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30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曳引式电梯领域,涉及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轿厢、曳引机、左对重、右对重、导轮组、导轮三和导轮四,所述左对重与右对重滑动设置于轿厢两侧,所述曳引机设置于轿厢上端,所述曳引机上设有与轿厢连接的导绳一与导绳二,所述导绳一依次连接导轮组三与左对重,所述导绳二依次连接导轮组、导轮三、导轮四与右对重;对重左右对称布置,美观且特别适用于观光梯;当电梯井道顶层小或地坑尺寸小时采用本设计不会影响开门尺寸,能够做到轿厢面积最大化。能够做到轿厢面积最大化。能够做到轿厢面积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曳引式电梯领域,涉及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

技术介绍

[0002]电梯对重是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平衡轿厢的重量。目前市场上的曳引式电梯都是一个对重,如果单个对重且是侧对重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是侧对重,轿厢位置不在井道中心位置上,不美观,特别是观光电梯;2、对于顶层高度小,地坑小的电梯,由于对重有重量要求,采用单对重的话只能增加对重块的宽度,这样不利于轿厢尺寸与与开门尺寸的设计,使得轿厢尺寸与开门尺寸宽度减小。
[0003]专利号为CN201010203883.8,公开了一种单井道内双轿厢互为对重的曳引式电梯,包括竖直的电梯井、曳引绳、由曳引机驱动的曳引轮和由曳引绳牵引的轿厢,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梯井分为等距轿厢行程的高区井和低区井,所述的轿厢有两个,分别为高区轿厢和低区轿厢且互为对重,所述的曳引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高区井和低区井的上端,中间绕于曳引轮,在高区井和低区井的部分曳引绳上均悬挂反绳轮,高区轿厢和低区轿厢分别吊置在反绳轮上。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井道空间,同时由于两个轿厢彼此充当对方的对重,从而合理地利用了对重关系,达到了一个井道内两个轿厢同时运行的效果。
[0004]上述单井道内双轿厢互为对重的曳引式电梯中的两个对重竖向排列设置,均设置于单侧,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包括:轿厢、曳引机、左对重、右对重、导轮组、导轮三和导轮四,所述左对重与右对重滑动设置于轿厢两侧,所述曳引机设置于轿厢上端,所述曳引机上设有与轿厢连接的导绳一与导绳二,所述导绳一依次连接导轮组三与左对重,所述导绳二依次连接导轮组、导轮三、导轮四与右对重。
[000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曳引机上设有轮槽一、轮槽二、轮槽三和轮槽四,所述导轮组包括导轮一和导轮二,所述导轮一和导轮二包括四组同轴转动的传动轮一,所述导轮三和导轮四包括两组同轴转动的传动轮二。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轿厢两侧设有对重导轨,所述左对重与右对重均滑动设置于对重导轨内。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对重导轨设置有三组,其中两组所述对重导轨上下对称设置,剩余一组所述对重导轨设置于左对重或右对重的内侧。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曳引机下端设有轮座,所述导轮组、导轮三和导轮四设置于轮座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的有益效果:
[0012]轿厢的两组导绳一分别通过曳引机的轮槽二与轮槽三,再依次分别通过导轮一和导轮二的中部两组传动轮一,链接左对重;轿厢的两组导绳二分别通过曳引机的轮槽一与轮槽四,再依次分别通过导轮一和导轮二的外侧两组传动轮一,再依次分别通过导轮三和导轮四的两组传动轮二,链接右对重;对重左右对称布置,美观且特别适用于观光梯;当电梯井道顶层小或地坑尺寸小时采用本设计不会影响开门尺寸,能够做到轿厢面积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左对重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右对重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现有技术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现有技术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轿厢,2

曳引机,21

导绳一,22

导绳二,23

轮座,3

左对重,4

右对重,5

导轮组,51

导轮一,52

导轮二,61

轮槽一,62

轮槽二,63

轮槽三,64

轮槽四,7

导轮三,71

传动轮三,8

导轮四,81

传动轮一,82

传动轮二,9

对重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7,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包括:轿厢1、曳引机2、左对重3、右对重4、导轮组5、导轮三7和导轮四8,所述左对重3与右对重4滑动设置于轿厢两侧,所述曳引机2设置于轿厢1上端,所述曳引机2上设有与轿厢1连接的导绳一21与导绳二22,所述导绳一21依次连接导轮组5与左对重3,所述导绳二22依次连接导轮组5、导轮三7、导轮四8与右对重4。
[0026]所述曳引机2上设有轮槽一61、轮槽二62、轮槽三63和轮槽四64,所述导轮组5包括导轮一51和导轮二52,所述导轮一51和导轮二52包括四组同轴转动的传动轮一81,所述导轮三7和导轮四8包括两组同轴转动的传动轮二82。
[0027]本技术的使用原理:
[0028]轿厢的两组导绳一21分别通过曳引机2的轮槽二62与轮槽三63,再依次分别通过导轮一51和导轮二52的中部两组传动轮一81,链接左对重3,如图4所示;
[0029]轿厢的两组导绳二22分别通过曳引机2的轮槽一61与轮槽四64,再依次分别通过导轮一51和导轮二52的外侧两组传动轮一81,再依次分别通过导轮三7和导轮四8的两组传动轮二82,链接右对重4,如图5所示;
[0030]图4和图5中曳引机曳引比是1:1,如选用2:1的曳引机则在轿厢和对重上再加一个导向轮。
[0031]对重左右对称布置,美观且特别适用于观光梯;当电梯井道顶层小或地坑尺寸小时采用本设计不会影响开门尺寸,能够做到轿厢面积最大化。
[003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轿厢1两侧设有对重导轨9,所述左对重3与右对重4均滑动设置于对重导轨9内,所述对重导轨9设置有三组,其中两组所述对重导轨9上下对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曳引机、左对重、右对重、导轮组、导轮三和导轮四,所述左对重与右对重滑动设置于轿厢两侧,所述曳引机设置于轿厢上端,所述曳引机上设有与轿厢连接的导绳一与导绳二,所述导绳一依次连接导轮组三与左对重,所述导绳二依次连接导轮组、导轮三、导轮四与右对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对重曳引式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上设有轮槽一、轮槽二、轮槽三和轮槽四,所述导轮组包括导轮一和导轮二,所述导轮一和导轮二包括四组同轴转动的传动轮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林任世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沃快速浙江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