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03702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方法及应用,属于集群智能技术领域;包括漂浮式壳体、感知决策模块、驱动执行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各模块协作并结合动力分配方法,得到能够用于验证面向开放水面环境集群自组织运动算法的全向机动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感知、决策、执行为一体,通过组合使用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群智能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移动机器人,是具有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工业、农业、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对于复杂应用场景,多机器人协作逐渐取代单机器人,成为提高任务执行效率的有效途径。传统的中心控制方式是根据系统状态对所有机器人行为进行统一规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机器人协同问题。但当系统规模较大时,中心控制方法面临诸多挑战,如容错能力不足,少数个体故障可能导致系统功能失效,计算开销急剧增大,难以及时响应突发因素。因此,复杂场景下,多机器人协作必须以集群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为基础。
[0004]集群控制算法从设计到应用的流程是:1.集群控制算法设计

>2.计算机仿真验证(matlab、python、webots、gazebo)

>3.机器人实物验证

>4.真实应用场合。集群控制算法是控制多个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或直接利用自组织运动涌现出的某种性质;在计算机仿真环节和机器人实物验证环节时,个体数量越多(一般为几十个到几百个),算法的验证效果越好,越有说服力。应用于机器人实物验证环节的实验平台必须具备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批量生产)、易于开发(可以用于验证多种算法的工作)。目前,面向集群机器人的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的实物验证多采用桌面轮式机器人完成,例如Jasmine、E

puck、Kilobot、Alice、Swarm

bot等等,但是,研究人员所设计的面向水面环境的集群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可迁移性,无法通过桌面轮式机器人得到直接验证。如果将无人船用于集群算法的验证,成本太高了,无人船的成本是本专利技术的成本的数倍(有些无人船是数十倍);且集中布放比较困难,无法直接用于集群算法的验证工作);轮式机器人/无人船的动力类型是欠驱动的(无法横向运动),存在转弯半径,而有一些算法在设计环节是基于质点模型(或者叫粒子模型,这种粒子可以全方向运动),直接使用欠驱动的机器人时,需要对算法进行二次修改,算法的有效性、可迁移性在实物验证环节就会打折扣。
[0005]因此,设计并实现面向水面环境的集群机器人系统是研究和验证水面环境下集群自组织运动算法必备基础,需要性能可靠、易于开发使用的水面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方法及应用,包括漂浮式壳体、感知决策模块、驱动执行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各模块协作并结合动力分配方法,得到能够用于验证面向开放水面环境集群自组织运动算法的全
向机动平台。本专利技术集感知、决策、执行为一体,通过组合使用360
°
角度可控舵机和摄像头模块,具备360
°
主动感知环境信息能力;感知决策电路板内置集群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驱动执行电路板内置推力分配算法,结合三个呈120
°
相间分布的螺旋桨推进器,具备水面全向运动能力;同时采用漂浮式结构和大容量锂电池,可以支撑集群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的长时间验证工作。具有工作稳定、灵活性强、易于开发的优势,工程应用价值良好,有助于提高集群算法向机器集群的可迁移性。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式壳体、感知决策模块、驱动执行模块和电源模块;
[0009]所述漂浮式壳体用于搭载其他模块并对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提供浮力;
[0010]所述感知决策模块将获取的环境信息和自身位置、姿态信息结合集群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得到运动控制指令,并将运动控制指令发送至驱动执行模块;
[0011]所述驱动执行模块将接收到的运动控制指令结合内置的推力分配方法输出不同PWM波至驱动执行部件,实现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在水面的全方向运动;
[0012]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的供电控制。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漂浮式壳体包括装载壳体和顶盖,所述装载壳体为上端开口的回转体空腔结构,所述顶盖密封安装于其开口端,构成一体式密封结构。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感知决策模块包括360
°
角度可控舵机、摄像头模块固定支架、摄像头模块和感知决策电路板;
[0015]所述摄像头模块通过摄像头模块固定支架安装于360
°
角度可控舵机上,与感知决策电路板连接,用于感知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传输至感知决策电路板,环境信息包括水面障碍、其他个体空间分布;
[0016]所述360
°
角度可控舵机安装于顶盖外端面,能够控制摄像头模块在0

