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500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及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组钢筋弯折成三段,将弯折后的上述第一组钢筋进行拼接,得到第一钢筋网;S2、将上述第一钢筋网置于第一模具中,向上述第一模具浇筑混凝土,脱模得到匚型组件;S3、将第二组钢筋弯折成三段,将弯折后的上述第二组钢筋进行拼接,得到第二钢筋网;S4、将上述第二钢筋网置于第二模具中,连接上述匚型组件和第二钢筋网;S5、向上述第二模具浇筑混凝土,脱模得到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通过两次浇筑即可得到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制作工序简单,上述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具有封闭空腔,可直接装配在梁结构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梁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住宅产业化进程,我国空心楼盖正处于发展阶段,目前的空心楼盖制作通常采用:
[0003]现浇空心楼盖结构,施工时首先现场绑扎钢筋,形成钢筋底板和钢筋梁结构,再将空心楼盖模具固定在钢筋底板上,然后在模具上方绑扎钢筋,形成钢筋顶板,绑扎完成后向绑扎后的钢筋空隙处浇筑混凝土形成空心楼盖结构以及梁结构,该方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且工序复杂,施工速度较慢,而且浇筑混凝土后,模具位于空心楼盖结构的中间部分,拆除困难;
[0004]预制空心楼盖结构,施工时首先现场绑扎钢筋,形成钢筋底板和钢筋梁结构,再将预制空心楼盖结构固定在钢筋底板上,然后向绑扎后的钢筋空隙处浇筑混凝土形成底板和梁结构;
[0005]因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所以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提出了要求,但现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普遍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及制造方法,解决了现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将第一组钢筋弯折成匚型三段式,将弯折后的上述第一组钢筋进行横向拼接和纵向拼接,得到五面围合的第一钢筋网;
[0010]将上述第一钢筋网置于第一模具中,上述第一钢筋网中的第一组钢筋端部延伸出第一模具,向上述第一模具浇筑混凝土,脱模得到匚型组件;
[0011]将第二组钢筋弯折成匚型三段式,将弯折后的上述第二组钢筋进行横向拼接和纵向拼接,得到五面围合的第二钢筋网;
[0012]将上述第二钢筋网置于第二模具中,上述第二钢筋网中的第二组钢筋端部延伸出第二模具,上述匚型组件的开口端延伸进第二模具与第二钢筋网固定连接,向上述第二模具浇筑混凝土,脱模得到具有封闭空腔的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
[0013]上述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施工时直接将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装配在梁结构上,在装配好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梁结构,节约了装配施工时间;
[0014]与现有的预制空心楼盖结构相比,增加了底板,装配施工时无需再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底板;与现有的现浇空心楼盖结构相比,不需要安装塑料模具,考虑塑料模具
变形等问题,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工序简单,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
[0015]将上述第一组钢筋弯折成三段,对弯折后的上述第一组钢筋进行拼接,浇筑混凝土得到匚型组件,将第二组钢筋弯折成三段,对弯折后的上述第二组钢筋进行拼接,再次浇筑混凝土得到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通过两次浇筑即可得到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制作工序简单。上述第一组钢筋端部用于连接第二组钢筋,提高该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承载力;上述第二钢筋端部用于与梁结构连接,埋入梁结构,在浇筑梁结构时,更有利于与梁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提高楼板整体的承载力。
[0016]进一步的,在连接上述匚型组件和第二钢筋网之前,还需要在第二钢筋网上焊接丝杆和吊环。
[0017]在装配施工时,上述丝杆作为支撑结构,增大上述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承载力;上述吊环连接起吊机,方便搬运。
[0018]进一步的,在向上述第一模具浇筑混凝土时,还需要在第一模具中预埋套筒,通过螺母将上述套筒固定于第一模具,上述套筒设置于匚型组件的轴线上,上述套筒用于连接丝杆。
[0019]在装配施工时,上述套筒上安装吊绳,通过吊绳与起吊机连接,因上述丝杆与第二钢筋网焊接,上述套筒与丝杆连接,所以增加了起吊机与该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连接的强度,避免上述套筒脱落,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效率;因上述套筒通过浇筑的方式与混凝土直接连接,在装配完成后,方便拆卸套筒。
