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主喷正时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074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5
本申请提供确定主喷正时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由于在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的不同,会造成发动机中燃油的燃烧程度不同;发动机的曲轴角度过小,燃烧越不充分,这会导致发动机出现湿壁现象,致使烟炱的产生;喷油器在当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与当次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可在第一曲轴角度过小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步进角度更新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使得在下一次通过喷油器向发动机内主喷射燃油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更新后的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向发动机中主喷射燃油。这样可以使得在下一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尽可能地增大,使得燃油尽可能地充分燃烧,从而减少烟炱的产生,避免发动机部件的磨损。机部件的磨损。机部件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主喷正时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控制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发动机控制领域中的确定主喷正时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空气污染加剧,人们使用引入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

circulation,EGR)系统的柴油发动机,这降低了柴油发动机的氮氧化物的排放。
[0003]在上述柴油发动机中,燃油的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烟炱。烟炱进入到燃油中会使得燃油的粘度增大,当混入烟炱的燃油进入到油封、轴瓦等高精度的发动机部件时,该混入烟炱的燃油无法自动排出,这会造成发动机部件的磨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确定主喷正时的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能够减少烟炱的产生,避免发动机部件的磨损。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主喷正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中喷油器在当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第一曲轴角度,该第一曲轴角度是基于该发动机的状态参数和该喷油器的喷油参数得到的;基于预设步进角度更新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将更新后的主喷正时确定为下一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该发动机在该预设曲轴角度下该发动机中燃油的燃烧符合目标条件。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在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的不同,会造成发动机中燃油的燃烧程度不同;发动机的曲轴角度过小,燃油的燃烧越不充分,这会导致发动机出现湿壁现象,致使烟炱的产生;喷油器在当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与当次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可在第一曲轴角度过小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步进角度更新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使得在下一次通过喷油器向发动机内主喷射燃油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更新后的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向发动机中主喷射燃油。这样可以使得在下一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尽可能地增大,使得燃油尽可能地充分燃烧,(目标条件是指燃油充分燃烧)从而减少烟炱的产生,避免发动机部件的磨损。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发动机的状态参数和该喷油器的喷油参数得到该第一曲轴角度的过程包括:基于该发动机的转速、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和当次该喷油器的通电时长,确定该第一曲轴角度。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描述该喷油器在当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第一曲轴角度的获取过程。具体地,基于该发动机的转速、当次发动机的主喷正时(也就是,主喷开始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和当次喷油器的通电时长(也就是,喷油器向发动机中的燃烧室内主喷射燃油的时长),确定该第一曲轴角度。
[0009]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发动机的转速、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和当次该喷油器的通电时长,确定该第一曲轴角度,包括:基于如
下公式,确定该第一曲轴角度;
[0010]θ=θ1‑
α*ω

