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车载摄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43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载摄像头,包括前盖、镜头模组、控制板和后盖,其技术要点是:前盖前侧面固定有可变色显示面板,控制板朝向前盖侧利用定距柱固定有补光灯电路板,补光灯电路板中部设有对应镜头模组入射光线端的避让口,补光灯电路板在避让口两侧的位置对称设有一对补光灯珠,控制板上设有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图样处理器、与图样处理器连接的串行器、与串行器连接的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芯片、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与补光灯电路板连接,显示芯片通过补光灯电路板与可变色显示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车载摄像头保护隐私功能差的问题,兼顾显示功能,更利于车内人员分辨摄像头工作状态。更利于车内人员分辨摄像头工作状态。更利于车内人员分辨摄像头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车载摄像头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载摄像头,具有数显及隐私保护功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摄像头在汽车上的应用数量越来越多,而人们对于车载摄像头功能的研发也越来越深入。
[0003]现有的车载摄像头除了用于安装在车外监控路况,另用于安装在车内监控驾驶员及乘客状态。车载摄像头一般由前盖、镜头模组、电路板以及后盖组成,前盖设有透明的玻璃盖板或仅设有透光孔。这样的摄像头结构在工作与不工作时驾乘人员无法分辨,因此当车内人员需要保护隐私时,车内人员无法确定车载摄像头是否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多功能车载摄像头,解决了现有车载摄像头保护隐私功能差的问题,需要保护车内人员隐私时物理隔绝外界,保护隐私功能强,同时兼顾显示功能,更利于车内人员分辨摄像头工作状态。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多功能车载摄像头,包括前盖、镜头模组、控制板和后盖,所述镜头模组利用镜头座固定于控制板上,镜头模组的出射光线端与控制板上的图像传感器相互对应,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前盖的前侧面固定有可变色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板朝向前盖侧利用定距柱固定有补光灯电路板,所述补光灯电路板中部设有对应镜头模组入射光线端的避让口,补光灯电路板在避让口两侧的位置对称设有一对补光灯珠,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图样处理器、与图样处理器连接的串行器、与串行器连接的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芯片、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补光灯电路板连接,所述显示芯片通过补光灯电路板与可变色显示面板连接,所述串行器通过连接器与应用车辆的车载电脑连接。
[0007]上述的多功能车载摄像头,所述前盖的前侧面对应补光灯珠和镜头模组的位置分别设有避让窗口。
[0008]上述的多功能车载摄像头,所述可变色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设于显示面板本体朝向镜头模组侧的电致变色膜。
[0009]上述的多功能车载摄像头,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设有用于显示车载电脑传送信息的显示区,所述显示区避让镜头模组入射光线端。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需要摄像头进行监控时,串行器通过连接器接收车载电脑指令,并传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指令给显示芯片,显示芯片控制可变色显示面板电压使其呈透明状态,
则光线由透明的可变色显示面板、前盖进入镜头模组,使图像传感器可以正常接受外界光信号,从而达到正常成像的目的。
[0012]2、避免摄像头监控车内人员隐私时,串行器通过连接器接收车载电脑指令,并传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指令给显示芯片,显示芯片控制可变色显示面板电压使其呈不透明状态,光线无法进入镜头模组,图像传感器被遮挡,不能正常接受外界光信号,达到物理隔离的目的,使其不能正常成像,从而保护车内人员隐私,解决了现有车载摄像头保护隐私功能差的问题,保护隐私功能强。而此时可变色显示面板为传统显示屏状态,用于显示车载电脑传送的信息,如时间、温度等信息。基于此,车内人员通过观察可变色显示面板的外观即可分辨摄像头是否为监控状态,利于车内人员分辨摄像头工作状态,保证车内人员知情权利。
[0013]3、当图像传感器在监控状态下检测到光线较暗时,发送信号给补光灯电路板,点亮补光灯珠,辅助成像,保证监控清晰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可变色显示面板、2.补光灯电路板、3.控制板、4.显示芯片、5.控制器MCU、6.图样处理器ISP、7.串行器、8.FAKRA连接器、9.电源芯片、10.flash模块、11.晶振模块、12.图像传感器、13.驱动芯片、14.前盖、15.后盖、16.定距柱、17.密封圈、18.螺钉、19.避让窗口、20.补光灯珠、21.避让口、22.镜头模组。
实施方式
[0019]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0]如图1~图4所示,该多功能车载摄像头,包括前盖14、镜头模组22、控制板MCU3和后盖15。所述镜头模组22利用镜头座固定于控制板3上,镜头模组22的出射光线端与控制板3上的图像传感器12相互对应。
[0021]其中,所述前盖14的前侧面固定有可变色显示面板1,所述可变色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面板本体、设于显示面板本体朝向镜头模组侧的电致变色膜。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设有用于显示车载电脑传送信息的显示区,所述显示区避让镜头模组22的入射光线端。
[0022]所述控制板3朝向前盖1侧利用定距柱16固定有补光灯电路板2,所述补光灯电路板2中部设有对应镜头模组22入射光线端的避让口21,补光灯电路板2在避让口21两侧的位置对称设有一对补光灯珠20。所述前盖14的前侧面对应补光灯珠20和镜头模组22的位置分别设有避让窗口19。补光灯珠20采用红外补光灯。
[0023]所述控制板3上设有与图像传感器12连接的图样处理器ISP 6、与图样处理器ISP 6连接的串行器7、与串行器7连接的控制器MCU 5、与控制器MCU 5连接的显示芯片4、与图像传感器12连接的驱动芯片13。所述驱动芯片13与补光灯电路板2连接,所述显示芯片4通过补光灯电路板2与可变色显示面板1连接,所述串行器7通过FAKRA连接器8与应用车辆的车
载电脑连接。参见图1,控制板3上另设有电源芯片9、与图样处理器ISP 6连接的晶振模块11和flash模块10。前盖14与后盖15之间设的密封圈17,并利用螺钉18连接固定。
[0024]工作原理:
[0025]1、监控状态:车载电脑发出指令,串行器8传送信号给控制器MCU 5,控制器MCU 5发送指令给显示芯片4,显示芯片4控制可变色显示面板1的电致变色膜的电压并使其呈透明状态,则光线由透明的可变色显示面板1、前盖14进入镜头模组22,使图像传感器ISP 6可以正常接受外界光信号,从而达到正常成像的目的。当图像传感器ISP 6检测到光线较暗时,发送信号给补光灯电路板,点亮补光灯珠,辅助成像,保证监控清晰度。
[0026]2、非监控状态:车载电脑发出指令,串行器8传送信号给控制器MCU 5,控制器MCU 5发送指令给显示芯片4,显示芯片4控制可变色显示面板1的电致变色膜的电压使其呈不透明状态,光线无法进入镜头模组22,图像传感器ISP 6被遮挡,达到物理隔离光线的目的,使其不能正常成像,从而保护车内人员隐私。而此时可变色显示面板1为传统显示屏状态,用于显示车载电脑传送的信息,如时间、温度等信息。
[0027]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车载摄像头,包括前盖、镜头模组、控制板和后盖,所述镜头模组利用镜头座固定于控制板上,镜头模组的出射光线端与控制板上的图像传感器相互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前侧面固定有可变色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板朝向前盖侧利用定距柱固定有补光灯电路板,所述补光灯电路板中部设有对应镜头模组入射光线端的避让口,补光灯电路板在避让口两侧的位置对称设有一对补光灯珠,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图样处理器、与图样处理器连接的串行器、与串行器连接的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芯片、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勇蒯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丽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