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72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4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切割部和编织部;切割部包括朝远离编织部方向依次设置的拉扭段、过渡连接段及切割段;拉扭段被配置为:当切割部受拉时,拉扭段绕编织部的轴线扭转变形并外扩,带动过渡连接段及切割段绕编织部的轴线扭转;切割段被配置为:当切割部受拉时,扭转并切割血管壁上的血栓;编织部被配置为:收集切割段切除下的血栓。切割部采用拉扭段、过渡连接段及切割段的结构设置,能够在沿血管的轴向移动过程中,发生扭转并切割血管壁上的血栓,同时向外扩张,更好的贴合血管壁,以提高对血管壁上血栓的清除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局部溶栓和机械取栓,但部分患者对抗凝或溶栓治疗存在禁忌,因此机械取栓治疗成为主要选择。
[0003]机械取栓主要包括抽吸式取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抽吸式取栓失血量较大,对亚急性和慢性血栓治疗效果欠佳,支架取栓失血量和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成本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选择。然而,对于亚急性或慢性血栓来说血栓内部纤维蛋白成分较多,若没有及时处理,随着时间延长造成纤维结缔组织大量沉积机化并与血管内壁粘连牢固。现有取栓支架采用传统菱形结构制造,置入血管内取栓时支架仅沿血管轴向移动切割血栓,无法发生扭转切割,对于粘连牢固的慢性血栓取栓效果较差。此外,现有取栓支架受拉时直径缩小,无法更好地贴壁清除血管内壁上的血栓,进一步降低了取栓效果。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仍需对现有取栓支架进行研究,进一步改善取栓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取栓支架,能够在沿血管轴向移动时,实现扭转切割,同时能够向外扩张,更好地贴合血管壁,提高对血管壁上血栓的清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能够在沿血管的轴向移动过程中,发生扭转并切割血管壁上的血栓,同时随着支架的拉伸向外扩张,更好地贴合血管壁,以提高对血管壁上血栓的清除效果。
[0006]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切割部和编织部;
[0008]切割部包括朝远离编织部方向依次设置的拉扭段、过渡连接段及切割段;
[0009]拉扭段被配置为:当切割部受拉时,拉扭段绕编织部的轴线扭转变形并外扩,带动过渡连接段及切割段绕编织部的轴线扭转;
[0010]切割段被配置为:当切割部受拉时,扭转并切割血管壁上的血栓;
[0011]编织部被配置为:收集切割段切除下的血栓。
[0012]优选的,拉扭段包括若干拉扭单元,每个拉扭单元均由单胞及环绕单胞设置的若干延伸段组成;
[0013]若干单胞环绕于编织部的轴线设置并依次阵列排布,相邻单胞之间通过延伸段相连;
[0014]过渡连接段包括若干连接杆,若干连接杆一一对应连接于拉扭段远离编织部一端的若干延伸段,连接杆远离延伸段的一端连接于切割段;
[0015]拉扭段受拉时,若干单胞及延伸段绕编织部的轴线扭转变形并外扩,带动若干连
接杆绕编织部的轴线扭转变形并外扩,以使切割段扭转并切割血管壁上的血栓。
[0016]优选的,编织部包括滤网段和tip头;
[0017]滤网段由若干编织丝相互编织形成;
[0018]拉扭段靠近滤网段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限位环,若干限位环绕滤网段的轴线呈周向均匀分布;
[0019]每两根编织丝为一组编织单元,若干编织单元一一对应于若干限位环;
[0020]每组编织单元中的两根编织丝均穿设于对应限位环,且编织丝的中段位于限位环上,编织丝的两端交汇于tip头上。
[0021]优选的,任意两根相邻编织丝之间以一压一的形式相互编织。
[0022]优选的,切割段包括两根关于编织部轴线对称且相互连接的切割丝;
[0023]每根切割丝的两端均朝靠近编织部轴线的方向弯曲,以形成弧形曲面状的切割段;
[0024]切割段一端沿编织部的轴线方向靠近编织部设置,切割段的另一端沿编织部的轴线方向远离编织部设置。
[0025]优选的,切割段远离编织部的一端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用于连接导管。
[0026]优选的,切割丝的筋宽大于连接杆的筋宽及拉扭单元的筋宽。
[0027]优选的,拉扭段的构型可以为左右对称型拉扭结构、中心对称型拉扭结构或双向扭转结构。
[0028]优选的,切割部的材质为NiTi形状记忆合金。
[0029]优选的,编织丝的材质为NiTi形状记忆合金。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31]1、切割部采用拉扭段、过渡连接段及切割段的结构设置,取栓过程中,拉扭段能够通过拉力发生扭转变形并且外扩,带动过渡连接段及切割段扭转变形并外扩,通过切割段对血管壁上的血栓进行扭转切割,从而提高血栓的清除效果,同时切割段受拉外扩后与血管壁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取栓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0032]2、可以通过拉力调节整个切割部的外扩及扭转变形程度,以适应血管各处血栓的软硬程度及血管的不同直径,达到更好的取栓效果。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拉扭单元的构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的左右对称型拉扭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的中心对称型拉扭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中的双向扭转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切割部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编织单元和拉扭段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管及芯轴杆与支架整体组装的示意图。
[0035][0036][0037][0038][0039][0040][0041]附图标记:1、切割部;11、拉扭段;111、拉扭单元;1111、单胞;1112、延伸段;12、过渡连接段;121、连接杆;13、切割段;131、切割丝;2、编织部;21、滤网段;211、编织单元;2111、编织丝;22、tip头;3、固定环;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4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4]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切割部(1)和编织部(2);所述切割部(1)包括朝远离编织部(2)方向依次设置的拉扭段(11)、过渡连接段(12)及切割段(13);所述拉扭段(11)被配置为:当所述切割部(1)受拉时,所述拉扭段(11)绕编织部(2)的轴线扭转变形并外扩,带动所述过渡连接段(12)及切割段(13)绕编织部(2)的轴线扭转;所述切割段(13)被配置为:当所述切割部(1)受拉时,扭转并切割血管壁上的血栓;所述编织部(2)被配置为:收集所述切割段(13)切除下的血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扭段(11)包括若干拉扭单元(111),每个拉扭单元(111)均由单胞(1111)及环绕单胞(1111)设置的若干延伸段(1112)组成;若干所述单胞(1111)环绕于所述编织部(2)的轴线设置并依次阵列排布,相邻所述单胞(1111)之间通过延伸段(1112)相连;所述过渡连接段(12)包括若干连接杆(121),若干所述连接杆(121)一一对应连接于拉扭段(11)远离编织部(2)一端的若干延伸段(1112),所述连接杆(121)远离延伸段(1112)的一端连接于切割段(13);所述拉扭段(11)受拉时,若干所述单胞(1111)及延伸段(1112)绕编织部(2)的轴线扭转变形并外扩,带动若干连接杆(121)绕编织部(2)的轴线扭转变形并外扩,以使切割段(13)扭转并切割血管壁上的血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拉扭耦合效应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部(2)包括滤网段(21)和tip头(22);所述滤网段(21)由若干编织丝(2111)相互编织形成;所述拉扭段(11)靠近滤网段(2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限位环(4),若干所述限位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李斯刘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