β*T*γ;
[0011]其中,θ为该第一曲轴角度,θ1为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ω为该转速,T为该通电时长,α、β和γ均为常数。
[0012]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电时长的确定过程包括:基于该车辆中油门踏板的位置和该转速,确定该喷油器当次喷射燃油的总喷油量;基于该总喷油量、该喷油器当次预喷射燃油的预喷油量、该燃油的密度,确定该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体积;获取该喷油器中油管内的压力;确定与该体积和该油管内的压力对应的该通电时长。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描述在得到该第一曲轴角度过程中所使用的该喷油器的通电时长的确定过程。由于喷油器向发动机中的燃烧室内主喷射燃油的时长是与当前油门踏板的位置、该发动机的转速、主喷射燃油的体积和该喷油器中油管内的压力密切相关的,因此,可先基于该车辆中油门踏板的位置和该转速,确定该喷油器当次喷射燃油的总喷油量;再基于该总喷油量、该喷油器当次预喷射燃油的预喷油量、该燃油的密度,确定该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体积;最后确定与该体积和该油管内的压力对应的该通电时长。
[0014]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车辆中油门踏板的位置和该转速,确定该喷油器当次喷射燃油的总喷油量,包括:基于该油门踏板的位置和该转速,确定该喷油器当次喷射燃油的参考总喷油量;基于环境温度、环境气压和该发动机中冷却液的温度对该参考总喷油量进行调整,确定该总喷油量。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描述该喷油器当次喷射燃油的总喷油量的确定过程。基于该油门踏板的位置和该转速,确定该喷油器当次喷射燃油的参考总喷油量;基于环境温度、环境气压和该发动机中冷却液的温度对该参考总喷油量进行调整,确定该总喷油量。这是由于,环境温度、环境气压和冷却液的温度会对总喷油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环境温度、环境气压和冷却液的温度对该参考总喷油量进行调整,可得到更加准确的总喷油量。
[0016]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总喷油量、该喷油器当次预喷射燃油的预喷油量、该燃油的密度,确定该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体积,包括:将该总喷油量与该预喷油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该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主喷油量;将该主喷油量与该燃油的密度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体积。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描述该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体积的确定过程。由于该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体积与主喷油量和该燃油的密度相关,因此,可先将该总喷油量与该预喷油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主喷油量;再将该主喷油量与该燃油的密度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体积。
[0018]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该第一曲轴角度大于或等于该预设曲轴角度的情况下,通过该喷油器以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为下一次主喷过程中的该发动机主喷射燃油。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该第一曲轴角度大于或等于该预设曲轴角度的情况下,该发动机中的燃油能够充分地燃烧。因此,可将确定该第一曲轴角度时所对应的当次该喷油器的主喷过程中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用在下一次为该发动机主喷射燃油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通过该喷油器以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为下一次主喷过程中的该发动机主喷射燃
油)。这可使得下一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可能大于或等于预设曲轴角度,使得该发动机中的燃油能够充分地燃烧,减少烟炱的产生,避免发动机部件的磨损。
[0020]综上,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确定主喷正时的方法,由于在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的不同,会造成发动机中燃油的燃烧程度不同;发动机的曲轴角度过小,燃油的燃烧越不充分,这会导致发动机出现湿壁现象,致使烟炱的产生;喷油器在当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曲轴角度与当次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可在第一曲轴角度过小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步进角度更新当次该发动机的主喷正时,使得在下一次通过喷油器向发动机内主喷射燃油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更新后的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向发动机中主喷射燃油。这样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主喷正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中喷油器在当次主喷结束时发动机的第一曲轴角度,所述第一曲轴角度是基于所述发动机的状态参数和所述喷油器的喷油参数得到的;在所述第一曲轴角度小于预设曲轴角度的情况下,基于预设步进角度更新当次所述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将更新后的主喷正时确定为下一次所述发动机的主喷正时,所述发动机在所述预设曲轴角度下所述发动机中燃油的燃烧符合目标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的状态参数和所述喷油器的喷油参数得到所述第一曲轴角度的过程包括:基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当次所述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和当次所述喷油器的通电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曲轴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当次所述发动机的主喷正时和当次所述喷油器的通电时长,确定所述第一曲轴角度,包括:基于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曲轴角度;θ=θ1‑
α*ω

β*T*γ其中,θ为所述第一曲轴角度,θ1为当次所述发动机的主喷正时,ω为所述转速,T为所述通电时长,α、β和γ均为常数。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时长的确定过程包括:基于所述车辆中油门踏板的位置和所述转速,确定所述喷油器当次喷射燃油的总喷油量;基于所述总喷油量、所述喷油器当次预喷射燃油的预喷油量、所述燃油的密度,确定所述喷油器当次主喷射燃油的体积;获取所述喷油器中油管内的压力;确定与所述体积和所述油管内的压力对应的所述通电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车辆中油门踏板的位置和所述转速,确定所述喷油器当次喷射燃油的总喷油量,包括:基于所述油门踏板的位置和所述转速,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岩钊郑贵重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