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095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根据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根据各地质空间数据库确定待融合地表数据和待融合地下数据;获取已配置的融合类型;在融合类型为地表数据与地下数据融合时,通过待融合地表数据约束待融合地下数据,并进行插值处理,实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的融合。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建模数据源的存储管理,降低数据组织、更新和管理的应用门槛,极大优化交互处理流程,减少人员投入,并且二三维地质数据融合利用方法进一步辅助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地质模型快速构建。的地质模型快速构建。的地质模型快速构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察
,尤其涉及一种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相比地质钻孔图、地质剖面图等传统二维地质勘察信息表达方式,三维地质模型具备形象化、信息化、动态更新等优势,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建模对象地空间形状、属性分布及拓扑关系,辅助专家进行决策;同时,三维地质模型是道路、轨道、桥梁等建模工作的基础,属于正向设计中的源头性工作;而在施工和运维阶段,地质模型结合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控工程地质体各项参数,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功能,最大限度预防、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结构体破坏和带来的经济损失。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结合自身领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创建三维地质模型,以此来模拟复杂的地质结构。例如,从存储结构的角度来说,可以归纳为基于栅格的数据模型、基于矢量的三维空间模型和矢量

栅格混合结构的三维模型;从建模形态的角度来说,则可以归纳为面模型、体元模型和混合模型。
[0003]从三维建模数据源来看,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是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基础。按数据源数据类型的不同,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可分为基于钻孔、基于地质剖面、基于地表地质数据、基于多源数据等方法。
[0004]目前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来源多样,如测绘、工程地质遥感、工程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所获取的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涉及多行业、多学,且数量大、分布广、时间跨度大、数据格式标准不统一,具有“多源、多尺度、多时相、多类型”等典型多源异构数据特征。同时,每种地质勘察技术方法都只能以特定的角度来描述地质信息,严重影响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0005]因此为了建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三维地质模型,需要按照选择的建模单位,对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进行校对、识别、转换等处理,然后再通过“单元建模

模型合并”的过程合并成整个结构模型,存在建模数据量大、交互处理流程复杂、投入人员多、建模周期长,模型更新困难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原始地质勘察数据和处理得到的建模数据极少考虑存储和融合再利用等问题,导致地质模型的更新或局部编辑一般无法进行,需要采取全部模型重新建模。
[0006]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地质数据中不同的数据无法进行合理的存储和融合导致模型更新和局部编辑需要重新建模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根据所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根据各地质空间数据库确定待融合地表数据和待融合地下数据;获取已配置的融合类型;在所述融合类型为地表数据与地下数据融合时,通过所述待融合地表数据约束所述待融合地下数据,并进行插值处理,实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的融合。
[0009]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包括:根据所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确定非结构地质勘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区域平面地质图、数字地质调绘平面数据、钻孔数据和地质剖面数据;将所述非结构地质勘察数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所述遥感影像、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所述数字地质调绘平面数据、所述钻孔数据和所述地质剖面数据分别建立独立数据库进行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
[0010]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非结构地质勘察数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所述遥感影像、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所述数字地质调绘平面数据、所述钻孔数据和所述地质剖面数据分别建立独立数据库进行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包括:将所述非结构地质勘察数据按照预设比例尺范围转化为带有地质信息的附加空间几何要素,并建立独立数据库进行存储,得到第一地质空间数据库;将所述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内插和加密得到高程基准数字高程模型面,并将所述高程基准数字高程模型面按照切片形式分块进行存储,得到第二地质空间数据库;将所述遥感图像通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灰度拉伸、彩色合成、波段组合和影像融合的操作处理,并按照波段图层切片的形式分块进行存储,得到第三地质空间数据库;根据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得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并将所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所述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分别进行分块储存,得到第四地质空间数据库;将所述数字地质调绘平面数据按照图层进行存储,得到第五地质空间数据库;根据所述钻孔数据得到地层分界数据、水文地质数据、综合测井数据和原位测试数据,并将所述地层分界数据、所述水文地质数据、所述综合测井数据和所述原位测试数据分别进行存储,得到第六地质空间数据库;所述地质剖面数据采用空间数据库的空间索引二进制数据类型进行存储,得到第七空间数据库。
