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解平专利>正文

铰链式衔铁结构的点阵针式打印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27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铰链式衔铁结构的点阵针式打印头的结构里面,一个衔铁(4)对应着来自打印针前腔(9)里的一根打印针(1),及来自线圈支架(14)里的一个电磁线圈(3)及铁心(3a,3b)。为了改善独立衔铁(4)及其支承的运作系统,所有衔铁(4)被一个特殊形状的金属片(19,19a)将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以组成一个组件(4,19)。这样的一个组件(4,19)是通过分布在打印针前腔(9)圆周位置上的几个定位齿(25)来居中的,同时,这也使得该组件(4,19)与线圈支架(14)同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应用于包含有铰链式衔铁结构的点阵针式打印头,包括一个与打印针一一 对应的电磁线圈衔铁系统,同时,该衔铁系统又对应着一个打印针前腔,电磁线圈组及磁轭 组又各自地对应着一个可以与打印针前腔连接在一起的线圈支持支架。
技术介绍
传统上的铰链式衔铁系统通常是由几个部件制成,其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安装过程 及部件的工作精确性及可靠性。传统的铰链式衔铁系统,衔铁被做成独立的一个部件且被 独立的安装。每个衔铁要求有自己的独立支承,可以让其有精确的摆动动作而尽可能地出 现微小的误差。打印针前腔的支撑面是其一个支承,在相反方向,磁轭组的表面在一个非常 精确的距离形成另一个支承。支承是由梯级或重叠的突出结构在侧面形成的,这是为了预 防衔铁在摆动动作中产成横向位移。这样的一个系统,在分别对应一根打印针的电磁线圈衔铁系统的数量逐渐增多的 时候就会产生问题。这是在考虑到7针,9针,18针,甚至24针系统的背景下,打印针的数 量不断增加,如果打印头的外围尺寸需要避免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会产生空间的分配问题。独立成产出来的衔铁,其外形及特性不可能完全一样。同样地,每一个支承也不可 能完全一样。这样,去比较支承与衔铁的偏差而选出适合的一对的工作就变得沉重而耗时 从而使其变得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1.该专利技术的目的这个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改善包含有铰链式衔铁结构的点阵针式打印头中的铰 链式衔铁运作系统及其支承的运作系统。该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给点阵针式打印头的衔铁排列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及精确 性。这个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给磁性点阵针式打印头在衔铁位置上提供了非常高的 角度准确性。这个专利技术的这些或其他的一些目的及优势会在及后的描述中阐述清楚。2.该专利技术的简述这个专利技术给点阵针式打印头提供了一个铰链式衔铁结构。一个可与打印针前腔连 接的线圈支架。一组充分的分布在圆周周围的电磁线圈对应着一个线圈支架。一组磁轭对 应着这组电磁线圈的同时又对应着一个线圈支架。众多定位齿散布在打印针前腔的圆周 上。一组铰链式衔铁对应着一组电磁线圈及一个打印针前腔。该组衔铁中的所有衔铁被一 个特殊形状的金属片将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组成一个组件,在工作状态,每一个衔铁都 与其他衔铁保持联系。这个带有特殊形状金属片的衔铁组件通过众多分布在打印针前腔圆 周上的定位齿中的几个而保持居中。这些定位齿同时也使得上述衔铁组及特殊形状的金属片构成的组件与线圈支架同轴。同时,一组打印针附着在该组衔铁上对应着一组电磁线圈。使得衔铁组及金属片构成的组件与打印针前腔同轴的这些定位齿,同时也使得该组件与线圈支架同轴。这些定位齿会与磁轭组的平面接头面接触而构成一个对定位齿的支 撑面。衔铁组与金属片组成的组件会以平整金属片的一部分暂时固定在磁轭组的一个 平整金属接合面上。根据这个专利技术,衔铁组中的所有衔铁被一个特殊形状的金属片将其紧密的连接在 一起而组成一个组件,在工作状态,每一个衔铁都与其他衔铁保持联系,这个组件是是通过 分布在打印针前腔圆周位置上的几个定位齿来居中的,同时,这些定位齿也使得该铰链式 衔铁及金属片组件与线圈支架同轴。该专利技术的一个优势是与免除独立铰链式衔铁的一些 生产过程的可行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所有衔铁都可以被看作是处在一个非常精确的位置 上,而且各个衔铁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不可改变的。现在,由铰链式衔铁与金属片组成的组件 比独立的铰链式衔铁能更容易的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另一个优势是,上述组件可以通过 定位齿固定并与打印针前腔及线圈支架中心对称。