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13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流化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挡块,所述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电机、双向螺纹杆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自动打开挡板,进而使得能够便利地控制燃烧物进入流化床内的速率,从而使得燃烧效果较好,通过弹簧、限位块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够被再次过滤,从而使得排放出的气体不会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而使得排放出的气体不会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而使得排放出的气体不会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流化床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在气速大于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下进行流化,颗粒被气流带出,把气体与固体分离后,固体又循环回床层中所构成的流化床。它在工业中有很多用途,例如用于催化裂化,催化剂在提升管中被重油蒸气流化并输送,同时发生反应。在提升管顶部失活的催化剂与油气分离后进入另一个流化反应器(再生器),被空气流化并进行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又循环回提升管,构成组循环流化床的催化裂化反应器。
[0003]现有技术中的循环流化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封板来使加料斗与循环流化床之间连通,从而使得燃烧物进入其内内部燃烧,由于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控制封板的移动,不便于调控封板的移动速度,导致燃烧物进入流化床内的速率不易控制,导致燃烧物进入锅炉内的量大时,锅炉内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硝化物,其二、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在被旋风分离器处理后,仍会夹杂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此类有害气体排放后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现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化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挡块,所述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布风板,所述壳体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出气口的内中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滤网,所述出气口的内底端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出气口的内上侧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拉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把手的底端。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部与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与挡块的外部滑动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风扇的输出端与燃烧室的内左壁下侧相通,所述进气口的内部与燃烧室的内
左壁上侧相通。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进料管的内部与燃烧室的内右壁相通,所述出气口的内部与燃烧室的内顶端相通。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拉杆的底端与限位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外部与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槽的内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部均贯穿滤网的内部与卡槽的内部相卡合。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通过电机、双向螺纹杆、挡块、安装槽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自动打开挡板,进而不需要工人手动打开关闭挡板,进而能够便利地控制燃烧物进入流化床内的速率,从而使得燃烧效果较好。
[0020]2、本技术中,通过弹簧、限位块、滤网、拉杆、把手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便利地将滤网安装在出风口内部,进而使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够被再次过滤,从而使得排放出的气体不会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的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的风扇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的布风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的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壳体;2、风扇;3、进料管;4、电机;5、双向螺纹杆;6、挡块;7、安装槽;8、燃烧室;9、进气口;10、出气口;11、放置槽;12、卡槽;13、限位槽;14、拉杆;15、弹簧;16、限位块;17、把手;18、滤网;19、布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循环流化床,包括壳体1,壳体1对外部出气口10等结构起到支撑与固定作用,壳体1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风扇2,风扇2直接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左端,通过启动风扇2运转,从而使得燃烧室8内部能够进行通风,壳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通过进料管3,从而能够对燃烧室8的内部添加原料,进料管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直接固定连接在进料管3的前端,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
双向螺纹杆5,通过启动电机4运转,从而带动双向螺纹杆5转动,双向螺纹杆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挡块6,通过转动双向螺纹杆5,从而带动两个挡块6向相近或相离一侧移动,从而不需要工人手动打开关闭挡板,进而能够便利地控制燃烧物进入流化床内的速率,从而使得燃烧效果较好,进料管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7,安装槽7对内部挡块6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挡块6只能进行前后滑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室8,原料能够在燃烧室8的内部直接在燃烧,燃烧室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布风板19,布风板19能够提升壳体1内部换气效率,壳体1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气口9,进气口9能够增加燃烧室8内部的氧气量,从而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10,燃烧后的产生的废气能够通过出气口10排出,出气口10的内部安装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能够尽可能地除去输送气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杂质和液滴,达到气固液分离,以保证管道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0030]出气口10的内中部设置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对内部滤网18起到限位作用,放置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滤网18,滤网18直接在放置槽11的内部滑动,出气口10的内底端设置有两个卡槽12,卡槽12对称分布在出气口10的内部,出气口10的内上侧设置有两个限位槽13,限位槽13对内部弹簧15等结构起到限位作用,限位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14,拉杆14直接在限位槽13的内部滑动,拉杆14的外部设置有弹簧15,拉杆14对弹簧15起到限位作用,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通过向上移动限位块16,从而挤压弹簧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风扇(2),所述壳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进料管(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5),所述双向螺纹杆(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挡块(6),所述进料管(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7),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室(8),所述燃烧室(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布风板(19),所述壳体(1)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进气口(9),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0)的内中部设置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滤网(18),所述出气口(10)的内底端设置有两个卡槽(12),所述出气口(10)的内上侧设置有两个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14),所述拉杆(14)的外部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强杨从森任明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昌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