100)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700)上端均安装有移动式变位组件(300),以及,所述第一夹具平台(100)和所述第二夹具平台(700)上均可安装若干个固定夹具(400),各所述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200)和各所述移动式变位组件(300)上均可安装若干个随动夹具(500),所述随动夹具(500)用于跟随各所述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200)或各所述移动式变位组件(300)旋转变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式变位组件(200)通过第一底座(202)、第二底座(213)、驱动组件(211)和定位装置(212)安装在所述第一夹具平台(100)上,所述第一底座(202)置于所述第一夹具平台(100)的左下方,所述第二底座(213)置于所述第一夹具平台(100)的下方中部,所述驱动组件(211)置于所述第一夹具平台(100)的右下方,所述第一底座(202)、所述第二底座(213)、所述驱动组件(211)呈直线布置,所述定位装置(212)置于所述驱动组件(211)的下方且靠近所述驱动组件(211),所述第一底座(202)上安装有第一带座轴承(201),所述第二底座(213)上安装有第二带座轴承(214),所述第一带座轴承(201)和所述第二带座轴承(214)上安装有轴(203),所述轴(203)延伸到所述驱动组件(211)内且所述轴(203)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211)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带座轴承(201)和所述第二带座轴承(214)中旋转变位,以及,所述轴(203)上从所述第一带座轴承(201)到所述驱动组件(211)之间依次安装有第一夹具座(204)、第二夹具座(205)、第三夹具座(206)、第四夹具座(207)、第五夹具座(208)、第六夹具座(209)和第七夹具座(210),所述第一夹具座(204)、第二夹具座(205)、第三夹具座(206)、第四夹具座(207)、第五夹具座(208)、第六夹具座(209)和第七夹具座(210)在所述轴(203)的位置间距可根据所述随动夹具(500)的布置需求而灵活调节并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座(204)、所述第二夹具座(205)、所述第三夹具座(206)、所述第四夹具座(207)、所述第五夹具座(208)、所述第六夹具座(209)和所述第七夹具座(210)均设置有六个圆周均布的夹具安装平面,所述夹具安装平面用于安装所述随动夹具(500),以及,所述定位装置(212)用于锁定所述轴(203)的位置,所述驱动组件(211)设有用于防尘的第一防护罩(211

01),所述定位装置(212)设有用于防尘的第二防护罩(212

0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1)包括第一防护罩(211

01)、减速电机(211

02)、电机安装座(211

03)、联轴器(211

04)、轴承座(211

05)、第三底座(211

06)、定位盘(211

07)、第一支架(211

08)、第一行程开关(211

09)、双列轴承(211

10)、第二支架(211

11)、第二行程开关(211

12)、行程环(211

13)、第三支架(211

14)、第三行程开关(211

15);所述第三底座(211

06)安装在第一夹具平台(100)上,所述轴承座(211

05)安装在所述第三底座(211

06)上,所述双列轴承(211

10)安装在所述轴承座(211

05)内部,所述轴(203)穿过所述双列轴承(211

10)且与所述双列轴承(211

10)同步旋转,所述第一支架(211

08)、所述第二支架(211

11)、所述第三支架(211

14)分别安装在所述轴承座(211

05)的三个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行程开关(211

09)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211

08)上,所述第二行程开关(211

12)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11

11)上,所述第三行程开关(211

15)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架(211

14)上,所述行程环(211

13)安装在所述轴(203)上,且所述行程环(211

13)同时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211

09)、所述第二行程开关(211

12)和所述第三行程开关(211

15)相接触,所述定位盘(211

07)安装在所述轴(203)上靠近双列轴承(211

10)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211

03)安装在所述第三底座(211

06)上,所述减速电机(211

02)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211

03)上,所述联轴器(211

04)用于连接所述轴(203)和所述减速电机(211

02),所述第一防护罩(211

01)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座(211

03)上,所述第一防护罩(211

01)用于对所述定位盘(211

07)、所述联轴器(211

04)和所述减速电机(211

02)的安全防护和防尘保护。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型夹具的智能切换双面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12)包括第二防护罩(212

01)、定位杆(212

02)、衬套座(212

03)、无油衬套(212

04)、防转块(212

05)、定位气缸(212

06)、气缸安装座(212

07)、防松块(212

08)、第四底座(2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李红光马威陈胜宝王玉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恒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