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丝装箱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224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丝装箱控制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将烟箱内部空间高度分为L层,每一层由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丝装箱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生产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在烟丝物料装箱过程中的烟丝装箱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烟丝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生产环节,不同生产环节之间的物料转运主要采用输送带输送和烟箱转运两种方式,另外为了满足仓储效率高和烟丝温度、湿度等工艺参数稳定的要求,以烟丝箱为搬运单位的仓储模式成为烟丝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0003]经过烘烤后的半成品烟丝和经过掺配加香后的成品烟丝都需要经过装箱站按照工艺要求的重量进行装箱并送入高架库进行仓储。装箱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烟丝仓储质量和后期使用状况。
[0004]传统的烟丝装箱方式是将加工好的烟丝经过电子皮带秤固化装箱重量以后经过固定输送机直接装入烟箱内部。由于烟箱内部底面面积远大于烟丝流的横截面积,所以按照该装箱方式装好的烟丝一般在烟箱内部呈金字塔形状,烟箱内部四周烟丝高度明显低于中间高度。金字塔形的烟丝结构限制了烟箱空间利用率的同时还具有以下明显缺点:金字塔结构导致中间部位烟丝高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四周,中间部分的烟丝对烟箱底部的压力也将增大,导致中间部位的烟丝与烟箱底部发生粘连。粘连在烟箱底部的烟丝不但会增加烟丝的损耗,还会在烟箱清洁时增大清洁设备的压力,造成清洁不彻底或者烟灰收拾装置堵料等状况。另外一方面,金字塔形式的烟丝结构增大了烟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烟丝水分、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环境变化将会更加敏感,当环境温度发生较大改变时,烟丝水分和温度将会发生明显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丝装箱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共包含皮带秤、布料行车、分配行车和装箱站四部分设备的协同控制,其中布料行车与分配行车运行方向相互垂直,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控制输送机和导料翻板的配合运动,将烟丝按照设定重量对烟箱进行均匀装填,装填后的烟丝平整度高,避免了物料堆积成金字塔形凸起结构;同时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修改物料装填的层数实现对装填平整度微调的功能。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烟丝装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08]S1:将烟箱内部空间高度分为L层,每一层由1

9个步距块按照九宫格结构进行排列,每个步距块重量g由公式(1)计算得到:
[0009]步距块重量g=设定装箱重量G/(L*9)(1)
[0010]S2:所有设备均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布料行车位于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位于对应第二个接近开关的初始位;导料翻板位于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平实压板位于顶部接近开关对应的初始位;
[0011]S3:装箱开始后,当装箱站底部光电管检测到烟箱到位后,皮带秤、布料行车和分配行车的皮带开始运行,同时分配行车由初始位运动到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的工作位,烟丝开始按照设定参数装箱,具体步骤如下:
[0012]S31、烟丝经过皮带秤称重后经过位于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的布料行车和位于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的分配行车输送到达装箱站,经过位于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的导料翻板引导落入烟箱底部第一层九宫格的第1步距块内;
[0013]S32、第1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2步距块;
[0014]S33、第2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第三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对应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3步距块;
[0015]S34、第3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保持在自身对应第三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运动到自身对应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4步距块;
[0016]S35、第4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对应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自身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5步距块;
[0017]S36、第5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自身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6步距块;
[0018]S37、第6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保持在自身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运动到自身第三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7步距块;
[0019]S38、第7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对应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自身第三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8步距块;
[0020]S39、第8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对应第三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自身第三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9步距块;
[0021]S4:第9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第一层烟丝装填完毕并开始装填第二层;第二层的装填顺序与第一层装填顺序相反,烟丝从第9步距块填充到第1步距块;导料板和布料行车的运行顺序也和第一层的顺序相反,装填每一步距块时导料翻板与布料行车的具体位置与第一层相同;
[0022]S5:按照步骤S3和步骤S4相同的控制方法,即奇数层的设备运行顺序和设备位置与步骤S3中第一层相同,偶数层的设备运行顺序和设备位置与步骤S4中第二层相同;
[0023]S6:当装箱重量到达设定重量G,皮带秤停止运行;当所有设备均恢复至初始位置后,平实压板由顶部接近开关位置运动到底部接近开关位置;压板对烟箱内的烟丝平面进行平整调节后恢复至上部接近开关位置;满箱烟箱由输送机输送至下游工序,同时新的空
烟箱将被输送至装箱工位,新的烟箱按照上述步骤S1~S5进行装箱。
[0024]布料行车受到装箱步距重量和三个接近开关控制,负责将皮带秤出料口的烟丝按照固定运行方式输送到分配行车;分配行车受到两个接近开关控制运行,分为初始位和装箱位两个工作位置。
[0025]装箱站主要包含导料翻板和平实压板两个运动部件,其中导料翻板受三个接近开关控制动作,实现前、中、后三个工作位置的循环运动。平实压板受两个接近开关控制实现上下运动,包含初始位和压实位两个工作位置。平实压板由略小于烟箱平面的压板和提升杆组成,初始位置时压板高度高于烟箱最高点,压实位可根据烟丝装箱高度调节。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7]1、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控制输送机和导料翻板的配合运动,将烟丝按照设定重量对烟箱进行均匀装填;装填后的烟丝平整度高,避免了物料堆积成金字塔形凸起结构;同时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修改物料装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丝装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S1:将烟箱内部空间高度分为L层,每一层由1

9个步距块按照九宫格结构进行排列,每个步距块重量g由公式(1)计算得到:步距块重量g=设定装箱重量G/(L*9)(1)S2:所有设备均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布料行车位于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位于对应第二个接近开关的初始位;导料翻板位于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平实压板位于顶部接近开关对应的初始位;S3:装箱开始后,当装箱站底部光电管检测到烟箱到位后,皮带秤、布料行车和分配行车的皮带开始运行,同时分配行车由初始位运动到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的工作位,烟丝开始按照设定参数装箱,具体步骤如下:S31、烟丝经过皮带秤称重后经过位于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的布料行车和位于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的分配行车输送到达装箱站,经过位于对应第一个接近开关的导料翻板引导落入烟箱底部第一层九宫格的第1步距块内;S32、第1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2步距块;S33、第2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第三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对应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3步距块;S34、第3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保持在自身对应第三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运动到自身对应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烟丝开始填充第一层九宫格的第4步距块;S35、第4步距块内烟丝重量到达g后,布料行车运动到自身对应第二个接近开关位置,分配行车保持在自身第一个接近开关位置,导料翻板保持在自身第二个接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栋炯冯海刘致锦张怡宋磊符浩章晓白王军辉孙科雷邬晓龙徐荣华李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