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231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器、颗粒捕集器、混合器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器,所述混合器包括混合筒和引流板,所述混合筒的内部形成混合腔;所述混合筒的后侧具有向内凹进的后进气部位,所述后进气部位的两侧为对称的弧形筒壁,所述后进气部位设有后进气孔,两个所述弧形筒壁分别设有左进气孔和右进气孔;所述引流板呈弧形并位于所述后进气孔的后侧,所述引流板与所述混合筒之间形成从前侧分左右通向所述左进气孔、右进气孔以及后进气孔的弧形通道。该装置可以使还原剂与废气充分混合、蒸发分解,并提高混合均匀性及抗结晶性能。并提高混合均匀性及抗结晶性能。并提高混合均匀性及抗结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
,尤其是柴油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尾气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SCR(即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向排气中喷射燃油或者添加其他还原剂,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促进还原剂与NOx反应,同时抑制还原剂被排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实际中,选择尿素作为还原剂的应用较多。
[0003]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尿素雾化不良、混合不均匀或者分解不充分,导致喷射的尿素液滴不能实时转化为NH3,而是生成副产物,导致还原反应不稳定,从而影响到NOx排放的一致性和转化效率。
[0004]尿素沉积物根据形成过程可分为尿素结晶和尿素结石,尿素结晶是由于尿素溶液中的水分流失导致尿素溶液过饱和尿素析出产生的,是物理反应过程的产物,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继续分解;而尿素结石是由于尿素分解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生的副产物所致,属于化学反应产物,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分解。
[0005]由于尿素液滴质量比气体大得多,因此在气流流动滞止区存留下来形成的结晶,如果不能及时完全分解,则会以此为原核不断生长,由于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器(10)、颗粒捕集器(20)、混合器(30)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器(4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30)包括混合筒(31)和引流板(32),所述混合筒(31)的内部形成混合腔;所述混合筒(31)的后侧具有向内凹进的后进气部位(311),所述后进气部位(311)的两侧为对称的弧形筒壁(312),所述后进气部位(311)设有后进气孔(313),两个所述弧形筒壁(312)分别设有左进气孔(314)和右进气孔(315);所述引流板(32)呈弧形并位于所述后进气孔(313)的后侧,所述引流板(32)与所述混合筒(31)之间形成从前侧分左右通向所述左进气孔(314)、右进气孔(315)以及后进气孔(313)的弧形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31)的前侧设有前进气孔(3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31)和所述引流板(32)的底部设有空心隔板(35),所述空心隔板(35)的下方设有导流板(33),所述导流板(33)具有向气流来气方向拱起的弧形部位(331)和位于所述弧形部位两侧的侧翼部位(3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32)的后侧布置有均流板(34),所述均流板(34)上设有Y形整流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34)呈圆形,所述Y形整流结构包括位于中央的Y形非导通区域(341),所述Y形非导通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郑茜张成龙韩笑赵红兵薛裕丹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