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81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包括,两制动臂,两制动臂相对设置且通过驱动件相向运动;闸瓦组件,固定在制动臂的内壁面上,且与制动臂弧形的内壁面适配;制动轮,设置在两制动臂之间,制动轮外壁套设连接有可产生较小形变的接触层,接触层外表面设置有通过接触层形变而产生形变的链板圈,闸瓦组件靠近制动轮的接触端与链板圈外壁面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提高电梯制动器的制动能力,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制动器
,尤其涉及一种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梯在日常使用中往往会频繁地启停,因此曳引机制动器的安全问题十分关键。现有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一般都采用鼓式电磁制动器,特点是通过制动臂上的闸瓦大幅度包住曳引机制动轮实现刹车,通电后推开两制动臂实现松闸。
[0003]曳引式电梯在使用中出事故往往由于曳引力不足,目前申请人把重心集中在如何提高电磁线圈的使用效率以增大制动力上,如专利号CN203143996U所公开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申请人通过优化电磁线圈的衔铁形状来减少线圈组件产生的磁场损耗,从而增强曳引式电梯的制动力,但改变电磁线圈组来提高曳引力的效果不显著,难度较大,并且会使制作成本增加,结构复杂。因此,通过改变优化方案来设计一种新型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提高其安全性能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能够实现提高电梯制动器的制动能力,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包括,
[0006]两制动臂,两所述制动臂相对设置且通过驱动件相向运动;
[0007]闸瓦组件,固定在所述制动臂的内壁面上,且与所述制动臂弧形的内壁面适配;
[0008]制动轮,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臂之间,所述制动轮外壁套设连接有可产生较小形变的接触层,所述接触层外表面设置有通过所述接触层形变而产生形变的链板圈,所述闸瓦组件靠近所述制动轮的接触端与所述链板圈外壁面接触。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层为套设固定在所述制动轮外壁的联接橡胶层,所述联接橡胶层外壁与所述链板圈内壁黏接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链板圈包括若干链板,若干所述链板连接配合连接形成所述链板圈,且相邻两所述链板的靠近端铰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链板的两侧壁分别固接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凸起,且一所述链板的两侧的所述凸起错位设置,一所述链板一侧壁上相邻两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的空隙供另一相邻所述链板上的凸起伸入,所述凸起侧壁开设有销孔,相邻两所述链板侧壁上的所有所述凸起上穿设有一销轴,相邻两所述链板通过所述销轴铰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链板包括若干定位链板和若干连接链板,相邻两所述定位链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链板,所述定位链板靠近所述联接橡胶层的侧壁上固接有若干定位柱,所述联接橡胶层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且两者黏接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闸瓦组件包括贴合固定在所述制动臂内壁的闸瓦,所述闸瓦靠近所述制动轮的一侧固定有上下设置的两制动衬垫,所述制动衬垫内壁与所述链板外壁接触。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制动轮为刚体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联接橡胶层为聚氨酯橡胶。
[001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固接有电磁线圈,所述固定底座两侧壁分别固接有顶杆螺栓和弹簧容纳杆,所述顶杆螺栓和所述弹簧容纳杆贯穿所述制动臂且与所述制动臂滑动连接;
[0017]所述顶杆螺栓远离所述电磁线圈的一端固接有止动螺母,所述弹簧容纳杆上套设有制动弹簧,所述弹簧容纳杆远离所述电磁线圈的一端固接有弹簧垫片,所述制动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垫片和所述制动臂外壁固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制动器从制动闸瓦和制动轮之间的直接作用着手,通过在制动轮表面设置一圈可进行微小形变的链板圈,增加其与链板圈的接触面积,并利用制动过程中两者相互接触,使链板圈变成非均匀圆,极大地增加制动轮的旋转阻力,从而提高曳引式电梯的制动能力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制动器的立体图;
[0022]图2为链板圈的立体图;
[0023]图3为定位链板与连接链板连接关系的爆炸图;
[0024]图4为闸瓦组件未接触链板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闸瓦组件接触链板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制动臂;2、制动衬垫;3、闸瓦;4、制动轮;5、联接橡胶层;6、链板;61、定位链板;62、连接链板;7、顶杆螺栓;8、止动螺母;9、固定底座;10、电磁线圈;11、制动弹簧;12、弹簧垫片;13、凸起;14、销孔;15、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参照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包括,两制动臂1,两制动臂1相对设置且通过驱动件相向运动;闸瓦组件,固定在制动臂1的内壁面上,且与制动臂1弧形的内壁面适配;制动轮4,设置在两制动臂1之间,制动轮4外壁套设连接有可
产生较小形变的接触层,接触层外表面设置有通过接触层形变而产生形变的链板圈,闸瓦组件靠近制动轮4的接触端与链板圈外壁面接触。
[0030]两制动臂1通过驱动件实现相向运动,实现对制动轮4的夹持固定与解除夹持固定,在进行制动时,闸瓦组件与链板圈接触并挤压链板圈,由于且内部设置的接触层可产生较小的形变,因此接触层在外力的作用下形变,同时使得链板圈对应接触层产生形变,使得链板圈变形为可增加制动力的非均匀圆形链板圈,直至制动过程结束,闸瓦组件不再接触链板圈,接触层恢复原状使得链板圈恢复原状。
[0031]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1,接触层为套设固定在制动轮4外壁的联接橡胶层5,联接橡胶层5外壁与链板圈内壁黏接固定。
[0032]采用聚氨酯橡胶形成的联接橡胶层5,其作为高强度的柔性联接材料,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且具有优良的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和耐油性等优点。
[0033]同时,需要保证联接橡胶层5的外壁与链板圈内壁连接,以保证联接橡胶层5形变后可反馈至链板圈。
[0034]进一步优化方案,参照图2,链板圈包括若干链板6,若干链板6连接配合连接形成链板圈,且相邻两链板6的靠近端铰接。
[0035]可以理解的,相邻两链板6之间铰接,在内侧联接橡胶层5的支撑下,多个链板6配合形成一圆形的链板圈,当联接橡胶层5形变后,链板6可快速反应并产生相对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制动臂(1),两所述制动臂(1)相对设置且通过驱动件相向运动;闸瓦组件,固定在所述制动臂(1)的内壁面上,且与所述制动臂(1)弧形的内壁面适配;制动轮(4),设置在两所述制动臂(1)之间,所述制动轮(4)外壁套设连接有可产生较小形变的接触层,所述接触层外表面设置有通过所述接触层形变而产生形变的链板圈,所述闸瓦组件靠近所述制动轮(4)的接触端与所述链板圈外壁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为套设固定在所述制动轮(4)外壁的联接橡胶层(5),所述联接橡胶层(5)外壁与所述链板圈内壁黏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圈包括若干链板(6),若干所述链板(6)连接配合连接形成所述链板圈,且相邻两所述链板(6)的靠近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6)的两侧壁分别固接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凸起(13),且一所述链板(6)的两侧的所述凸起(13)错位设置,一所述链板(6)一侧壁上相邻两所述凸起(13)之间形成的空隙供另一相邻所述链板(6)上的凸起(13)伸入,所述凸起(13)侧壁开设有销孔(14),相邻两所述链板(6)侧壁上的所有所述凸起(13)上穿设有一销轴,相邻两所述链板(6)通过所述销轴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椭圆弹性变形的曳引式电梯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6)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王海舰潘晓光罗贞严波高兴宇谢飞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