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自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使用8
‑
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发光层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s,OLED)以来,有机发光器件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其作为新一代光学显示技术,具有低驱动电压、低功耗、高亮度、高效率、高对比度、轻薄、无视角依赖性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平板显示、高效照明和柔性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其中发光层通常采用主客体材料掺杂。
[0003]目前普遍采用的主体材料三线态能级和稳定性较低,导致了器件的效率低、寿命短。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的结构通式为:其中,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1~R
10
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或链烷基;L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60的亚芳基,L连接在R9所连接的苯环上的任意可能的位置;X、Y各自独立地选自O、S、Se或Te;R9连接在其所连接的苯环上的任意可能的位置,R
10
连接在其所连接的苯环上的任意可能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60的芳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60的芳基具有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其中,表示连接位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具有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苯并五元杂环主体材料的结构通式为时,按如下合成路线进行制备:6.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步骤:将3
‑
硝基苯并噻吩、溴代苯酚、碳酸钾加入到第一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
物;将所述第一中间产物、联硼酸频哪醇酯、碳酸钾、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鸿,邝常春,贺耀武,商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