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30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床,包括护理床和供热设备。护理床内排布有散热水管;供热设备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行程机构、外管、内管、热水箱,外管顶部封闭设置,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四个腔室,第一腔室通过软管与散热水管连通,散热水管另一端通过回流管连通热水箱,内管设于在第四腔室内,且外管与内管上下滑动配合,第一腔室、第三腔室的内径小于第二腔室、第四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的连通处、内管顶部管口均设有球体,内管底部与热水箱连通,行程机构用于上下移动外管。可以给护理床供暖,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病床。

技术介绍

[0002]在天气寒冷时,为了患者更好的康复,或防止患者因环境温度低而导致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医院病房需要采取一些升温措施,其一是开空调或暖气,但这种方式都需要保持门窗紧闭,对于患者,尤其是呼吸疾病的患者来说,密封的环境无法保证空气流动,不利于其身体康复;其二是增厚被褥,但厚被褥覆盖在患者身上,可能加重呼吸疾病;其三是电褥子,这些一般是患者家属自备,但电褥子不适合长时间使用,具有安全隐患。结合这些问题,设计一款具有升温效果的病床,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病床,可以给护理床供暖,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0005]一种病床,包括护理床和供热设备。
[0006]护理床内排布有散热水管;
[0007]供热设备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行程机构、外管、内管、热水箱,外管顶部封闭设置,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四个腔室,第一腔室通过软管与散热水管连通,散热水管另一端通过回流管连通热水箱,内管设于在第四腔室内,且外管与内管上下滑动配合,第一腔室、第三腔室的内径小于第二腔室、第四腔室,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的连通处、内管顶部管口均设有球体,内管底部与热水箱连通,行程机构用于上下移动外管。
[0008]进一步的,供热设备设于箱体内,箱体位于护理床床头,箱体左右两侧开口设置,用于放置医疗辅助设备,箱体左右两侧顶部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的外端与外界连通,装配槽处用于放置输液杆。
[0009]进一步的,行程机构包括转动电机、柱形转动块,转动电机设于支撑板,转动电机底部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后连接柱形转动块,柱形转动块底部设有凹槽,柱形转动块侧壁底部设置为四段,依次为高位段、过渡段、低位段和过渡段,高位段的高度大于低位段,外管顶部紧贴柱形转动块侧壁底部,转动电机转动时,使外管依次经过柱形转动块侧壁底部四段。
[0010]进一步的,供热设备还包括调节件,调节件包括弹簧和多个导向杆,外管底部设有外沿板,导向杆贯穿外沿板后螺纹连接热水箱,且外沿板与导向杆上下滑动配合,弹簧设于内管外周,且位于外沿板和热水箱之间。
[0011]进一步的,护理床左右两侧设有一段通槽,通槽内侧与散热水管所在空间连通,通槽处覆盖有加热板,加热板内壁设有扩充槽,加热板用于加热输液管。
[0012]进一步的,加热板顶部设有管槽和若干个限位槽,管槽沿护理床长度方向,限位槽
垂直连接管槽,限位槽朝向护理床内部设置,管槽、限位槽内用于放置输液管。
[0013]进一步的,加热板底部设有卡块,护理床相应位置设有卡槽,卡块设于卡槽内,且卡块与卡槽滑动配合。
[0014]进一步的,散热水管蛇形排布于护理床内,散热水管与软管的连接处位于护理床床头,散热水管与回流管的连接处位于护理床床尾。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需要对病床进行升温时,开启转动电机的开关即可,通过转动电机和调节件的配合实现外管的上下移动,外管相对内管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因为球体的开关作用,使热水箱的热水依次流入第四腔室、第三腔室、第二腔室、第一腔室,最后使热水流入散热水管给护理床供暖,散热水管内的水又通过回流管流回热水箱,有利于水的循环利用。
[0017]2、另外,在护理床的侧边还设有加热板,加热板顶部设有管槽和限位槽,加热板内壁与散热水管所在空间连通,所以加热板不仅便于整理、固定输液管,还可以给输液管加热,从而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0018]3、同一个病房一般有2~5个患者,每一个患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开启转动电机开关;在使用具有升温功能的病床时,病房的门窗可以打开进行空气流动,病房不再是相对密封的环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结构图;