360度范围内的旋转,并通过自身携带的电位器检测当前角度;
[0017]所述感知决策电路板通过吊舱支架安装于漂浮式壳体内,包括第一微型中央处理器、位置感知模块、姿态感知模块、通信组网模块、通用串行接口;所述位置感知模块、姿态感知模块、通信组网模块、通用串行接口分别与第一微型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微型中央处理器用于采集和处理位置感知模块、姿态感知模块、摄像头模块的数据,并结合搭载的集群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下发运动控制指令至驱动执行模块。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位置感知模块集成了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和核心CPU,用于获取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自身所在经纬度的信息;
[0019]所述姿态感知模块用于获取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的偏航角、俯仰角、横滚角以及全向机动平台相对于正北的偏向角;
[0020]所述通信组网模块采用半双工通信模式,用于漂浮式机动平台与其他个体通信自组网、向控制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的上位机回传状态信息、接收上位机的控制指令;
[0021]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用于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及信息传输。
[002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执行模块包括驱动执行电路板和螺旋桨推进器;三个所述螺旋桨推进器沿周向均布于漂浮式壳体的外周,其轴向高度与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的重心持平;
[0023]所述驱动执行电路板通过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固定铜柱安装于感知决策电路板下
方、并位于漂浮式壳体内,包括第二微型中央处理器和通用串行接口,所述第二微型中央处理器与三个所述螺旋桨推进器、360
°
角度可控舵机连接,通过通用串行接口接收感知决策电路板下发的运动指令,结合内置的推力分配方法输出不同PWM波至三个螺旋桨推进器,控制其旋转并提供推力,保障漂浮式全向机动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式壳体、感知决策模块、驱动执行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漂浮式壳体用于搭载其他模块并对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提供浮力;所述感知决策模块将获取的环境信息和自身位置、姿态信息结合集群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得到运动控制指令,并将运动控制指令发送至驱动执行模块;所述驱动执行模块将接收到的运动控制指令结合内置的推力分配方法输出不同PWM波至驱动执行部件,实现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在水面的全方向运动;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的供电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式壳体包括装载壳体和顶盖,所述装载壳体为上端开口的回转体空腔结构,所述顶盖密封安装于其开口端,构成一体式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决策模块包括360
°
角度可控舵机、摄像头模块固定支架、摄像头模块和感知决策电路板;所述摄像头模块通过摄像头模块固定支架安装于360
°
角度可控舵机上,与感知决策电路板连接,用于感知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传输至感知决策电路板,环境信息包括水面障碍、其他个体空间分布;所述360
°
角度可控舵机安装于顶盖外端面,能够控制摄像头模块在0

360度范围内的旋转,并通过自身携带的电位器检测当前角度;所述感知决策电路板通过吊舱支架安装于漂浮式壳体内,包括第一微型中央处理器、位置感知模块、姿态感知模块、通信组网模块、通用串行接口;所述位置感知模块、姿态感知模块、通信组网模块、通用串行接口分别与第一微型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微型中央处理器用于采集和处理位置感知模块、姿态感知模块、摄像头模块的数据,并结合搭载的集群自组织运动控制算法下发运动控制指令至驱动执行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感知模块集成了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和核心CPU,用于获取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自身所在经纬度的信息;所述姿态感知模块用于获取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的偏航角、俯仰角、横滚角以及全向机动平台相对于正北的偏向角;所述通信组网模块采用半双工通信模式,用于漂浮式机动平台与其他个体通信自组网、向控制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的上位机回传状态信息、接收上位机的控制指令;所述通用串行接口用于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及信息传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面向水面集群的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执行模块包括驱动执行电路板和螺旋桨推进器;三个所述螺旋桨推进器沿周向均布于漂浮式壳体的外周,其轴向高度与漂浮式全向机动平台的重心持平;所述驱动执行电路板通过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固定铜柱安装于感知决策电路板下方、并位于漂浮式壳体内,包括第二微型中央处理器和通用串行接口,所述第二微型中央处理器与三个所述螺旋桨推进器、360
°
角度可控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星光张朝周永建宋保维潘光李乐张福斌高剑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