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95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包括储能电池组,包括支撑框架,储能电池组位于支撑框架内,在支撑框架的下方设有充电基站,支撑框架与充电基站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支撑框架上方设有可拆卸提手,可拆卸提手与支撑框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储能电池组与支撑框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框架作为载体,能够有效的通过可拆卸固定的储能电池组进行电量供应,并且由于储能电池组能够进行替换,所以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保障电量无亏损,充电基站能够有效的划定充电区域并能够妥善存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提手的替换还能够有效的更换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灵活度得到有效的增加。活度得到有效的增加。活度得到有效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用电储备的时候,充电在不同时段的电费差异较大,而且在用电高峰期的时候通常也是轨道交通的用电高峰时间段,所以为了控制轨道交通的运行成本以及避免白天有效时间的浪费,若采用储能的方式在夜晚电费谷值的时间段充电储能,便能够有效的在保障电池正常使用的基础上节省电费。
[0003]由于需要进行错峰用电,而储能设备的储电量通常是有限的,所以储能设备的应用通常会选择在站台上进行使用,以保障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量不足时也能够及时的进行应急供电。储能设备通常可分为固定式储能设备和移动式储能设备,固定式储能设备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应用的环境局限较大,需要与用电器之间牵拉过长的电线,不利于灵活使用,而移动式的储能设备所涉及的应用范围较为灵活,环境局限性较小,但是由于一般体积较大,所以搬运过程较为繁琐,所以如何使得移动储能设备更加灵活,便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电力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的储能设备灵活度不够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通过设立充电基站和可移动的支撑框架的方式,有效的提升了电力储能设备的灵活性,方便储能设备的搬运也能够有效地保持充电的稳定性。
[0005]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包括储能电池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储能电池组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下方设有充电基站,所述支撑框架与充电基站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设有可拆卸提手,所述可拆卸提手与支撑框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07]所述储能电池组与所述支撑框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08]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可移动的储能设备一般为电池包,而电池包充电后需要时刻维护内部电量才能保障需要时能够有足够的电量,并且电池包的容量有限,在需要的用电量较大的时候,需要准备多个电池包来增加用电量,这样导致移动储能设备的灵活度和稳定性都较差。
[0009]本技术中采用支撑框架作为储能电池组的载体,所述储能电池组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设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卡扣卡合、卡槽卡合以及插入固定等方式,本技术能够通过替换储能电池组的方式来保障电量充足,并且所述储能电池组能够拆卸,所以当出现部分亏电的时候能够通过更换储能电池组的方式维持
本技术的高电量,而通过充电基站能够有效的为本技术划定存储地点,从而避免存储不当及丢失的情况发生,所述可拆卸提手能够通过拆卸的方式更换不同的提手,从而使得在移动本技术的时候能够适应各种使用环境,达到更加有效实现搬运的目的,例如在可以引入机械臂的地方替换为适应机械臂安装的可拆卸提手、将可拆卸提手替换为滑轮并将所述支撑框架倒置推动移动、将可拆卸提手替换为滑索进行移动等;本技术通过支撑框架作为载体,能够有效的通过可拆卸固定的储能电池组进行电量供应,并且由于储能电池组能够进行替换,所以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保障电量无亏损,所述充电基站能够有效的划定充电区域并能够妥善存储本技术,通过可拆卸提手的替换还能够有效的更换移动本技术的方式,使得本技术的灵活度得到有效的增加。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若干根边柱,在所述边柱上设有顶层板,所述顶层板的下方设有承重间隔板,所述承重间隔板的下方设有连接底座;
[0011]所述顶层板与承重间隔板之间设有若干个上层储能电池,所述上层储能电池与承重间隔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12]所述承重间隔板与所述连接底座之间设有若干个下层储能电池,所述下层储能电池与所述连接底座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13]在本技术中,所述顶层板、承重间隔板和连接底座组成了一个用于安装储能电池的双层收纳空间,所述储能电池分为上层储能电池和下层储能电池,通过设置若干个上层储能电池和下层储能电池,使得储能电池在替换的时候能够单个替换或根据用电量携带不同数量的上层储能电池和下层储能电池,进一步的提升了本技术的使用灵活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顶层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根连接固定槽,所述可拆卸提手能够嵌入并固定于所述连接固定槽内。
[0015]本技术通的可拆卸提手通过连接固定槽固定,拆卸安装方式简单,替换过程速度较快,能够为本技术提供足够的移动方式。
[0016]进一步的,所述顶层板上设有连接口,在所述连接口上设有防尘盖;
[0017]所述连接底座的下表面设有连接头,所述充电基站上设有充电口,所述连接头的位置和大小与所述充电口的位置和大小对应。
[0018]本技术中顶层板上的连接口能够用于多个支撑框架的叠放时与上层的支撑框架所述连接头连接使用,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能够通过放置防尘盖的方式,避免连接口受损;所述充电基站上的充电口能够与所述连接头连接,保障本技术的稳定充电。
[001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基站包括基站座,在基站座上设有若干个基站固定槽,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基站固定槽对应:每一个限位块能够对应嵌入一个基站固定槽内。
[0020]本技术通过基站固定槽限制限位块位置的方式限制所述支撑框架的位置,从而使得支撑框架能够稳定的放置于所述充电基站上,保障了本技术在充电状态的稳定性。
[002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包括伸缩座,所述伸缩座位于所述连接底座内,在伸缩座上设有电连接接头,所述电连接接头贯穿所述连接底座的下表面延伸到连接底座外。
[0022]本技术中的连接头能够通过伸缩进出所述连接底座,通过伸缩的方式对电连接接头进行保护,避免电连接接头受损,并且通过电连接接头实现所述储能电池组与充电
基站的电连接。
[0023]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支撑框架能够叠加放置,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能够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0024]本技术中的支撑框架能够通过叠放的方式增加储能电池组的数量从而增加储电量的大小,在充电基站处也能够通过叠放的方式节约空间。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技术通过支撑框架作为载体,能够有效的通过可拆卸固定的储能电池组进行电量供应,并且由于储能电池组能够进行替换,所以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保障电量无亏损,所述充电基站能够有效的划定充电区域并能够妥善存储本技术,通过可拆卸提手的替换还能够有效的更换移动本技术的方式,使得本技术的灵活度得到有效的增加。
[0027](2)本技术通的可拆卸提手通过连接固定槽固定,拆卸安装方式简单,替换过程速度较快,能够为本技术提供足够的移动方式。
[0028](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包括储能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所述储能电池组位于所述支撑框架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下方设有充电基站,所述支撑框架与充电基站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设有可拆卸提手(2),所述可拆卸提手(2)与支撑框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储能电池组与所述支撑框架可拆卸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若干根边柱(5),在所述边柱(5)上设有顶层板(6),所述顶层板(6)的下方设有承重间隔板(8),所述承重间隔板(8)的下方设有连接底座(10);所述顶层板(6)与承重间隔板(8)之间设有若干个上层储能电池(7),所述上层储能电池(7)与承重间隔板(8)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承重间隔板(8)与所述连接底座(10)之间设有若干个下层储能电池(9),所述下层储能电池(9)与所述连接底座(1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移动电力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板(6)的上表面设有若干根连接固定槽(4),所述可拆卸提手(2)能够嵌入并固定于所述连接固定槽(4)内。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建张雅荣成天琼奚睿李冰蕊刘志昆张清源伍倩王金凤杨维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