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犁刀式冲槽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98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6
一种新型犁刀式冲槽吊架,设有主框架,在主框架的两侧设有左右两个滑橇,在主框架下方设有水力冲槽刀,所述水力冲槽刀包括两个前冲槽刀和两个后冲槽刀,前冲槽刀和两个后冲槽刀分别跨设与海域敷管道的两侧,每个冲槽刀的后面对应的都设置有吸排泥装置;吸排泥装置采用气举排泥法;在主框架上设有为冲槽刀提供高压水的潜水泵组。本申请针对海域敷管段设计,其成槽齐整,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犁刀式冲槽吊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排海管道施工
,特别是一种新型犁刀式冲槽吊架。

技术介绍

[0002]排海管海域路施工,包括:1、顶管工作井:含沉井施工,沉井下沉等。2、顶管接收井:含钢板桩围堰、挖基坑土方、回填碎石、施打钢管桩等。3、钢管顶进:穿堤段施工主要为顶进施工、钢管顶进、注浆等。现有技术中,由地质环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没有统一施工标准。本项目的海上管道范围以入海点为界,顶管穿越复堆河和海堤后,管道先平行东防波堤敷设,在东防波堤东边坡脚外边沿296m左右,然后在东防波堤北端折转,敷向排放口。
[0003]本施工方案为海上水力冲槽专项施工方案。海上管道总长约21558.5m,海域敷管道约21258.5m,扩散管沉管300m。其中海域敷管段采用水力冲槽后成沟法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针对海域敷管段的效率高的新型犁刀式冲槽吊架。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犁刀式冲槽吊架,其特点是:设有主框架,在主框架的两侧设有左右两个滑橇,在主框架下方设有水力冲槽刀,所述水力冲槽刀包括两个前冲槽刀和两个后冲槽刀,前冲槽刀和两个后冲槽刀分别跨设与海域敷管道的两侧,每个冲槽刀的后面对应的都设置有吸排泥装置;
[0006]所述前冲槽刀包括竖向设置的前压水管,沿着前压水管轴线方向的管壁上设有三排前喷嘴,第一排前喷嘴朝向正前方设置,第二排前喷嘴垂直高压水管且与另一根高压水管的第二前喷嘴相向设置,第三排前喷嘴设置在前两排之间的45
°
斜前方向,前压水管的底部装有底部前喷嘴;
[0007]所述后冲槽刀包括竖管段和连接在竖管段底端并向前设置的平管段,沿着竖管段轴线方向设有两排后喷嘴,包括朝向正前方设置的第一排后喷嘴以及与另一竖管段的相向设置的第二排后喷嘴,平管段的底部设有朝下设置的底部后喷嘴,平管段前端部设有朝前设置的平管后喷嘴;
[0008]所述吸排泥装置为竖向设置的吸泥管,吸泥管的下端口设置为吸泥口, 吸泥口设置为高于冲槽刀的最底部,吸泥管的上端口设置为排呢口并且高于主框架设置,在吸泥管靠近吸泥口的管壁上设置有进气接口;进气接口与进气高压气管相接;
[0009]在主框架上设有为冲槽刀提供高压水的潜水泵组。
[0010]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潜水泵组设有至少三台潜水泵,其中两台潜水泵通过道路分别单独与两个前冲槽刀相接为其提供高压水,另一强潜水泵通过道路同时与两个后冲槽刀相接为其提供高压水。
[001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吸泥管上部设有折管段,折管段与吸泥管主体呈100
°
~145
°
夹角。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吊架包括两个前冲槽刀和两个后冲槽刀并配备气举吸泥系统。针对海域敷管段设计,其成槽齐整,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
[0014]图2为前冲槽刀结构图;
[0015]图3为后冲槽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一种新型犁刀式冲槽吊架,设有主框架1,在主框架的两侧设有左右两个滑橇2,在主框架下方设有水力冲槽刀,所述水力冲槽刀包括两个前冲槽刀3和两个后冲槽刀4,前冲槽刀和两个后冲槽刀分别跨设与海域敷管道的两侧,每个冲槽刀的后面对应的都设置有吸排泥装置5;
[0018]所述前冲槽刀包括竖向设置的前压水管7,沿着前压水管轴线方向的管壁上设有三排前喷嘴,第一排前喷嘴8朝向正前方设置,第二排前喷嘴9垂直高压水管且与另一根高压水管的第二前喷嘴相向设置,第三排前喷嘴10设置在前两排之间的45
°
斜前方向,前压水管的底部装有底部前喷嘴11;
[0019]所述后冲槽刀包括竖管段14和连接在竖管段底端并向前设置的平管段,沿着竖管段轴线方向设有两排后喷嘴,包括朝向正前方设置的第一排后喷嘴17以及与另一竖管段的相向设置的第二排后喷嘴18,平管段的底部设有朝下设置的底部后喷嘴15,平管段前端部设有朝前设置的平管后喷嘴16;
[0020]所述吸排泥装置为竖向设置的吸泥管,吸泥管的下端口设置为吸泥口, 吸泥口设置为高于冲槽刀的最底部,吸泥管的上端口设置为排呢口并且高于主框架设置,在吸泥管靠近吸泥口的管壁上设置有进气接口12;进气接口与进气高压气管13相接; 进气高压气管与设置在吊装设置上的气源相接。
[0021]在主框架上设有为冲槽刀提供高压水的潜水泵组。
[0022]所述潜水泵组设有至少三台潜水泵,其中两台潜水泵通过道路分别单独与两个前冲槽刀相接为其提供高压水,另一强潜水泵通过道路同时与两个后冲槽刀相接为其提供高压水。
[0023]所述吸泥管上部设有折管段,折管段与吸泥管主体呈100
°
~145
°
夹角。折管段主要作用是输送由吸排泥管倒拔至折管段的泥浆水,将泥浆水顺着设置的上仰外扩角向外喷
涌,进而更大程度上降低大部分泥浆水因直上排放而重新积落至原水力刀系统作业范围,而导致冲槽效果差的情况发生。
[0024]具体的如图所示:
[0025]1)滑橇部分:长度5.065m、宽度5.046m、高度1.785m,重量15t;
[0026]2)冲槽刀(四把):长度5.3m(5.0m)、直径273mm、壁厚10mm、净间距1.7m,前后净间距5.924m;
[0027]3)安装GPS定位系统,进行定向和定位。
[0028]4)高压供水泵3台,型号250QHG200