[0020]图2为实施例的供热设备外部结构图;
[0021]图3为实施例的外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的供热设备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实施例的护理装置侧视图;
[0024]图6为实施例的散热水管结构图;
[0025]图7为实施例的加热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病床,包括护理床1和供热设备2。
[0027]具体的,如图6所示,护理床1内排布有散热水管11,且从床头至床尾蛇形排布。
[0028]具体的,如图2、图6所示,供热设备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行程机构21、外管22、内管23、热水箱24,外管22底部开口,顶部不开口,如图3所示,外管22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四个腔室,如图4所示,内管23设于在第四腔室224内,且外管22与内管23上下滑动配合,第一腔室221、第三腔室223的内径小于第二腔室222、第四腔室224,第二腔室222与第三腔室223的连通处、内管23顶部管口均设有球体25,球体25起到开关的作用,内管23底部从第四腔室224中延伸出来后与热水箱24连通,如图5所示,第一腔室221通过软管13与散热水管11连通,软管13位于护理床1床头,散热水管11另一端通过回流管12连通热水箱24,回流管12位于护理床1床尾。
[0029]具体的,行程机构21用于上下移动外管22,也就是说,热水箱24用于给水加热,外管22往上移动时,第四腔室224顶端的空间扩大,压力减小,热水箱24的热水冲开第一个球
体25,通过内管23流入第四腔室224、第三腔室223;当外管22下移时,第一个球体25封闭内管23,热水冲开第二个球体25后流入第二腔室222、第一腔室221,然后流入散热水管11内,给护理床1提供热量;散热水管11内的水最后又通过回流管12流回热水箱24,有利于水的循环利用。
[0030]更具体的,行程机构21包括转动电机211、柱形转动块212,转动电机211设于支撑板32,转动电机211底部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32后连接柱形转动块212,柱形转动块212底部设有凹槽213,柱形转动块212侧壁底部设置为四段,依次为高位段、过渡段、低位段和过渡段,两个过渡段对称设置,高位段的高度大于低位段,也就是说,柱形转动块212侧壁底部高低不平,外管22顶部紧贴柱形转动块212侧壁底部。
[0031]更具体的,调节件26包括弹簧261和多个导向杆262,外管22底部设有外沿板225,导向杆262贯穿外沿板225后螺纹连接热水箱24,且外沿板225与导向杆262上下滑动配合,弹簧261设于内管23外周,且位于外沿板225和热水箱24之间。
[0032]当转动电机211转动时,带动柱形转动块212转动,再加上调节件26的配合,可以使外管22依次经过柱形转动块212侧壁底部四段,从而达到上下移动外管22的目的。
[0033]更具体的,供热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1)和供热设备(2);护理床(1)内排布有散热水管(11);供热设备(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行程机构(21)、外管(22)、内管(23)、热水箱(24),外管(22)顶部封闭设置,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四个腔室,第一腔室(221)通过软管(13)与散热水管(11)连通,散热水管(11)另一端通过回流管(12)连通热水箱(24),内管(23)设于在第四腔室(224)内,且外管(22)与内管(23)上下滑动配合,第一腔室(221)、第三腔室(223)的内径小于第二腔室(222)、第四腔室(224),第二腔室(222)与第三腔室(223)的连通处、内管(23)顶部管口均设有球体(25),内管(23)底部与热水箱(24)连通,行程机构(21)用于上下移动外管(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供热设备(2)设于箱体(3)内,箱体(3)位于护理床(1)床头,箱体(3)左右两侧开口设置,用于放置医疗辅助设备,箱体(3)左右两侧顶部设有装配槽(31),装配槽(31)的外端与外界连通,装配槽(31)处用于放置输液杆(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行程机构(21)包括转动电机(211)、柱形转动块(212),转动电机(211)设于支撑板(32),转动电机(211)底部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32)后连接柱形转动块(212),柱形转动块(212)底部设有凹槽(213),柱形转动块(212)侧壁底部设置为四段,依次为高位段、过渡段、低位段和过渡段,高位段的高度大于低位段,外管(22)顶部紧贴柱形转动块(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雯李红霞苏莉施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