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及其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70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及其热处理工艺,附件机匣传动杆,包括杆体,杆体轴线上设有通孔,杆体两端为花键,杆体和花键为一体结构,杆体的外径大于花键的外径,通孔贯穿杆体和花键,机匣传动杆材料为60Si2MnA。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夹装,用镍铬丝绑扎件机匣吊挂于淬火夹具上;步骤2:淬火,将流态粒子炉升温至8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及其热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弹簧钢淬火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及其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某新型航空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设计图给定材料为60Si2MnA,硬度要求为HRC=46~51,按HB5013

1996III类检验。60Si2MnA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合金弹簧钢,淬透性较高,但脱碳倾向性较大。附件机匣传动杆是一种特殊结构,设有通孔,尺寸精度要求高。设计图要求零件硬度较高,需要将零件两端的花键加工到最终尺寸后再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保证零件最终的硬度HRC=46~51、无变形和无氧化脱碳。
[0003]为控制变形和无氧化脱碳,传统工艺采用标准HB/Z136

2000规定的硬度范围对应的热处理制度进行真空油淬,但因真空油淬淬火转移速度较慢≥20S,零件温度降低,淬入油中,很难保证零件硬度值,常出现返工不合格导致零件报废的情况。目前同行业采用盐浴热处理才能达到转移速度,硬度达到设计要求,但盐浴热处理后,零件的内孔难以清洗,导致零件产生腐蚀,且盐浴热处理是国家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落后工艺,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的工艺方法满足零件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及其热处理工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轴线上设有通孔,杆体两端为花键,杆体和花键为一体结构,杆体的外径大于花键的外径,通孔贯穿杆体和花键。
[0007]优选的,所述机匣传动杆材料为60Si2MnA。
[0008]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夹装,用镍铬丝绑扎件机匣吊挂于淬火夹具上;
[0010]步骤2:淬火,将流态粒子炉升温至860
±
10℃,保温15min,然后将附件机匣装入流态粒子炉,保温7~15min后出炉油冷;
[0011]步骤3:除油,除去淬火油渍;
[0012]步骤4:回火,普通炉升温至440
±
20℃,保温15min,然后将附件机匣装入普通炉中,保温60~80min后出炉水冷。
[0013]优选的,步骤1中,夹装机匣传动杆前,对机匣传动杆进行检查清洗,用干净的丙酮、酒精或FDS166清洗剂清洗,晾干后装炉。
[0014]优选的,步骤2中,流态粒子炉加热介质为石墨颗粒。
[0015]优选的,步骤2中,淬火转移速度为3s。
[0016]优选的,步骤3中,除油在洗涤机或热水槽中进行。
[0017]优选的,步骤4出炉水冷后进行磨光,磨掉表面氧化色。
[0018]优选的,磨光后的附件机匣传动杆硬度HRC为46~51。
[0019]优选的,磨光后的附件机匣传动杆用防锈油F20

1进行防锈。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1]1.采用流态粒子炉对机匣传动杆进行淬火,加热介质为石墨颗粒,加热过程中零件被石墨粉完全包裹,能防止零件与空气接触,保证零件无氧化脱碳,同时石墨颗粒不会凝结在机匣传动杆表面,附件机匣传动杆内孔不会被堵上,淬火后的零件无需清洗,还能防止零件腐蚀现象的发生。
[0022]2.流态粒子热处理技术的淬火转移速度仅仅需要3s,有非常快的淬火转移速度,能满足零件所需硬度要求,合格率高,降低了零件报废的风险。
[0023]3.零件用镍铬丝绑扎牢固后吊挂于淬火夹具上,使零件处于自重作用下,能有效防止零件变形。
[0024]4.该工艺使用流态热处理技术淬火的时间仅需要7~15min,同时回火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仅为60~80min,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附件机匣传动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
[0028]参照图1,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轴线上设有通孔,杆体两端为花键,杆体和花键为一体结构,杆体的外径大于花键的外径,通孔贯穿杆体和花键。所述机匣传动杆材料为60Si2MnA。
[0029]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夹装,夹装机匣传动杆前,对机匣传动杆进行检查清洗,用干净的丙酮清洗,晾干后用镍铬丝绑扎件机匣吊挂于淬火夹具上;
[0031]步骤2:淬火,将流态粒子炉升温至865℃,加热介质为石墨颗粒,保温15min,然后将附件机匣装入流态粒子炉,保温15min后出炉油冷;其中淬火转移速度为3s。
[0032]步骤3:除油,在洗涤机中除去淬火油渍;
[0033]步骤4:回火,普通炉升温至440℃,保温15min,然后将附件机匣装入普通炉中,保温70min后出炉水冷,出炉水冷后进行磨光,磨掉表面氧化色。测得磨光后的附件机匣传动杆硬度HRC为51,最后用防锈油F20

1对磨光后的附件机匣传动杆进行防锈。
[0034]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及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详细
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所述杆体轴线上设有通孔,杆体两端为花键,杆体和花键为一体结构,杆体的外径大于花键的外径,通孔贯穿杆体和花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匣传动杆材料为60Si2MnA。3.一种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的热处理工艺,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夹装,用镍铬丝绑扎件机匣吊挂于淬火夹具上;步骤2:淬火,将流态粒子炉升温至860
±
10℃,保温15min,然后将附件机匣装入流态粒子炉,保温7~15min后出炉油冷;步骤3:除油,除去淬火油渍;步骤4:回火,普通炉升温至440
±
20℃,保温15min,然后将附件机匣装入普通炉中,保温60~80min后出炉水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附件机匣传动杆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婷林发仙陈兆群翟辉李易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