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14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冷冻探头、与冷冻探头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形成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于第一通道处形成分流入口,分流通道于第二通道处形成分流出口;制冷剂从第一通道经分流通道进入第二通道时,于分流出口处形成局部低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高速流动的制冷剂提前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流,利用高速流体产生的引射现象形成局部低压区,通过监测导管内的压力变化判定冷冻探头的球囊是否存在破损泄漏。定冷冻探头的球囊是否存在破损泄漏。定冷冻探头的球囊是否存在破损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冷冻消融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冷冻消融产品一般会在体外进行产品测试,确认产品无泄漏后,进入人体内进行靶组织消融;但在冷冻消融导管进入人体过程中,可能存在冷冻消融导管端部的冷冻探头在输送进入人体的过程中损坏冷冻探头,使得手术过程中发生制冷剂泄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产品进入人体后,冷冻消融前再次确认产品的泄漏状况是非常有意义的,而现有技术并未存在有效且易于观察的方式。
[0003]此外,在制冷剂在输送过程中,制冷剂相变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形成阻力,阻碍制冷剂向冷冻探头输送,导致了冷冻探头在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超低温,因此需要对输送管路进行预冷,该阶段称为预冷阶段;而输送管路直径越细,制冷剂输送阻力越大,预冷时间越长,导致消融手术时间延长,临床体验不佳,特别是对于细长器官管腔(如肺部支气管等)病灶消融使用的细径化冷冻消融导管,前期需要等待相当长的预冷时间;为缩短预冷时间,可以通过增加使用压力或制冷剂流量的方式缩短预冷时间,但使用压力或流量的增大可能导致冷冻产品内压力过高,存在产品破裂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冻消融导管,通过布置流体分流回流件,使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使分流气体形成局部低压区,通过监测导管内的压力变化判定冷冻探头是否存在破损泄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中,包括:
[0007]冷冻探头;
[0008]与所述冷冻探头相连通的、用于向所述冷冻探头的内部提供冷却剂的第一通道;
[0009]与所述冷冻探头相连通的、用于从所述冷冻探头的内部引出冷却剂的第二通道;
[0010]其中,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于所述第一通道处形成分流入口,所述分流通道于所述第二通道处形成分流出口;
[0011]制冷剂从所述第一通道经所述分流通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时,于所述分流出口处形成局部低压。
[0012]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分流通道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分流通道的开启、关闭、和/或调节流量的阀。
[0013]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分流入口和所述分流出口均朝向背对于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
[0014]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分流入口朝向制冷剂流向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
布置,所述分流出口朝向制冷剂流出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
[0015]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分流通道的开启、关闭、和/或调节流量的阀;
[0016]所述阀位于所述冷冻探头和所述分流通道之间。
[0017]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分流入口朝向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所述分流出口朝向背对于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
[0018]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分流入口背对于所述制冷剂流向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所述分流出口朝向制冷剂流出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
[0019]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包括:
[0020]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流体分流回流件,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为管状结构,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提供所述分流通道;
[0021]其中,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端处形成所述分流入口,于所述第二端处形成所述分流出口。
[0022]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与所述冷冻探头相连通的制冷剂入路、与所述制冷剂入路相连通的流体入路通道、以及与所述流体入路通道相连通的延长入路管;
[0023]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与所述冷冻探头相连通的制冷剂回路、与所述制冷剂回路相连通的流体回路通道、以及与所述流体回路通道相连通的延长回路管;
[0024]其中,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制冷剂入路、所述流体入路通道、和所述延长入路管中的一个相连通;
[0025]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制冷剂回路、所述流体回路通道、和所述延长回路管中的一个相连通。
[0026]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套设于所述制冷剂入路的外部;或,所述制冷剂入路套设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外部;或,所述制冷剂入路和所述制冷剂回路并列设置;
[0027]所述流体入路通道和所述流体回路通道并列设置。
[0028]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还包括:负压泵,所述负压泵连接所述第二通道。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冻消融导管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冻消融导管,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0030]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冷冻探头提供制冷剂;
[0031]所述制冷剂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分流通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于所述分流出口处形成局部低压;
[0032]监测所述冷冻探头的内部的压力变化,以判断所述冷冻探头是否存在泄漏。
[0033]上述的冷冻消融导管的工作方法,其中:
[0034]制冷剂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分流通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于所述分流出口处形成局部低压,同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冷冻探头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0035]或,关闭位于所述冷冻探头和所述分流通道之间的阀,制冷剂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分流通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于所述分流出口处形成局部低压;
[0036]或,打开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负压泵,制冷剂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分流通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于所述分流出口处形成局部低压,同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冷冻探头进入所述第二通道。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另一种更具体的冷冻消融导管,其中,包括:
[0038]冷冻探头;
[0039]与所述冷冻探头相连通的、用于向所述冷冻探头的内部提供冷却剂的第一通道;
[0040]与所述冷冻探头相连通的、用于从所述冷冻探头的内部引出冷却剂的第二通道;
[0041]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流体分流回流件;
[0042]其中,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二端;
[0043]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的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二通道于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处形成靠近所述冷冻探头的第二通道前侧和远离所述冷冻探头的第二通道后侧;
[0044]所述第二端的端口朝向所述第二通道后侧布置;
[0045]制冷剂从所述第一通道经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进入所述第二通道时,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第二通道前侧形成局部低压。
[0046]上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第一端的端口朝向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离所述冷冻探头的第一通道后侧布置。
[0047]上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中,所述冷冻探头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冻探头;与所述冷冻探头相连通的、用于向所述冷冻探头的内部提供冷却剂的第一通道;与所述冷冻探头相连通的、用于从所述冷冻探头的内部引出冷却剂的第二通道;其中,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于所述第一通道处形成分流入口,所述分流通道于所述第二通道处形成分流出口;制冷剂从所述第一通道经所述分流通道进入所述第二通道时,于所述分流出口处形成局部低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分流通道的开启、关闭、和/或调节流量的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分流入口和所述分流出口均朝向背对于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分流通道的开启、关闭、和/或调节流量的阀;所述阀位于所述冷冻探头和所述分流通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入口朝向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所述分流出口朝向背对于所述冷冻探头的方向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流体分流回流件,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为管状结构,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提供所述分流通道;其中,所述流体分流回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一端处形成所述分流入口,于所述第二端处形成所述分流出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鹏陆战钶柴凌云邢宗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