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064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通信协同、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系统包括:控制终端;至少一个协同载体;以及多个执行载体;本申请用于构建新型协同作战通信方式以及部署形式,其通过无人机、地面坦克作为协同载体,以地面机器人作为执行载体,通过地面或空中控制平台作为控制终端来实现多种设备终端联合协同通信。在进行加密时,通过非对称加密,也就是对通信信号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进行静态加密和动态加密,解密时,协同载体只能够自主完成静态解密,其动态解密必须由控制终端下协作才能够完成,即使通信信号被劫持,也无法破解。也无法破解。也无法破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通信协同、加密
,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多种兵种协同作战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方式。一般地,采用的基本上是单一协同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控制终端控制地面机器人,或者通过无人机来控制地面机器人。其远远达不到联合作战需要,在现在的协同作战中,要求地面设备、空中设备以及终端控制设备实现集群控制,比如通过无人机或者地面坦克作为协作主体来控制大量的地面机器人进行协同作战,但是,战场的情况瞬息多变,地形状况也复杂多变,一旦地面机器人超过了设定的通信距离,就不能被控制。当前军事形态已进入智能时代,其重要特征就是无人作战系统和平台被广泛的应用。在智能化无人作战体系中,作为侦察、预警的信息感知平台,定向

决策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对作战行动进行指挥控制的信息利用平台,都将是智能化无人系统和平台。在这些系统和平台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交换与共享,也是无人化的、不“落地”的通信,因此,通信加密也是重中之重,目前最先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应用于多种设备终端联合协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终端检测每一执行载体的通信信号,基于每一执行载体的通信信号建立控制终端与每一执行载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控制终端向每一执行载体通过通信链路发送伪装程序,当执行载体接收到伪装程序后,所述执行载体内部设置的执行控制器在控制发射天线按照设定功率发送通信信号时加载所述伪装程序,以对通信信号进行非对称加密处理,形成伪装通信信号;协同载体与控制终端进行双向通信,当协同载体检测到伪装通信信号时,记录伪装通信信号,并将伪装通信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获取伪装通信信号后,对伪装通信信号进行识别并发送对应的解密程序至协同载体,所述协同载体接收解密程序后在协同载体内构建解密程式和静态解密库;协同载体通过解密程式加载静态解密库以对伪装通信信号进行一次解密,一次解密成功后发送反馈指令至控制终端,基于所述反馈指令,所述控制终端发送动态解密信息至协同载体,在解密程式下加载动态解密信息形成二次解密,二次解密完成后协同载体和执行载体完成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通信信号进行非对称加密处理具体包括:通过伪装程序构建或提供控制单元、加密逻辑控制部和若干前

后加密矩阵对,其中,控制单元控制其中一个前

后加密矩阵对通信信号的起始段和结束段写入加密特征以形成非对称加密,加密完成后形成一变换指令发送至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后加密矩阵对包括第一矩阵单元和第二矩阵单元,其中,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矩阵单元用于在通信信号的起始段写入静态加密特征以形成静态加密,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矩阵单元用于在通信信号的结束段写入动态加密特征以形成动态加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设定周期内,通过加载加密逻辑控制部以对第二矩阵单元进行加密特征变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周期内,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加载加密逻辑控制部并按照加密任务的进行以对多个第二矩阵单元按照变换指令进行加密特征变换。6.基于多天线协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至少一个协同载体;以及多个执行载体;所述控制终端检测每一执行载体的通信信号,基于每一执行载体的通信信号建立控制终端与每一执行载体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旺旺程众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星恒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