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树林专利>正文

冷拔防锈润滑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84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材在冷拔加工时使用的润滑液,该液用几种常见的化工原料配制,在常温下为固体,便于运输,使用时加100倍的水稀释加温,钢材由该液浸泡后,在表面吸附一层薄膜,能防锈15天,在15天内拉拔,工件的亮度和质量均比挂白灰润滑质量高,更主要的是彻底消除了粉尘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聚合物,特别是一种用于钢材冷拔加工过程中的润滑液。钢材在进行冷拔加工之前,须经酸洗除去氧化层,然后浸泡或涂抹润滑液才能进行冷拔,传统的方法之一为常见的挂白灰浆工艺,这种方法粉尘污染大,劳动生产环境恶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经过准确计算,合理配制比例由NAOH、RCOOH等化工原料配制而成的冷拔防锈润滑液。该润滑液在温度38℃~80℃时呈膏状体。在温度38℃以下时呈固体状,将其按1001.5的比例用水稀释后形成乳化液体,加温到38℃~60℃即可使用,长期使用其性能不会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化学成分为固体油脂20%~50%,最佳29%,烧碱30%~60%,最佳41%,明矾5%~15%,最佳6.5%,水玻璃5%~15%,最佳8.5%,水8%工业用石蜡7%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固体油脂和工业用石蜡加水在加热釜中加热至溶化,然后将烧碱,水玻璃和明矾逐次加入,在90℃保持12小时,然后将釜中化合物倒入容器中,自然冷却为固体即成。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酸洗、冲净后的钢材投入稀释后的润滑液池中,经过100秒左右的时间浸泡,让钢材表面吸覆该液,这样,钢材出池后在其表面会均匀覆盖一层0.3~0.5毫米厚的润滑液,10~20分钟后即干,该液干后将钢材表面严密地包裹起来,和空气隔绝,存放15~20天不会生锈,而且钢材表面吸覆的润滑液在进行冷拔加工时,因其具有极强的吸覆力和抗挤压力,所以能起到润滑作用。和传统工艺挂白灰浆相比,不仅拉拔后表面亮度和质量提高,而且彻底根除了拉拔作业时的粉尘环境污染,又可降低润滑成本60%。本专利技术可利用原白灰浆池盛放,其具体作法是将原白灰池清理干净,安装一个加热包即可。本专利技术使用一个时期以后池内的润滑乳化液减少至浸没不了工件,可以再按比例配制,与池内剩余乳化液混合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化学组合物,用在钢材冷拔加工过程中做润滑液,按如下配比制备固体油脂20%~50%,最佳29%,烧碱30%~60%,最佳41%,明矾5%~15%,最佳6.5%,水玻璃5%~15%,最佳8.5%,水8%,工业用石蜡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防锈润滑液,其特征在于a、在38℃以下时为固体,b、在38℃~80℃时为膏状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材在冷拔加工时使用的润 滑液,该液用几种常见的化工原料配制,在常温下为 固体,便于运输,使用时加100倍的水稀释加温,钢材 由该液浸泡后,在表面吸附一层薄膜,能防锈15天, 在15天内拉拔,工件的亮度和质量均比挂白灰润滑 质量高,更主要的是彻底消除了粉尘环境污染。文档编号C10M159/06GK1039054SQ8910550公开日1990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树林 申请人:李树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组合物,用在钢材冷拔加工过程中做润滑液,按如下配比制备:固体油脂20%~50%,最佳29%,烧碱30%~60%,最佳41%,明矾5%~15%,最佳6.5%,水玻璃5%~15%,最佳8.5%,水8%,工业用石蜡 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树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