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82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涉及抗滑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包括:抗滑桩主体和连接管段,抗滑桩主体包括上机具体、中机具体和下机具体,中机具体表面开设有连接口,内部安装有顶推装置。顶推装置包括:主控感应箱、旋转横梁、顶推器和管段托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控感应箱控制旋转横梁来调整顶推管段出连接口的角度以适应前后排桩连接口的高度差,使抗滑排桩之间的连接成网络型,极大地提高了抗滑桩所提供的抗滑力,对边坡的加固效果大大提高,同时抗滑桩各组件可拆卸,且连接用的管段可伸缩,便于存放和运输。和运输。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滑桩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

技术介绍

[0002]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在边坡治理的工程中,抗滑桩是加固边坡的主要手段,抗滑排桩是数个抗滑桩按队列布置组成的支护结构。抗滑桩是一种被动抗滑结构,只有当边坡产生一定的变形后,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抗滑桩宜用于潜在滑面明确、对变形控制要求不高的土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和碎裂状、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抗滑桩宜布置在滑体下部且滑面较平缓的地段;当滑面长、滑坡推力大时,可与其它加固措施配合使用,或可沿滑动方向布置多排抗滑桩,多排抗滑桩宜按梅花型布置。
[0003]一些大型边坡治理工程中,由于抗滑桩间距和边坡体宽度的限制,单排抗滑桩有时无法满足抗滑力要求,所以有些边坡治理工程中就采用了双排抗滑桩或是多排抗滑桩,但是对于一些边坡来说仍无法满足抗滑要求。目前在双排抗滑桩的设计施工中,桩体连接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设计单位只能根据工程经验来确定,相对应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方法也并不完善,现有的双排抗滑桩或多排抗滑桩之间采用的是同排抗滑桩顶部通过横梁相互连接。
[0004]现有抗滑桩之间一般无连接或只通过桩顶横梁相互连接,虽然施工难度更小,但是对边坡的加固效果较差,且抗滑桩桩体之间的连接尚未形成完善的施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通过抗滑桩主体和连接管段在边坡土层中形成相互连接的网络型抗滑排桩,达到更好的边坡加固效果和更高的抗滑力设计要求,同时提供相应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抗滑桩之间无连接或桩顶连接导致加固效果及抗滑力差,且无完善施工方式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包括:多个抗滑桩主体和多个连接管段;
[0008]所述多个抗滑桩主体之间通过所述多个连接管段依次连接,形成网络型抗滑排桩;
[0009]所述抗滑桩主体包括:上机具体1、中机具体2和下机具体3,所述中机具体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上机具体1和所述下机具体3;所述连接管段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中机具体2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络型抗滑排桩,所述中机具体2上开有方向不同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位置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顶推组件。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络型抗滑排桩,所述顶推组件包括:主控感应箱9、旋转横梁8、顶推器6和管段托盘7;
[0012]所述主控感应箱9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机具体2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横梁8设置在所述主控感应箱9的侧壁上;
[0013]所述顶推器6设置于所述旋转横梁8中间位置,所述管段托盘7两端连接于所述旋转横梁8两侧。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络型抗滑排桩,所述主控感应箱9可以控制所述旋转横梁8是进行旋转,通过所述旋转横梁8的旋转,可以改变所述顶推器6与所述连接口之间的角度。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络型抗滑排桩,所述中机具体2的两端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一圈钢珠10,用于实现所述中机具体2分别与所述上机具体1和所述下机具体3之间的相对转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络型抗滑排桩,所述连接管段为可伸缩管段。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络型抗滑排桩,所述下机具体3的底端设有锯齿。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多个抗滑桩主体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管段依次连接,形成网络型抗滑排桩,极大地提高了抗滑桩所提供的抗滑力,对边坡的加固效果也大大提高。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其中抗滑桩主体易拆卸,连接管段可伸缩,便于存放和运输。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抗滑桩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抗滑桩主体的上机具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抗滑桩主体的中机具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抗滑桩主体的顶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形成的网络型抗滑排桩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于边坡时抗滑排桩的位置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上机具体;2、中机具体;3、下机具体;4、土层;5、连接管段;6、顶推器;7、管段托盘;8、旋转横梁;9、主控感应箱;10、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

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抗滑桩主体和多个连接管段;所述多个抗滑桩主体之间通过所述多个连接管段依次连接,形成网络型抗滑排桩;所述抗滑桩主体包括:上机具体(1)、中机具体(2)和下机具体(3),所述中机具体(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上机具体(1)和所述下机具体(3);所述连接管段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中机具体(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机具体(2)上开有方向不同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位置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顶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网络型抗滑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结构组件:主控感应箱(9)、旋转横梁(8)、顶推器(6)和管段托盘(7);所述主控感应箱(9)的一个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机具体(2)的内壁上,所述旋转横梁(8)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宝贵袁炳祥钟华斌樊立韬杨雪强石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南方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