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35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机构,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传动连杆、安装壳体、齿轮组和升降件,所述齿轮组设置在安装壳体内,所述传动连杆传动连接至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转动设置在安装壳体内,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连杆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上设置是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内侧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升降件安装在升降套内,且升降件上设置有与螺纹槽相互契合的外螺纹。工作人员可以在设备外部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内部的装置进行升降调整。控制内部的装置进行升降调整。控制内部的装置进行升降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设备
,具体为一种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升降机构是用于控制设备或者产品进行升降动作,在一些工厂内的加工设备中需要对内部结构进行升降调节,例如夹持机构是需要跟随所需夹持的产品的高度进行设置的,但是由于设备中的夹持机构长处于机箱内部,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将机箱打开后才能进行调节,十分不便,并且机箱打开后会导致外部灰尘的渗入,调节过程中甚至可能会误触其他结构导致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方案:
[0005]一种升降机构,包括传动连杆、安装壳体、齿轮组和升降件,所述齿轮组设置在安装壳体内,所述传动连杆传动连接至齿轮组,
[0006]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转动设置在安装壳体内,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连杆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上设置是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内侧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升降件安装在升降套内,且升降件上设置有与螺纹槽相互契合的外螺纹。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三齿轮的直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为1:2~1:5,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传动比为4:5~4:8。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万向联轴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至第一齿轮的上端面,所述万向联轴器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升降件的存放腔。
[0011]进一步的,安装壳体上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升降套的外围设置一圈限位槽,所述限位螺杆插设在限位槽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体的上端设置用于对齿轮组进行罩盖的防护罩。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为1:2、1:3、1:4或者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传动比为4:5、4:6、4:7或者4:8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5]其一:本技术通过旋转手柄带动第一连杆、万向联轴器和第二连杆进行旋转,通过第二连杆驱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齿轮将输入的动力进行减速后传递至第三齿轮处,此时第三齿轮进行旋转,第三齿轮上的升降套与升降件相互配合来控制升降件带动设
备进行升降动作,以此便能够在机箱外部对升降件进行升降控制。
[0016]其二,本技术中,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三齿轮的直径,通过直径较小的第一齿轮传动直径较大的第二齿轮,从而能够实现减速省力的效果,进一步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旋转进行再次减速省力,以便于在后续升降套与升降件相互配合实现稳定升降的情况,同时也能增加工作人员对升降件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升降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升降机构的剖视图;
[0021]图5为齿轮组处的布设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传动连杆1,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万向联轴器13,安装壳体2,存放腔21,限位螺杆22,齿轮组3,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3,升降套34,升降件4,防护罩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附图所示,一种升降机构,包括传动连杆1、安装壳体2、齿轮组3和升降件4,所述齿轮组3设置在安装壳体2内,所述传动连杆1传动连接至齿轮组3;
[0024]所述传动连杆1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和万向联轴器13,所述第二连杆12固定连接至齿轮组3的上端面,所述万向联轴器13设置在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之间,使用时可以在第一连杆11上设置控制手柄,通过旋转控制手柄能够驱动第一连杆11进行旋转,在万向联轴器13的作用下将第一连杆11的动力传递至第二连杆12,通过第二连杆12能够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3中;
[0025]所述安装壳体2用于对齿轮组3进行安装,所述安装壳体2的上端设置用于对齿轮组3进行罩盖的防护罩5,通过防护罩5能够对处于安装壳体2内的齿轮组3进行保护,防止杂物嵌入齿轮之间造成卡止,齿轮组3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均转动设置在安装壳体2内,且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相互啮合,安装壳体2中靠近第三齿轮3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螺杆22,所述升降套34的外围设置一圈限位槽,所述限位螺杆22插设在限位槽内,通过设置的限位螺杆22能够对第三齿轮33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三齿轮33在旋转过程中从安装壳体2内脱落,所述第二连杆12传动连接至第一齿轮31,通过传动连杆1能够将动力传递至第一齿轮31上,通过第一齿轮31将动力传递至第二齿轮32,通过第二齿轮32将动力传递至第三齿轮33,所述传动连杆1与第一齿轮31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3上设置是有升降套34,所述升降套34内侧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升降件4安装在升降套34内,且升降件4上设置有与螺纹槽相互契合的外螺纹,在布设过程中升降件4固定连接至所需控制升降的设备,此时升降件4可以进行上下移动,无法进行左右旋转,当第三齿轮33正转或者反转时第三齿轮33上的升降套34与升降件4相互配合来控制升降件4进行上升或者下降,在安装壳体2上设
置有用于容纳升降件4的存放腔21,在设备的调节过程中升降件4穿过升降套34的下部分处于存放腔21内,从而防止升降件4内部螺纹受损;
[0026]所述第一齿轮31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32的直径,所述第二齿轮32的直径小于第三齿轮33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的传动比为1:2~1:5,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的传动比为1:2、1:3、1:4或者1:5,所述第二齿轮32与第三齿轮33的传动比为4:5~4:8,所述第二齿轮32与第三齿轮33的传动比为4:5、4:6、4:7或者4:8,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驱动传动连杆1将动力首先传递至第一齿轮31,通过直径较小的第一齿轮31传动直径较大的第二齿轮32,从而能够实现减速省力的效果,进一步通过第二齿轮32带动第三齿轮33旋转进行再次减速省力,以便于在后续升降套34与升降件4相互配合实现稳定升降的情况,同时也能增加工作人员对升降件4的控制精度;
[0027]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之间的传力比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进行适当的调整。
[0028]本申请在布设过程中,将传动连杆1、安装壳体2、齿轮组3和升降件4均布设在设备内部,将传动连杆1的一端从设备内部伸出,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连杆(1)、安装壳体(2)、齿轮组(3)和升降件(4),所述齿轮组(3)设置在安装壳体(2)内,所述传动连杆(1)传动连接至齿轮组(3),所述齿轮组(3)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均转动设置在安装壳体(2)内,且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连杆(1)与第一齿轮(31)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3)上设置是有升降套(34),所述升降套(34)内侧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升降件(4)安装在升降套(34)内,且升降件(4)上设置有与螺纹槽相互契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齿轮(31)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32)的直径,所述第二齿轮(32)的直径小于第三齿轮(33)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的传动比为1:2~1:5,所述第二齿轮(32)与第三齿轮(33)的传动比为4:5~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映帅刘虎郭云飞范生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