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48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包括:第一减震管,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震弯位;消音部件,其与所述第一减震管连接;第二减震管,其与所述消音部件连接,且所述第二减震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减震弯位。通过采用第一减震管、消音部件、述第二减震管、缓冲结和缓冲器,对喷气管路进行充分降震和降噪;其中气体进入补气管路时,首先经过缓冲器进行缓冲,后再通过缓冲结进行缓冲,然后依次进入到第二减震管、消音部件和第二减震管进行减震和消音,其解决了压缩机工作时补气管路振动剧烈和产生噪声的技术问题,使补气管路使用寿命更长。补气管路使用寿命更长。补气管路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喷气管路
,尤其涉及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喷气增焓压缩机是谷轮提出,广泛用在涡旋式压缩机上,2013年应美芝突破了结构的限制,喷气增焓也应用在旋转式压缩机上。喷气增焓压缩机是采用两级节流中间喷气技术,采用闪蒸器进行气液分离,实现增焓效果。它通过中低压时边压缩边喷气混合冷却,然后高压时正常压缩,提高压缩机排气量,达到低温环境下提升制热能力的目的。
[0003]现有的喷气增焓压缩机运行过程中补气管内会形成间隙性的喷气过程,产生强烈的气压震动,现有的补气管路系统一般管径小、管路柔性大、结构强度低,导致压缩机工作时补气管路振动剧烈,产生噪声,且影响使用寿命。
[0004]申请号为CN202220846229.7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变频补气压缩机的补气管路减震装置包括压缩机、消音部件、固定支架、补气管、出气管和吸气管;所述消音部件的进气口和补气管连接,消音部件的出气管和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压缩机的补气口设置在压缩机的上侧,消音部件采用轴向进气、侧向出气的方式;消音部件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压缩机上,吸气管安装在压缩机的上侧,吸气管固定在固定支架上。
[0005]上述中的补气管路减震装置中仅通过消音部件来进行减震,在实际运用中,减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包括:
[0008]第一减震管,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震弯位;
[0009]消音部件,其与所述第一减震管连接;
[0010]第二减震管,其与所述消音部件连接,且所述第二减震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减震弯位。
[0011]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气体经过所述第一减震管后经过所述第一减震弯位对喷气管路进行减震,再经过所述消音部件对喷气管路进行消音和减震处理,然后进入所述第二减震管内,最后经过所述第二减震弯位对喷气管路进行减震;通过所述第一减震管、所述消音部件和所述第二减震管对喷气管路进行减震并消音,可使喷气管路大幅减小震动和噪声,并延长了管路使用寿命。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弯位和所述第二减震弯位均设置有两个。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管上的两相邻减震弯
位相对设置,且两相邻减震弯位之间通过第一直管连接;所述第二减震管的两相邻减震弯位相对设置,且两相邻减震弯位之间通过第二直管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管与所述第二直管竖直设置且其长度均大于设定值。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设定值为150mm。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消音部件水平放置;所述消音部件上的出气口和进气口朝向相互垂直,且所述消音部件上的出气口垂直朝下。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震管与所述第一减震管上的所述减震弯位均为圆弧形结构。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还包括:
[0019]缓冲结,其与所述第二减震管连接;
[0020]缓冲器,其与所述缓冲结连接。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缓冲结为中空结构且呈圆柱形;所述缓冲结上的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所述缓冲结中部的缓冲仓的横截面积。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缓冲器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缓冲器的同一端且朝向相同。
[00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第一减震管、消音部件、述第二减震管、缓冲结和缓冲器,对喷气管路进行充分降震和降噪;其中气体进入补气管路时,首先经过缓冲器进行缓冲,后再通过缓冲结进行缓冲,然后依次进入到第二减震管、消音部件和第二减震管进行减震和消音,其解决了压缩机工作时补气管路振动剧烈和产生噪声的技术问题,使补气管路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减震管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减震管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器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消音部件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缓冲结示意图。
[0030]上述附图中:1、压缩机;2、第一减震管;3、消音部件;4、第二减震管;5、缓冲结;6、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2]如图1至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包括:
[0033]第一减震管2,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震弯位;所述第一减震管2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其硬度较强,当气体经过所述第一减震管2时不容易震动,进一步降低了所述第一减震管2所产生的噪声和震动。
[0034]消音部件3,其与所述第一减震管2连接;所述消音部件3在本实施例中为T型消音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减震管2固定在压缩机顶部,所述第一减震管2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处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防止所述第一减震管2移动,若在使用时所述消音部件3的质量比较大,所述第一减震管2不能完全支撑住所述消音部件3,可在所述压缩机底部安装一个简易的固定架对所述消音部件3进行支撑,防止震动较大时所述消音部件3掉落。
[0035]第二减震管4,其与所述消音部件3连接,且所述第二减震管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减震弯位。所述第二减震管4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其硬度较强,当气体经过所述第二减震管4时喷气管路不容易震动,进一步降低了所述第二减震管4对喷气管路所产生的噪声和震动。
[0036]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一减震管2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头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减震管2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头与所述消音部件3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消音部件3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减震管4的出气口连接,气体通过所述第二减震管4的进气口进入;气体经过所述第一减震管2后经过所述第一减震弯位对喷气管路进行减震,再经过所述消音部件3再次对喷气管路进行消音减震处理,然后进入所述第二减震管4内,最后经过所述第二减震弯位对喷气管路进行减震;通过所述第一减震管2、所述消音部件3和所述第二减震管4进行减震并消音,可使喷气管路大幅减小震动和噪声,并延长了管路使用寿命。
[003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弯位和所述第二减震弯位均设置有两个。
[0038]作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震管(2),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震弯位;消音部件(3),其与所述第一减震管(2)连接;第二减震管(4),其与所述消音部件(3)连接,且所述第二减震管(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减震弯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弯位和所述第二减震弯位均设置有两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管(2)上的两相邻减震弯位相对设置,且两相邻减震弯位之间通过第一直管连接;所述第二减震管(4)的两相邻减震弯位相对设置,且两相邻减震弯位之间通过第二直管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与所述第二直管竖直设置且其长度均大于设定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喷气增焓变频压缩机喷气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值为150mm。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培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