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及其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136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驰放气回收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是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及其专用装置;该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对驰放气进行冷凝,冷凝后得到液氨和冷凝驰放气;第二步,冷凝驰放气用脱盐水洗涤并吸收,得到稀氨水和洗脱驰放气;第三步,洗脱驰放气经气液分离后,得到除氨驰放气;第四步,除氨驰放气经增压后与原料天然气一起进入一段转化炉进行燃烧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次对驰放气进行冷凝和脱盐水洗涤后分别得到液氨和稀氨水,然后再将除氨后的驰放气供转化炉燃烧,从而达到对驰放气充分利用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驰放气处理后对大气零排放,保护了环境,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降低了能耗,增加了合成氨和氨水产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及其专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驰放气回收综合利用
,是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及其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驰放气净氨装置有很多种,有直接用脱盐水吸收的、吸收后冷凝,冷凝后回尿素生产系统,吸收后的惰气做为燃料烧掉,但惰气中还含有很多氨气、甲烷、氢气,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资源的一种浪费。合成氨生产工艺装置中氨罐会产生驰放气,该驰放气的成分为氨气、氢气、氮气、氩气、甲烷,如果不处理回到系统,对系统会造成影响,直接烧掉太浪费。目前,我国的合成氨装置每生产一吨合成氨将产生约200

250标方驰放气,据氮肥协会统计,2021年我国合成氨产能为6500万吨,若将驰放气的氨回收,每年可回收13

16亿标方的氨,利用价值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及其专用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驰放气没有得到合理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对驰放气进行冷凝,冷凝后得到液氨和冷凝驰放气;第二步,冷凝驰放气用脱盐水洗涤并吸收,得到稀氨水和洗脱驰放气;第三步,洗脱驰放气经气液分离后,得到除氨驰放气;第四步,除氨驰放气经增压后送回合成氨装置的铁锰脱硫槽与原料天然气一起进入一段转化炉进行燃烧处理。
[0005]下面是对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一步中,驰放气的压力为2.1MPa至2.2MPa,驰放气的温度为20℃至23℃。
[0006]上述第二步中,稀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至23%。
[0007]上述第二步中,洗脱驰放气的含氨量为40ppm至60ppm。
[0008]上述第二步中,脱盐水的电导率≤1us/cm、PH为7至9、Cl

