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95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制剂及医疗美容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载有聚乳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制剂及医疗美容
,尤其涉及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co

glycolic acid),PLGA,CAS号:34346

01

5),由两种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聚合而成,是一种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不同的单体比例可以制备出不同类型的PLGA。其外观为白色颗粒,无毒,不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极性有机溶剂。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有机高聚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它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在身体内存留时间可调控,疗效保持时间长,有效时间可维持18

24个月。PLGA是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其降解产物是聚乳酸和聚乙醇酸,同时也是人体代谢途径的副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医用工程材料领域,无毒副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产品不仅无免疫反应,注射时也无红肿等不良反应。适用于美容整形外科软组织填充,如面部除皱、凹陷填充等,可消除额横纹、鱼尾纹、眉间纹、鼻唇纹、口周皱纹及疤痕。基于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含有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的凝胶注射后可提供即时和持续的丰盈效果。
[0003]作为填充剂原料的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通常被制成微球,已证明其大小、形状、光滑度对组织反应有很大影响,并可以决定反应的程度。具有光滑表面的、规则球形状的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炎症的发生;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球体越光滑,越利于皮下注射,光滑度高的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不仅可刺激皱纹下成纤维细胞逐一包裹,同时还能够减少异物反应的发生。
[0004]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是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是含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其氨基酸序列的重复单元与人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特定功能区相同,生物相容性好;并且特有高细胞粘附性的164.88
°
柔性三螺旋结构,可形成网状纤维结构,具有良好的修复特性。
[0005]作为修复填充原料的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注射到体内后,可直接发挥作用,使皱纹消逝。
[0006]1~3个月后,当植入的胶原蛋白逐步被人体吸收时,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也开始发挥作用,刺激人体内本身的胶原蛋白再生,取代被吸收的植入胶原蛋白,继续坚持祛皱填充效果,以使得皮肤长期保持刚施打时的效果。
[0007]因为通常注射美容产品的给药方式是直接注射入人体的皮下组织,若产品表面或内部携带病原体可导致患者的感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用于人体植入的生物医学填充剂需要灭菌。灭菌不仅需要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最大限度提高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保证注射美容产品的形态、性状、稳定性以及临床疗效,因此选择适宜的灭菌方法对保证美容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十年来,在医疗器械产品和医
美注射产品领域已经采用了多种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离子体灭菌以及β射线辐照、γ射线辐照或X射线辐照。应根据植入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宜的灭菌方法,从而避免灭菌过程的无效性,同时降低其对产品的破坏性。
[0008]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具有温度敏感性,且玻璃化温度较低,因此无法采用湿热灭菌(如高压灭菌)法。Co辐照灭菌穿透力强,且不会升高温度,已被越来越多应用于微球制剂的灭菌。但由于高能的射线通过与聚合物相互作用会影响聚合物的理化性质,因此辐照剂量的确定非常重要。本专利技术选用10kGy、15kGy、25kGy的辐照剂量,灭菌效果均良好,且对微球的平均粒径、跨距无明显影响,说明灭菌剂量≤25kGy时高能量的射线没有改变PLGA的性质。本专利技术选择了最高剂量25kGy,以确保最后产品无菌,符合药品的卫生学标准。
[0009]此外,具有规则球形状及高表面光滑度的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在可以提高凝胶的流动性同时,还可以防止不良异物反应,因为真皮填充物的总体生物相容性是由填充微粒的规则形状和光滑度决定的。若填充微粒表面光滑,则会刺激胶原蛋白生长;若其形状不规则且表面粗糙,则会被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围,导致包膜纤维化,抑制胶原蛋白的产生,同时可能导致不良异物反应。
[0010]另外,含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注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中的含有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的凝胶也需要灭菌。因凝胶中含有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不适宜高压蒸汽灭菌等湿热灭菌方法,上述方法可能会很大程度地破坏胶原蛋白的活性。因此,需采用γ辐照或β辐照灭菌法。
[0011]已知注射器材料如聚丙烯材料在接受辐照灭菌时会变色且发脆,因此不适合通过γ辐照或β辐照进行灭菌。若注射器装填了凝胶注射剂,环氧乙烷等气体无法穿过注射器。因此组装后的注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无法再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因此如何有效地对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进行灭菌,同时又能维持微球的球体形状和表面的光滑度。以及如何对含有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的凝胶进行灭菌,同时保持凝胶的黏度及流动性等基本性质,并且最大程度地保证胶原蛋白的活性不被破坏,制备出包含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是医疗美容领域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其中所述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均采用辐照灭菌处理,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表面光滑,平均粒径范围为25

45μm,圆整度≥0.95;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含量≥0.2%。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采用γ射线或β射线辐照灭菌处理得到,其中辐照的剂量为15kGy、20kGy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其中所述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均采用辐照灭菌处理,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表面光滑,平均粒径范围为25

45μm,圆整度≥0.95;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含量≥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采用γ射线或β射线辐照灭菌处理得到,其中辐照的剂量为15kGy、20kGy或25kGy。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中粒径为25

50μm的微球占比≥70%,粒径小于25μm的微球占比≤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前后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圆整度变化率≤4.0%,所述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包含在CMC

Na凝胶或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的CMC

Na凝胶或透明质酸钠凝胶采用γ射线或β射线辐照灭菌处理得到,其中辐照剂量为6kGy、9kGy或12kGy。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前后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活性变化率≤6.0%,辐照前后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浓度变化率≤1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菌处理的注射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载有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医用无菌胶原蛋白产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通过辐照灭菌得到无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肤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