350/350KW,前进前端两把冲槽刀均采用独立供水,后端两把冲槽刀由一台水泵供水。每台水泵:流量200m
³
/h、扬程350m、电机功率350kw、转速2900r/min;
[0029]5、高压供水管采用D150主管供水,前端两把冲槽刀处各设出水孔52处(38个φ7、7个φ8mm、7个φ10mm),后端两把水力刀处各设出水孔28处(21个φ7、3个φ8mm、4个φ10mm);
[0030]6、气举排泥系统:前端、后端水力刀尾端设气举排泥系统,独立供气。每处设30立方空压机供气,供气主管管径D250,共2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犁刀式冲槽吊架,其特征在于:设有主框架,在主框架的两侧设有左右两个滑橇,在主框架下方设有水力冲槽刀,所述水力冲槽刀包括两个前冲槽刀和两个后冲槽刀,前冲槽刀和两个后冲槽刀分别跨设与海域敷管道的两侧,每个冲槽刀的后面对应的都设置有吸排泥装置;所述前冲槽刀包括竖向设置的前压水管,沿着前压水管轴线方向的管壁上设有三排前喷嘴,第一排前喷嘴朝向正前方设置,第二排前喷嘴垂直高压水管且与另一根高压水管的第二前喷嘴相向设置,第三排前喷嘴设置在前两排之间的45
°
斜前方向,前压水管的底部装有底部前喷嘴;所述后冲槽刀包括竖管段和连接在竖管段底端并向前设置的平管段,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征博裴延庚程加军解洋绳彬韩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