[0020]进一步的,连接上述匚型组件和第二钢筋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0021]将上述套筒与丝杆连接,上述第一组钢筋端部穿过第二钢筋网的网格;
[0022]将穿过该网格的第一组钢筋端部部分弯折;
[0023]将上述第一组钢筋端部的弯折部分套接于构成该网格的第二组钢筋的交叉点。
[0024]上述第一组钢筋套接于第二组钢筋的交叉点,避免第一组钢筋与第二组钢筋发生相对位移,影响制成的该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稳定性。
[0025]进一步的,向上述第一模具浇筑的混凝土是由670Kg水泥、180Kg硅灰、200Kg粉煤灰、1200Kg石英砂、150Kg纤维、40Kg减水剂、180Kg水组成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0026]向上述第二模具浇筑的混凝土是由380Kg水泥、60Kg粉煤灰、800Kg砂、1000Kg碎石、6Kg减水剂、215Kg水组成的C40混凝土。
[0027]通过测量仪器测得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130MPa,扩展度为650mm;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6MPa。
[0028]进一步的,向上述第一模具浇筑的混凝土是由700Kg水泥、150Kg硅灰、200Kg粉煤灰、1180Kg石英砂、130Kg纤维、42Kg减水剂、178Kg水组成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0029]向上述第二模具浇筑的混凝土是由360Kg水泥、80Kg粉煤灰、780Kg砂、1050Kg碎石、6Kg减水剂、210Kg水组成的C40混凝土。
[0030]通过测量仪器测得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120MPa,扩展度为680mm;C4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8MPa。
[0031]上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韧性,制成的板件与钢材的结构性能相似,承载力优于其他材料,可制成超薄的腔体,不但减轻了楼盖重量,还增大了腔体空间,既节约了建筑材料费用,还提高了隔声保温功能。
[003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该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采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制成,该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包括:
[0033]第一匚型件,上述第一匚型件为采用弯折成三段的第一组钢筋拼接成的第一钢筋网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的部件,弯折后的上述第一组钢筋包括第一组钢筋一段、第一组钢筋二段和第一组钢筋三段,上述第一组钢筋二段拼接成顶板,上述第一组钢筋一段和第一组钢筋三段拼接成侧板;
[0034]第二匚型件,上述第二匚型件为采用弯折成三段的第二组钢筋拼接成的第二钢筋网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的部件,弯折后的上述第二组钢筋包括第二组钢筋一段、第二组钢筋二段和第二组钢筋三段,上述第二组钢筋二段拼接成底板,上述第二组钢筋一段和第二组钢筋三段拼接成延伸出底板的连接钢筋;
[0035]上述侧板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侧板固定连接,上述连接钢筋延伸出第一匚型件。
[0036]上述侧板和底板一次浇筑成型,第二匚型件与第一匚型件二次浇筑成型,制作该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只需要浇筑两次,便可得到,工序简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组钢筋弯折成匚型三段式,将弯折后的所述第一组钢筋进行横向拼接和纵向拼接,得到五面围合的第一钢筋网;将所述第一钢筋网置于第一模具中,所述第一钢筋网中的第一组钢筋端部延伸出第一模具,向所述第一模具浇筑混凝土,脱模得到匚型组件;将第二组钢筋弯折成匚型三段式,将弯折后的所述第二组钢筋进行横向拼接和纵向拼接,得到五面围合的第二钢筋网;将所述第二钢筋网置于第二模具中,所述第二钢筋网中的第二组钢筋端部延伸出第二模具,所述匚型组件的开口端延伸进第二模具与第二钢筋网固定连接,向所述第二模具浇筑混凝土,脱模得到具有封闭空腔的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匚型组件和第二钢筋网之前,还需要在第二钢筋网上焊接丝杆和吊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一模具浇筑混凝土时,还需要在第一模具中预埋套筒,通过螺母将所述套筒固定于第一模具,所述套筒设置于匚型组件的轴线上,所述套筒用于连接丝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匚型组件和第二钢筋网的具体步骤如下:将所述套筒与丝杆连接,所述第一组钢筋端部穿过第二钢筋网的网格;将穿过该网格的第一组钢筋端部部分弯折;将所述第一组钢筋端部的弯折部分套接于构成该网格的第二组钢筋的交叉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模具浇筑的混凝土是由670Kg水泥、180Kg硅灰、200Kg粉煤灰、1200Kg石英砂、150Kg纤维、40Kg减水剂、180Kg水组成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向所述第二模具浇筑的混凝土是由380Kg水泥、60Kg粉煤灰、800Kg砂、1000Kg碎石、6Kg减水剂、215Kg水组成的C40混凝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镜超陈爽罗喜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尚博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