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27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包括内置管、括约肌切割刀和取石气囊,所述内置管的内部开设有供导向丝活动的腔体,在腔体的底端一侧连通有出口,出口开设在内置管的侧壁上,所述导向丝的外部可分别套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在第一导管的端头设有取石气囊,第一导管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导气管的空腔,所述导气管与取石气囊的内部相连通,在取石气囊的褶皱处环形阵列有耐磨固定带,每个所述耐磨固定带的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防割金属环的预留口,所述第二导管的端头连接有括约肌切割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割金属环对取石气囊起到防止割裂的作用,遇到锋利的结石时,结石的表面将与取石气囊上的防割金属环接触。石的表面将与取石气囊上的防割金属环接触。石的表面将与取石气囊上的防割金属环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结石清除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对于胰管内的结石,一般是通过取石气囊将其从胰管壁上刮下并拉出胰管,即ERCP技术,现有的取石气囊为乳胶式微型球囊,由充气管和气囊组成,气囊位于充气管的前端,插入时,先将气囊排空,再用推送器将气囊送至胰管相应部位,使气囊置于胰管内的结石前缘,然后给气囊充气,气囊呈球形,气囊周边与胰管壁接触,此时,回拉气囊,就能将附着于胰管壁的结石刮下并排出胰管外;
[0003]传统的胰管结石清除器,只适用于清除胰管内光滑的结石,但胰管结石多为锯齿形的锋利结石,尤其是体外震波碎石后的胰管碎石,气囊很容易被割破,因此无法再次使用,往往需要更换新的取石气囊,这就导致器械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该胰管结石清除器解决了体外震波碎石后的胰管碎石,气囊很容易被割破,因此无法再次使用,往往需要更换新的取石气囊的问题。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包括内置管、括约肌切割刀和取石气囊,所述内置管的内部开设有供导向丝活动的腔体,在腔体的底端一侧连通有出口,出口开设在内置管的侧壁上,所述导向丝的外部可分别套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在第一导管的端头设有取石气囊,第一导管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导气管的空腔,所述导气管与取石气囊的内部相连通,在取石气囊的褶皱处环形阵列有耐磨固定带,每个所述耐磨固定带的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防割金属环的预留口,所述第二导管的端头连接有括约肌切割刀。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管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电切丝,且电切丝的底部与绝缘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块固定安装在第二导管下端外壁开设的容纳槽中。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有两个用于限位电切丝的绝缘弹性夹块,且绝缘弹性夹块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设计。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管与括约肌切割刀的连接处外部套接有防护圈,且防护圈的本身材质为医疗硅胶。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置管、导向丝、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括约肌切割刀和取石气囊的本身材质均为不透X光线材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防割金属环对取石气囊起到防止割裂的作用,遇到锋利的结石时,结石的表面将与取石气囊上的防割金属环接触,从而保护取石气囊不会被割伤,当取石气囊膨胀后,使得多个金属环将被展开,当取石气囊与结石发
生接触时将利用防割裂金属环进行格挡,从而阻止了锋利的结石表面将取石气囊的表面划伤,造成零件损坏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导管、括约肌切割刀和电切丝和的组合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中绝缘弹性夹块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2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中内置管、套杆和托板的组合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图6中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内置管;2、导向丝;3、出口;4、第一导管;5、第二导管;6、取石气囊;7、导气管;8、耐磨固定带;9、防割金属环;10、括约肌切割刀;11、电切丝;12、绝缘块;13、绝缘弹性夹块;14、防护圈;15、辅助环;16、套杆;17、抵触杆;18、托板;19、医疗硅胶垫;20、复位弹簧;21、限位螺柱;22、螺母;23、环形硅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实施例一
[0021]根据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包括内置管1、括约肌切割刀10和取石气囊6,所述内置管1的内部开设有供导向丝2活动的腔体,在腔体的底端一侧连通有出口3,出口3开设在内置管1的侧壁上,所述导向丝2的外部可分别套接第一导管4和第二导管5,在第一导管4的端头设有取石气囊6,第一导管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导气管7的空腔,所述导气管7与取石气囊6的内部相连通,在取石气囊6的褶皱处环形阵列有耐磨固定带8,每个所述耐磨固定带8的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防割金属环9的预留口,所述第二导管5的端头连接有括约肌切割刀10,通过设置防割金属环9对取石气囊6起到防止割裂的作用,遇到锋利的结石时,结石的表面将与取石气囊6上的防割金属环9接触,从而保护取石气囊6不会被割伤,避免了气囊很容易被割破,因此无法再次使用,往往需要更换新的取石气囊6,这就导致器械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的问题。
[0022]所述第二导管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电切丝11,且电切丝11的底部与绝缘块1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块12固定安装在第二导管5下端外壁开设的容纳槽中,通过设置电切丝11,使得在进行胰管结石取出手术时,可利用电切丝11切割出病变位置出乳头内括约肌的肌肉来取石。
[0023]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有两个用于限位电切丝11的绝缘弹性夹块13,且绝缘弹性夹块1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设计,通过设置绝缘弹性夹块13在点电切丝11未进行工作时起到了收束的作用,避免了第二导管5在内置管1内部活动时电切丝11松动。
[0024]所述第二导管5与括约肌切割刀10的连接处外部套接有防护圈14,且防护圈14的本身材质为医疗硅胶,通过设置防护圈14对患者病变位置的皮肤组织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当导向线需要进行继续深入的操作时,将利用防护圈14抵触该皮肤组织的位置,避免第二导管5上的括约肌切割刀10继续与皮肤组织接触造成不必要的创面。
[0025]所述内置管1、导向丝2、第一导管4、第二导管5、括约肌切割刀10和取石气囊6的本身材质均为不透X光线材质,通过设置上述零部件的本身材质为不同X光线材质利于了医疗人员造影时知晓零部件为结石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利于手术人员对装置的零部件位置进行调整,确保了手术的精度。
[0026]使用时,将内置管1即软性内窥镜通过患者的口部经过胃和十二指肠向下进入胆管和胰腺引流处的小开口,随后导向丝2和第二导管5进入该出的乳头开口,过程中将利用第二导管5端头的括约肌切割刀10进行扩开,随后使得防护圈14抵触患处的皮肤组织,随后进入病变的胰管中,病变胰管中的位置以及结石大小可利用造影技术进行甄别,当导向丝2进入到结石位置后方式,将拉动电切丝11,使得电切丝11绷直,绷直的过程中,将利用通电的电切丝11切开乳头内括约肌周围的肌肉组织,来适配取出结石的大小,随后将第二导管5从导向丝2和内置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包括内置管(1)、括约肌切割刀(10)和取石气囊(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1)的内部开设有供导向丝(2)活动的腔体,在腔体的底端一侧连通有出口(3),出口(3)开设在内置管(1)的侧壁上,所述导向丝(2)的外部可分别套接第一导管(4)和第二导管(5),在第一导管(4)的端头设有取石气囊(6),第一导管(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导气管(7)的空腔,所述导气管(7)与取石气囊(6)的内部相连通,在取石气囊(6)的褶皱处环形阵列有耐磨固定带(8),每个所述耐磨固定带(8)的内部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防割金属环(9)的预留口,所述第二导管(5)的端头连接有括约肌切割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胰管结石清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5)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雄符艺李梅吕瑾孙婷太怡欢李城星杨胜霞黄艳梅廖静艳吉艳琼黄玲万瑞雪范全丹贾婧王蓝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