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结构件用高强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
,特别针对车身结构件用高强度铝合金板材成本较高,室温冲压成形性能较低等问题,以及汽车领域对低成本高强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车身结构用低成本高强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其可以有效调控和利用铝合金内沉淀相、原生富铁相尺寸和分布,并对合金组织和性能产生积极影响。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汽车轻量化逐渐成为汽车工业重要的发展趋势。铝合金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性好、比强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其应用于汽车领域不仅可以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而且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被认为是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5xxx系列铝合金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成形性,但冲压后的表面质量较差,常被应用于制造汽车的内覆盖件。6xxx系列铝合金的强度高、塑性好、烘烤硬化性能好,常被用作汽车外覆盖件。7xxx系列铝合金(即Al
‑
Zn
‑
Mg
‑
Cu合金)具有超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结构件用高强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为Al
‑
Zn
‑
Mg
‑
Cu
‑
Fe系合金,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Zn:5.8~11.0wt%,Mg:1.3~2.0wt%,Cu:1.3~2.0wt%,Fe:0.15~0.4wt%,Mn:0.05~0.3wt%,Ni:0.01~0.12wt%,Ti:0.05~0.2wt%,B<0.01wt%,Si<0.01wt%,余量为Al。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结构件高强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Al
‑
Zn
‑
Mg
‑
Cu
‑
Fe系合金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Zn:6.0~10.8wt%,Mg:1.4~1.9wt%,Cu:1.4~1.9wt%,Fe:0.2~0.4wt%,Mn:0.08~0.3wt%,Ni:0.03~0.1wt%,Ti:0.08~0.2wt%,B<0.01wt%,Si<0.01wt%,余量为Al。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汽车结构件用高强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1)利用回收铝或普铝配制汽车用低成本高强高成形性Al
‑
Zn
‑
Mg
‑
Cu
‑
Fe系合金,然后在非真空下利用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频感应炉内熔炼合金,并将其浇铸在水冷钢模具内,控制冷却速率大于100℃/min使得合金晶粒尺寸、溶质元素、沉淀相和原生富铁相分布满足后续调控要求;(2)根据铸态组织,对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升降温速率控制在20~45℃/h范围内,温度控制在420~475℃,时间15~30h,使得合金晶粒尺寸、溶质元素、沉淀相和原生富铁相耦合分布特征得到更好调控;(3)随后对均匀化处理的合金首先进行低温预热处理,温度低于420℃,升温速率低于40℃/min,然后将低温预热处理的铸锭进一步快速升温至430~460℃,升温速率大于20℃/min,然后对其进行热轧变形处理,热轧变形量85~96%;(4)随后顺序进行30~50%的一次冷轧变形+400~460℃/0.5~3h中间退火处理+40~60%二次冷轧处理,使得合金基体内Mg
‑
Zn沉淀相、原生富铁相呈合理的耦合分布特征;(5)随后进行控制升降温速率的短时固溶处理,升温速率大于80℃/s,固溶温度450~475℃/2~25min,随后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试样从固溶处理温度以大于100℃/s的降温速率淬火冷却到室温;(6)将淬火态试样在1min内转移到时效炉内进行双级等温预时效处理,第一级时效:90~140℃,时间40~100min,第二级时效:温度15~50℃,时间1440~10080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结构件用高强高成形性铝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非真空下利用中频感应熔炼合金工艺为:首先将回收铝或普铝全部加入坩埚并熔化,温度控制在780~880℃,然后分别添加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星,庄林忠,吴长旻,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启智浦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