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177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翻盖和夹持机构,底座的顶面开设有容置槽;翻盖与容置槽的两个侧壁转动连接,并可朝容置槽内外翻转,翻盖上设有充电区;夹持机构包括两个限位件、承托件和夹持驱动件,两个限位件均固定连接在翻盖靠近容置槽的一侧,且分别位于充电区的两侧并呈“八”字形设置;承托件位于两个限位件呈“八”字形的喇叭口一侧,与限位件间隔充电区设置;夹持驱动件与承托件连接,用于提供承托件向靠近限位件方向移动的夹持力,以配合限位件夹持待充电设备。通过设置限位件和承托件配合夹持,解决了车辆颠簸时,待充电设备容易夹持不稳而无法对准充电区,造成充电效率低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到需要充电的终端设备上的充电器。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手机无线充电方式也与时俱进的转移到汽车中,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0003]但无线充电的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需要将手机准确放置并贴合在无线充电器的充电位置,才能保证手机处于最佳充电状态,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用无线充电器时,很容易因为车辆的颠簸造成手机与充电器发生位移,影响充电效率。另一方面,充电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容易导致手机和无线充电器使用寿命变短,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手机通过夹持机构定位在充电区域,但是通常都为多点夹持,在夹持时无法同时保证手机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保持稳定,且夹持手机时受到手机大小的限制,适配性差;同时,大部分充电装置通过开设散热孔来对手机散热,采用被动散热的方式,散热效果不好,即使使用了散热风扇来主动散热,但风口往往靠近手机的背面或底部,不仅对无线充电器的充电效果造成影响,且对有手机壳的手机,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器固定不稳而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0008]底座,其顶面开设有容置槽;
[0009]翻盖,其与上述容置槽的两个侧壁转动连接,并可朝上述容置槽内外翻转,上述翻盖上设有充电区;
[0010]夹持机构,其包括:
[0011]‑
两个限位件,均固定连接于上述翻盖靠近容置槽的一侧,且分别位于上述充电区的两侧并呈“八”字形设置;
[0012]‑
承托件,其位于两个上述限位件呈“八”字形的喇叭口一侧,与上述限位件间隔上述充电区设置;
[0013]‑
夹持驱动件,其与上述承托件连接,用于提供上述承托件向靠近上述限位件方向移动的夹持力,以配合上述限位件夹持待充电设备。
[00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翻盖包括夹持板和背板,上述夹持板与上述背板相互扣合连接以形成用于设置上述充电区的中空腔体,上述翻盖向上述容置槽内翻转时,上述背板将上述容置槽的开口封闭。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夹持板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一个沿上述承托件移动方向且具有设定长度的滑移孔,上述夹持驱动件包括:
[0016]卷簧,其一端与上述夹持板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承托件穿过上述滑移孔的连接臂连接,以当上述卷簧展开或卷曲时,上述承托件向靠近或远离上述限位件的方向移动。
[00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夹持板的内壁,位于上述滑移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沿上述承托件移动方向的引导板,两个上述引导板间隔形成滑移槽,上述夹持驱动件还包括:
[0018]滑移支架,其与上述滑移槽滑动配合,上述卷簧的另一端与上述滑移支架连接,上述承托件的连接臂穿过上述滑移孔与上述滑移支架连接。
[00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卷簧间隔设有两个,分别连接于上述滑移支架的两端,两个上述引导板相互靠近的内壁上,沿上述承托件移动方向均开设有卡槽,上述滑移支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上述引导板的卡槽内。
[002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承托件为具有设定长度的板件,且长度方向与上述翻盖连接于上述容置槽的底边平行,上述承托件靠近上述限位件的一侧开设有供待充电设备放置的U型槽;
[0021]两个上述限位件对称设于上述承托件中轴线的两侧。
[00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翻盖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与上述容置槽的侧壁转动连接,上述翻盖的另一侧连接转动驱动件,上述转动驱动件包括:
[0023]第二转轴,其一端穿过上述容置槽的侧壁与上述翻盖连接;
[0024]驱动件,其与上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上述第二转轴转动以使上述翻盖相对于上述容置槽开合。
[002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翻盖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上述通孔的内壁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卡块,上述驱动件包括:
[0026]驱动轴,其一端设有卡爪并与上述通孔卡接;
[0027]从动锥齿轮,其套设于上述驱动轴的另一端;
[0028]驱动锥齿轮,其与上述从动锥齿轮啮合;
[0029]电机,其输出端与上述驱动锥齿轮连接。
[003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机构,上述散热机构包括:
[0031]出风板,其设于上述容置槽的侧壁上,并与上述容置槽的底壁呈角度,以当上述翻盖打开时与上述充电区相对,上述出风板上开设有出风口;
[0032]风道,其一端与上述出风口连通;
[0033]风扇,其设于上述风道的另一端,用于向上述出风口送风。
[003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其与上述风扇和充电区的充电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当上述充电区的充电模块感应到待充电设备时,启动上述风扇。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翻盖和底座,使得整个充电装置可以在不使用时折叠起来,节约空间;夹持机构将手机可以稳定夹持在充电区内,避免了由于车辆颠簸造成手机位移而无法对准充电区,造成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散热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容置槽内,一方面可以避免对充电机构的影响,另一方面,通风口可以直接对打开后的翻
盖进行吹风散热,提高了主动散热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翻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图1和图2中第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翻盖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仰视图;
[004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翻盖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43]图8为图1中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9为图8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0至图12为图8中夹持板和夹持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3为图8中承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4为图10中滑移支架和卷簧的配合示意图。
[0048]图中:
[0049]1、底座;11、容置槽;12、线束槽;13、安装件;
[0050]2、翻盖;20、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其顶面开设有容置槽(11);翻盖(2),其与所述容置槽(11)的两个侧壁转动连接,并可朝所述容置槽(11)内外翻转,所述翻盖(2)上设有充电区(3);夹持机构(4),其包括:

两个限位件(41),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翻盖(2)靠近容置槽(11)的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充电区(3)的两侧并呈“八”字形设置;

承托件(42),其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41)呈“八”字形的喇叭口一侧,与所述限位件(41)间隔所述充电区(3)设置;

夹持驱动件(43),其与所述承托件(42)连接,用于提供所述承托件(42)向靠近所述限位件(41)方向移动的夹持力,以配合所述限位件(41)夹持待充电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2)包括夹持板(21)和背板(22),所述夹持板(21)与所述背板(22)相互扣合连接以形成用于设置所述充电区(3)的中空腔体,所述翻盖(2)向所述容置槽(11)内翻转时,所述背板(22)将所述容置槽(11)的开口封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1)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承托件(42)移动方向且具有设定长度的滑移孔(211),所述夹持驱动件(43)包括:卷簧(431),其一端与所述夹持板(2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托件(42)穿过所述滑移孔(211)的连接臂(421)连接,以当所述卷簧(431)展开或卷曲时,所述承托件(42)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限位件(41)的方向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1)的内壁,位于所述滑移孔(2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沿所述承托件(42)移动方向的引导板(212),两个所述引导板(212)间隔形成滑移槽,所述夹持驱动件(43)还包括:滑移支架(432),其与所述滑移槽滑动配合,所述卷簧(43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移支架(432)连接,所述承托件(42)的连接臂(421)穿过所述滑移孔(211)与所述滑移支架(432)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431)间隔设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李成刘可蔡克林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