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复位电源保护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12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复位电源保护继电器,它包括有上盖、下盖、电源输入端电极、电源输入弹触片、电源输出弹触片、线包接线针、线圈基座、驱动线圈、弹簧、铁芯,另外,它还包括有一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该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由复位弹簧、制锁卡簧、活动码、弹片、手动复位杆构成,其中,复位弹簧与活动码配合,活动码同时与电源输入弹触片配合,制锁卡簧的一端与铁芯扣合,另一端插入活动码的卡槽内并与手动复位杆扣合,弹片固定在活动码底部,手动复位杆从上盖前端面伸入继电器内部并与活动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调试检测方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U0 220V 交直流电源两线或三线的电源通断,或电源漏电时切断电源的电源保 护继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常规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插头或漏电保护 插座等产品的断电保护采用的是多个独立部件(电磁铁、按钮、弹簧、 铜触片、塑料罩等)单独安装在线路板上,靠各部件劈刺配合来实现 的。此类产品存在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工艺、生产 效率低、安装调试检测不便、安全性和可靠性差的缺点,有必要予以 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手 动复位电源保护继电器,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生产效 率高、调试检测方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有上盖、下盖、电源输入端电极、 电源输入弹触片、电源输出弹触片、线包接线针、线圈基座、驱动线 圈、弹簧、铁芯,其中,电源输入端电极注塑在下盖上,电源输入弹触片与电源输入端电极焊接相连,电源输出弹触片以及线包接线 针固定在上盖上,并分别与电源输入弹触片和驱动线圈配合;另外, 它还包括有一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该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由复 位弹簧、制锁卡簧、活动码、弹片、手动复位杆构成,其中,复位弹 簧与活动码配合,活动码同时与电源输入弹触片配合,制锁卡簧的一 端与铁芯扣合,另一端插入活动码的卡槽内并与手动复位杆扣合,弹 片固定在活动码底部,手动复位杆从上盖前端面伸入继电器内部并与 活动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置了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当 继电器动作后,必须按动手动复位杆才可使继电器触点复位,继电器 可直接配带电源输入插片电极或采用弓I线插针方式。采用该继电器的 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插头或漏电保护插座,可进一步縮小产品体 积、降低产品成本、使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检测更为简便、生产工艺 简化、生产效率提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 护范围。见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手动复位电源保护继电器包括有上盖10、下盖20、电源输入端电极(N、 L、 GND电极)31 33、电源 输入(N、 L、 GND极)弹触片41 43、电源输出弹触片(N、 L、 GND 极)5i~53、线包接线针61 63、线圈基座7i、驱动线圈72、弹簧73、 铁芯74,其中,线圈基座71、驱动线圈72、弹簧73、铁芯74构成 继电器内部的电磁铁;电源输入端电极31 33注塑在下盖20上,电 源输入弹触片41 43与电源输入端电极31-33焊接相连,电源输出弹 触片51~53以及线包接线针61~63固定在上盖10上,并分别与电源 输入弹触片41 43和驱动线圈72配合;另外,它还包括有一电磁铁 制锁和复位机构,该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由复位弹簧81、制锁卡 簧82、活动码83、弹片84、手动复位杆85构成,其中,复位弹簧 81与活动码83配合,活动码83同时与电源输入弹触片41 43配合, 制锁卡簧82的一端与铁芯74配合,另一端插入活动码83的卡槽内 并与手动复位杆85扣合,弹片84固定在活动码83底部,手动复位 杆85从上盖10前端面伸入继电器内部并与活动码83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用电器或负载出现故障时,控制电路将输出一个约1A的驱动电流给电磁铁的驱动线圈72,电磁铁的铁芯 74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拉动制锁卡簧82,制锁卡簧82的另一 端脱离手动复位杆85的卡槽,在复位弹簧81的作用力下使活动码 83沿手动复位杆85的垂直方向发生位移,电源输入弹触片31 33在 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与电源输出极触片51 53端开,从而切断用电器 或负载电源,使之进入保护状态。当故障排除后,按压手动复位杆85使制锁卡簧82重新卡入手动复位杆85的卡槽,在复位弹簧81及活动码83的作用力下,电源输 入弹触片31~33将重新与电源输出弹触片51 53保持接通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复位电源保护继电器,它包括有上盖(10)、下盖(20)、电源输入端电极(31~33)、电源输入弹触片(41~43)、电源输出弹触片(51~53)、线包接线针(61~63)、线圈基座(71)、驱动线圈(72)、弹簧(73)、铁芯(74),其中,电源输入端电极(31~33)注塑在下盖(20)上,电源输入弹触片(41~43)与电源输入端电极(31~33)焊接相连,电源输出弹触片(51~53)以及线包接线针(61~63)固定在上盖(10)上,并分别与电源输入弹触片(41~43)和驱动线圈(72)配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该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由复位弹簧(81)、制锁卡簧(82)、活动码(83)、弹片(84)、手动复位杆(85)构成,其中,复位弹簧(81)与活动码(83)配合,活动码(83)同时与电源输入弹触片(41~43)配合,制锁卡簧(82)的一端与铁芯(74)扣合,另一端插入活动码(83)的卡槽内并与手动复位杆(85)扣合,弹片(84)固定在活动码(83)底部,手动复位杆(85)从上盖(10)前端面伸入继电器内部并与活动码(83)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复位电源保护继电器,它包括有上盖、下盖、电源输入端电极、电源输入弹触片、电源输出弹触片、线包接线针、线圈基座、驱动线圈、弹簧、铁芯,另外,它还包括有一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该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由复位弹簧、制锁卡簧、活动码、弹片、手动复位杆构成,其中,复位弹簧与活动码配合,活动码同时与电源输入弹触片配合,制锁卡簧的一端与铁芯扣合,另一端插入活动码的卡槽内并与手动复位杆扣合,弹片固定在活动码底部,手动复位杆从上盖前端面伸入继电器内部并与活动码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调试检测方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特点。文档编号H01H73/36GK101494140SQ20091003760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海生, 陈春炎, 陈永良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威睿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复位电源保护继电器,它包括有上盖(10)、下盖(20)、电源输入端电极(31~33)、电源输入弹触片(41~43)、电源输出弹触片(51~53)、线包接线针(61~63)、线圈基座(71)、驱动线圈(72)、弹簧(73)、铁芯(74),其中,电源输入端电极(31~33)注塑在下盖(20)上,电源输入弹触片(41~43)与电源输入端电极(31~33)焊接相连,电源输出弹触片(51~53)以及线包接线针(61~63)固定在上盖(10)上,并分别与电源输入弹触片(41~43)和驱动线圈(72)配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一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该电磁铁制锁和复位机构由复位弹簧(81)、制锁卡簧(82)、活动码(83)、弹片(84)、手动复位杆(85)构成,其中,复位弹簧(81)与活动码(83)配合,活动码(83)同时与电源输入弹触片(41~43)配合,制锁卡簧(82)的一端与铁芯(74)扣合,另一端插入活动码(83)的卡槽内并与手动复位杆(85)扣合,弹片(84)固定在活动码(83)底部,手动复位杆(85)从上盖(10)前端面伸入继电器内部并与活动码(8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炎刘海生陈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威睿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