≤3mg/L、SiO2≤20ppb。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的专用装置,包括换热器、驰放气冷却器、液氨分离器、超级吸氨器、驰放气分离器和驰放气压缩机;在换热器的管程进口端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换热器的管程出口端和驰放气冷却器的管程进口端通过第一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液氨分离器的下部设有进口端,在液氨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出气端,在液氨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出液端,驰放气冷却器的管程出口端和液氨分离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二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液氨分离器的出液端上固定连接有液氨输送管,液氨分离器的出气端和换热器的壳程进口端通过第三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超级吸氨器的下部设有进气端,在超级吸氨器的上部设有出气端,换热器的壳程出口端和超级吸氨器的进气端通过第四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驰放气分离器的下部设有进气端,在驰放气分离器的上部设有出气端,超级吸氨器的出气端和驰放气分离器的进气端通过第
五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驰放气分离器的出气端和驰放气压缩机的进口端通过第六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驰放气压缩机的出口端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在液氨输送管上固定安装有调节阀。
[0010]下面是对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在驰放气冷却器的外侧有氨冷器压缩机和氨冷器冷却器;驰放气冷却器的壳程出口端和氨冷器压缩机的进口端通过第七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氨冷器压缩机的出口端和氨冷器冷却器的管程进口端通过第八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氨冷器冷却器的管程出口端和驰放气冷却器的壳程进口端通过第九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1]上述在超级吸氨器的外侧有脱盐水槽,在脱盐水槽的下部设有出液端,在超级吸氨器的顶部设有进液端,在超级吸氨器的底部设有出液端,脱盐水槽的出液端和超级吸氨器的进液端通过第十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超级吸氨器的出液端上固定连接有稀氨水输送管,在第十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脱盐水泵,在稀氨水输送管上固定安装有调节阀。
[0012]上述在超级吸氨器内固定安装有冷却盘管,冷却盘管的进液端位于超级吸氨器的下部外,冷却盘管的出液端位于超级吸氨器的上部外,在冷却盘管的进液端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水来水管,在冷却盘管的出液端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回水管。
[0013]上述在进气管、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第四管线、第五管线、第六管线、第七管线、第八管线、第九管线、第十管线、出气管、冷却水来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调节阀;在驰放气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出液端,在驰放气分离器的出液端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在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0014]本专利技术依次对驰放气进行冷凝和脱盐水洗涤后分别得到液氨和稀氨水,然后再将除氨后的驰放气供转化炉燃烧,从而达到对驰放气充分利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对驰放气处理后对大气零排放,保护了环境,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降低了能耗,增加了合成氨和氨水产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16]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换热器,2为驰放气冷却器,3为液氨分离器,4为超级吸氨器,5为驰放气分离器,6为驰放气压缩机,7为进气管,8为第一管线,9为第二管线,10为液氨输送管,11为第三管线,12为第四管线,13为第五管线,14为第六管线,15为出气管,16为调节阀,17为氨冷器压缩机,18为氨冷器冷却器,19为第七管线,20为第八管线,21为第九管线,22为脱盐水槽, 23为第十管线,24为稀氨水输送管,25为脱盐水泵,26为冷却盘管,27为冷却水来水管,28为冷却水回水管,29为出液管。
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对驰放气进行冷凝,冷凝后得到液氨和冷凝驰放气;第二步,冷凝驰放气用脱盐水洗涤并吸收,得到稀氨水和洗脱驰放气;第三步,洗脱驰放气经气液分离后,得到除氨驰放气;第四步,除氨驰放气经增压后送回合成氨装置的铁锰脱硫槽与原料天然气一起进入一段转化炉进行燃烧处理。本专利技术依次对驰放气进行冷凝和脱盐水洗涤后分别得到液氨和稀氨水,然后再将除氨后的驰放气供转化炉燃烧,从而达到对驰放气充分利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对驰放气处理后对大气零排放,保护了环境,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降低了能耗,增加了合成氨和氨水产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0020]下面是对上述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根据需要,第一步中,驰放气的压力为2.1MPa至2.2MPa,驰放气的温度为20℃至23℃。
[0021]根据需要,第二步中,稀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至23%。
[0022]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对驰放气进行冷凝,冷凝后得到液氨和冷凝驰放气;第二步,冷凝驰放气用脱盐水洗涤并吸收,得到稀氨水和洗脱驰放气;第三步,洗脱驰放气经气液分离后,得到除氨驰放气;第四步,除氨驰放气经增压后送回合成氨装置的铁锰脱硫槽与原料天然气一起进入一段转化炉进行燃烧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驰放气的压力为2.1MPa至2.2MPa,驰放气的温度为20℃至2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稀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至2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洗脱驰放气的含氨量为40ppm至60pp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脱盐水的电导率≤1us/cm、PH为7至9、Cl

≤3mg/L、SiO2≤20ppb。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驰放气综合回收工艺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驰放气冷却器、液氨分离器、超级吸氨器、驰放气分离器和驰放气压缩机;在换热器的管程进口端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换热器的管程出口端和驰放气冷却器的管程进口端通过第一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液氨分离器的下部设有进口端,在液氨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出气端,在液氨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出液端,驰放气冷却器的管程出口端和液氨分离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二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液氨分离器的出液端上固定连接有液氨输送管,液氨分离器的出气端和换热器的壳程进口端通过第三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超级吸氨器的下部设有进气端,在超级吸氨器的上部设有出气端,换热器的壳程出口端和超级吸氨器的进气端通过第四管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驰放气分离器的下部设有进气端,在驰放气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帮成蒋英波陈刚王宁余波孙磊岳阳段兴华杨彩玲吴殿鹏胡涛王兴年张邦林唐先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玉象胡杨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