就这样,一个永久精确的支承被建立起 来了。基本上,只要3个分布在圆周上的定位齿就足以使这个衔铁与金属片组成的组件置 于中心位置。根据该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定位齿使得铰链式衔铁组件与打印针前腔同轴的同 时又与线圈支架同轴。因此,这种结构支要求一种类型的定位齿。另外,中心位置的精确度因为定位齿得到来自磁轭平面接头表面的直接支撑而大 大的提高了。定位齿存在的另一个特别的优势体现在这个衔铁组件是否固定在磁轭组的平整 金属表面上。测试已经验证了这种来自金属表面的支持,特别是在这种组装条件下,可以得 到一个低损耗的系统。假如这样的话,铰链式衔铁在磁轭这边执行着单独的轴转运动。此 夕卜,这种轴转运动对邻近的衔铁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展示了这个专利技术的几个不同的可能的体现图.1是点阵针式打印头的一部分轴向剖面图。图.2是图1中标示为A的区域的放大的详细的剖面图,图中以剖面线A-A表明的 截面图3。图3是图1中A的侧面详细视图。图4是根据图3这个侧面视图的进一步的放大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与这个专利技术一致的是,给点阵针式打印头提供了一个拍合衔铁结构,一个分别对 应一根打印针1的电磁线圈衔铁系统2。衔铁组4对应着一个打印针前腔9,电磁线圈组3 及磁轭组3a,3b又各自地对应着一个可以与打印针前腔9连接在一起的线圈支架14。该组 衔铁中的所有衔铁4被一个特殊形状的金属片19将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组成一个组件 4,19,在工作状态,每一个衔铁都与其他衔铁保持联系。上述这个由衔铁及特殊形状金属片构成的组件4,19通过分布在打印针前腔9圆周上的几个定位齿25而保持同轴。这些定位齿25同时也使得衔铁组及特殊形状的金属片构成的组件4,19对线圈支架14同轴。使得衔铁组及金属片构成的组件4,19与打印针前腔9同轴的这些定位齿25,同时 也使得该组件4,19与线圈支架构14成同轴。这些定位齿25会与磁轭组3a,3b的平面接 头面27接触而构成一个对定位齿的支撑面25a。衔铁组与金属片组成的组件4,19会以平整金属片的一部分19a暂时固定在磁轭 组3a,3b的一个平整金属接合面27上。点阵针式打印头配备有一个分别对应一根打印针1的电磁线圈衔铁系统2。每一 根打印针1由一个电磁线圈3,磁轭3a和3b及铰链式衔铁组4驱动,为了能在记录载体5 及色带6停留的有打印支撑面7的地方,通过色带6在记录载体5上产生打印点从而形成 字符。打印针1能在一个或几个狭槽中提供,可以式7针,9针,18针,24针或更多。打印针 1是通过打印针导片8来导向的,这些打印针导片都是镶嵌在打印针前腔9上得到支撑,入 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打印针1静止地分布在如图所示的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不会 接触到色带6及记录载体5,因为打印针头Ia受到一个来自弹簧10的与各个铰链式衔铁相 反的力的限制。同时地,所有衔铁4都得到一个由弹性材料做成的缓冲胶圈11方向支撑。 这个缓冲胶圈11附着在一个单一结构的磁轭体13上,形成一个相对于磁轭组件3a,3b的 中心12。磁轭体13是线圈支架14的一部分,电磁线圈的电流连接端子也安装在这里,线圈 支架14最后被一个布满散热骨架的盖子16覆盖着。打印针前腔9与线圈支架14被一颗 螺丝17在一个固定的相对位置上固定在一起。如图S2和3所示,因应生产方法,所有衔铁已经被一块特殊形状的金属片固定在 一起。该块金属片19被一系列的焊点20固定在各个衔铁4上。图2清楚地表明了衔铁4 相对于金属片19的厚度比率。为了达到实用目的,金属片19的厚度为0.05mm。打印针前 腔9在向线圈支架14的方向形成一个外壳21。外壳21上有一条突缘22从而形成一个可 以安放用相关弹性材料做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点阵针式打印头包含以下各部分:1)一定数量的打印针;2)一个在打印过程中给上述打印针导向的打印针前腔;3)一个附着在上述打印针前腔上的线圈支架;4)一组有两个臂的磁轭,基本上在上述线圈支架中呈发散状分布;5)一组与上述磁轭组一一对应的线圈,每一个线圈缠绕着一个磁轭的一个臂;6)一定数量的衔铁,分布在上述磁轭的旁边并因此得到激励;7)每一根上述的打印针都固定地附着在一个上述的衔铁的一端;8)一定数量的定位齿呈发散状地分布在上述打印针前腔上,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9)一个环状金属片将所有的衔铁坚固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组件以消除上述衔铁的任何横向位移。10)上述分布于毗邻两个衔铁之间的定位齿使上述衔铁组成的组件准确地处于居中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解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