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i
‑
Co双金属MOF的等离子体辅助氨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布式温和合成氨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Ni
‑
Co双金属MOF的等离子体辅助氨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无机物之一,从18世纪被发现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同时因为氨具有高能量密度(4.3kWh kg
‑1)和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特点,它还是一种优良的无碳能源载体,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释放清洁能源——氢。自从20世纪初期哈伯法专利技术以来,这一直是工业界最常用的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是高达500℃的高温和150
‑
300bar的高压。哈伯法及其配套的甲烷重整工业等每年耗费全球能源的约2%,全球天然气产量的2%,并向空气中排放超过3亿吨二氧化碳,同时大型集中式的哈勃法工厂在向偏远地区运送工业产物时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近年来哈勃氨工业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氨工业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新兴的氨合成技术被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例如电化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i
‑
Co双金属MOF的等离子体辅助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Ni
‑
Co双金属MOF材料;S2、使用S1中制备的Ni
‑
Co双金属MOF材料用作催化剂进行等离子体辅助合成氨;S21、将等离子体辅助氨合成反应器中的高压电极连接到高压电源;S22、在反应器外部包裹不锈钢网作为低压电极并接地;S23、高压电极最下部设置承载催化剂粉末的固定微孔基底,并将Ni
‑
Co双金属MOF材料填充至固定微孔基底中;S24、通过管式炉对反应器加热至200℃;S25、将N2和H2以20
‑
120ml/min的流量输送至反应器中,反应合成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i
‑
Co双金属MOF的等离子体辅助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在烧杯中加入2
‑
6mmol Co(NO3)2·
6H2O、2
‑
6mmol Ni(NO3)2·
6H2O与30ml N,N
‑
二甲基甲酰胺DMF;在室温下以400
‑
600r/min搅拌5min,获得A溶液;在烧杯中加入4mmol对苯二甲酸和30ml DMF,在室温下以400
‑
600r/min搅拌15min,获得B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Ni
‑
Co双金属MOF的等离子体辅助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将溶液A与B混合,并向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0.5ml乙酸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峰,肖睿,敬语航,李桃,杨鹏,付恩康,王思珺,冯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