[001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得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并将所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所述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分别进行分块储存,得到第四地质空间数据库,包括:根据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得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将所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按照RGB图层方式进行切片,并储存到栅格独立数据
库;将所述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按照要素投影规则进行划分,并储存到矢量独立数据库;根据所述栅格独立数据库和所述矢量独立数据库得到第四地质空间数据库。
[0012]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融合类型为地表数据与地下数据融合时,通过所述待融合地表数据约束所述待融合地下数据,并进行插值处理,包括:在融合类型为地表数据与地下数据融合时,根据所述待融合地表数据确定第一约束数据和第二约束数据;将所述第一约束数据作为首要约束,所述第二约束数据作为主要约束,并进行插值处理,实现所述待融合地表数据和所述待融合地下数据的融合。
[0013]可选地,所述获取已配置的融合类型之后,还包括:在所述融合类型为异构地表数据融合时,将所述待融合地表数据统一到目标坐标系,得到坐标系数据;根据所述坐标系数据确定待融合数字高程模型、待融合区域地质图、待融合遥感图像和待融合数字地质调绘数据;将所述待融合区域地质图、待融合遥感图像和待融合数字地质调绘数据三维立体化并在所述数字高程模型面上融合。
[0014]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待融合区域地质图、待融合遥感图像和待融合数字地质调绘数据三维立体化并在所述数字高程模型面上融合,包括:在所述数字高程模型上叠加所述数字地质调绘数据中的地质点要素和地质线要素,并将所述遥感图像设置为数字高程模型面的纹理;通过所述区域地质图将所述数字高程模型裁剪为多个小块数字高程模型面;将各小块数字高程模型面按照地质面对应规则合并为多个合并文件,并将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融合方法包括:获取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根据所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根据各地质空间数据库确定待融合地表数据和待融合地下数据;获取已配置的融合类型;在所述融合类型为地表数据与地下数据融合时,通过所述待融合地表数据约束所述待融合地下数据,并进行插值处理,实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的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包括:根据所述二三维多源地质勘察数据确定非结构地质勘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区域平面地质图、数字地质调绘平面数据、钻孔数据和地质剖面数据;将所述非结构地质勘察数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所述遥感影像、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所述数字地质调绘平面数据、所述钻孔数据和所述地质剖面数据分别建立独立数据库进行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非结构地质勘察数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所述遥感影像、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所述数字地质调绘平面数据、所述钻孔数据和所述地质剖面数据分别建立独立数据库进行存储,得到对应不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地质空间数据库,包括:将所述非结构地质勘察数据按照预设比例尺范围转化为带有地质信息的附加空间几何要素,并建立独立数据库进行存储,得到第一地质空间数据库;将所述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内插和加密得到高程基准数字高程模型面,并将所述高程基准数字高程模型面按照切片形式分块进行存储,得到第二地质空间数据库;将所述遥感图像通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灰度拉伸、彩色合成、波段组合和影像融合的操作处理,并按照波段图层切片的形式分块进行存储,得到第三地质空间数据库;根据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得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并将所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所述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分别进行分块储存,得到第四地质空间数据库;将所述数字地质调绘平面数据按照图层进行存储,得到第五地质空间数据库;根据所述钻孔数据得到地层分界数据、水文地质数据、综合测井数据和原位测试数据,并将所述地层分界数据、所述水文地质数据、所述综合测井数据和所述原位测试数据分别进行存储,得到第六地质空间数据库;所述地质剖面数据采用空间数据库的空间索引二进制数据类型进行存储,得到第七空间数据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得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并将所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所述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分别进行分块储存,得到第四地质空间数据库,包括:根据所述区域平面地质图得到栅格区域平面地质图和矢量区域平面地质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翔姚洪锡吕小宁蒋道君张曦石碧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