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76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包括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遥控天线,所述防水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防水外壳的右侧设置有螺旋桨,所述防水外壳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当装置中的支撑板卡在水底的碎石或暗礁处时,操作者启动电机旋转带动主动轮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轮旋转,使得套筒旋转,由于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螺纹杆与连杆固定连接,所以螺纹杆无法进行旋转运动,所以在套筒旋转时,螺纹杆上移,进而带动连杆上移,从而拉动支撑板靠近固定筒的一端上移,从而达到收起支撑板的目的,该装置具备支撑板可折叠和可以保护水下机器人安全的优点。以保护水下机器人安全的优点。以保护水下机器人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由于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水下机器人可在高度危险环境、被污染环境以及零可见度的水域代替人工在水下长时间作业,因此水下机器人已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工具。
[0003]传统的水下机器人一般会在支腿的底部安装支撑板,从而增大支腿与水底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水下机器人陷入水底的淤泥中,该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当水底中存在较多的碎石或暗礁时,支撑板容易卡在碎石或暗礁中,从而导致水下机器人无法上浮,因此需要对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出现水下机器人的支撑板被碎石或暗礁卡住而导致水下机器人无法上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具备支撑板可折叠和可以保护水下机器人安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水下机器人一般会在支腿的底部安装支撑板,从而增大支腿与水底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水下机器人陷入水底的淤泥中,该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当水底中存在较多的碎石或暗礁时,支撑板容易卡在碎石或暗礁中,从而导致水下机器人无法上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包括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遥控天线,所述防水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防水外壳的右侧设置有螺旋桨,所述防水外壳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开设有活动口,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活动口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球,所述连杆的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球形槽,所述小球与球形槽活动连接,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防水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与套筒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防水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球形玻璃罩,所述摄像头位于球形玻璃罩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防水外壳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板。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采用当装置中的支撑板卡在水底的碎石或暗礁处时,操作者启动电机旋转带动主动轮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轮旋转,使得套筒旋转,由于套筒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螺纹杆与连杆固定连接,所以螺纹杆无法进行旋转运动,所以在套筒旋转时,螺纹杆上移,进而带动连杆上移,从而拉动支撑板靠近固定筒的一端上移,从而达到收起支撑板的目的,该装置具备支撑板可折叠和可以保护水下机器人安全的优点。
[0012]2、本技术通过轴承的设置,可以减小安装板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方便了套筒的旋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支撑板结构左侧剖视示意图。
[0017]图中:1、防水外壳;2、摄像头;3、遥控天线;4、螺旋桨;5、固定筒;6、安装板;7、套筒;8、螺纹杆;9、活动口;10、连杆;11、底板;12、支撑架;13、支撑板;14、小球;15、从动轮;16、电机;17、主动轮;18、橡胶板;19、球形玻璃罩;20、轴承;21、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包括防水外壳1,防水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遥控天线3,防水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防水外壳1的右侧设置有螺旋桨4,防水外壳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5,固定筒5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筒7,套筒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固定筒5的表面开设有活动口9,螺纹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与活动口9活动连接,固定筒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1,底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球14,连杆10的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底部设置有球形槽,小球14与球形槽活动连接,套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5,防水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7,主动轮17与从动轮15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0020]参考图1和图2,安装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0,轴承20与套筒7固定连接。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轴承20的设置,可以减小安装板6与套筒7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方便了套筒7的旋转。
[0022]参考图1,防水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球形玻璃罩19,摄像头2位于球形玻璃罩19的内部。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球形玻璃罩19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护
摄像头2的作用。
[0024]参考图1,防水外壳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板18。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橡胶板18的设置,可以利用橡胶柔软的特性,提高装置的防撞性能。
[0026]参考图1,电机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21。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防护罩21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护电机16的作用。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当装置中的支撑板13卡在水底的碎石或暗礁处时,操作者启动电机16旋转带动主动轮17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轮15旋转,使得套筒7旋转,由于套筒7与螺纹杆8螺纹连接,且螺纹杆8与连杆10固定连接,所以螺纹杆8无法进行旋转运动,所以在套筒7旋转时,螺纹杆8上移,进而带动连杆10上移,从而拉动支撑板13靠近固定筒5的一端上移,从而达到收起支撑板13的目的,本装置中的小球14与球形槽无法分离。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安全结构,包括防水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遥控天线(3),所述防水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所述防水外壳(1)的右侧设置有螺旋桨(4),所述防水外壳(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5),所述固定筒(5)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固定筒(5)的表面开设有活动口(9),所述螺纹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与活动口(9)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筒(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球(14),所述连杆(10)的两侧均铰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底部设置有球形槽,所述小球(14)与球形槽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嗨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