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96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半导体部,第一半导体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复位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端部,第二复位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部;第一复位线连接第一端部;第二复位线连接第二端部;其中一个像素电路的第一端部和另一个像素电路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半导体部连接;第一扫描线,其中一个像素电路中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和另一个像素电路中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一分支部,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半导体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于改善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于改善显示面板显示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面板可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电路的驱动晶体管可产生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在数据信号写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前,可以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以保证能够有效的写入数据信号;在发光阶段之前,可以对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例如阳极)进行复位,以避免残影问题。
[0003]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可以采用不同的复位线分别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传输不同的复位信号,以满足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不同的复位要求。
[0004]然而在采用双复位线设计时,不同像素电路的半导体部需要断开,容易导致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mura)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mura)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像素电路,多个像素电路在衬底的一侧且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呈阵列分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半导体部,第一半导体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第二复位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端部,第二复位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端部;第一复位线,连接第一端部;第二复位线,连接第二端部;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电路中,其中一个像素电路的第一端部和另一个像素电路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半导体部连接;第一扫描线,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像素电路中,其中一个像素电路中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和另一个像素电路中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扫描线;
[0007]第二扫描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一分支部,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半导体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0008]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衬底一侧的半导体层和多层导电层;
[0009]第一复位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线,第一分线与第一分支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第一分线所在的导电层与第一分支部所在的导电层之间至少间隔一层导电层。
[0010]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衬底一侧的半导体层和多层导电层,多层导电层包括依次远离衬底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和阳极层,第一复位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线,第一分线与第一分支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第一分支部位于第一金属层,第一分线位于阳极层;
[0011]优选的,相邻两条第一分线的图案不同;
[0012]优选的,第一复位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线,多条第二分线与多条第一分线相互连接;
[0013]优选的,第一分线通过第一跨线连接第一端部。
[0014]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衬底一侧的半导体层和多层导电层;
[0015]第二复位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分线,第三分线与第一分支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第三分线所在的导电层与第一分支部所在的导电层相邻。
[0016]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层导电层包括依次远离衬底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和阳极层,第一分支部位于第一金属层,第三分线位于第二金属层;
[0017]优选的,第二复位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分线,多条第三分线与多条第四分线相互连接。
[0018]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复位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线,多条第二分线与多条第一分线相互连接;
[0019]第二分线和第四分线位于同一膜层;
[0020]优选的,第二分线和第四分线位于第三金属层;
[0021]优选的,第二分线的数量大于第四分线的数量;
[0022]优选的,每间隔两条第二分线设置有一条第四分线。
[0023]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和连接驱动晶体管栅极的双栅晶体管,
[0024]显示面板包括电源线,电源线和双栅晶体管的双栅节点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至少部分交叠。
[0025]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源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本体部和第二分支部;
[0026]像素电路包括阈值补偿晶体管,阈值补偿晶体管为双栅晶体管,第二分支部与阈值补偿晶体管的双栅节点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0027]优选的,第二本体部沿第二方向延伸,一列像素电路对应一条第二本体部,第j列像素电路对应的第二本体部所连接的第二分支部与第j+1列像素电路的阈值补偿晶体管的双栅节点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0028]优选的,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衬底一侧的半导体层和多层导电层,多层导电层包括依次远离衬底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第二本体部位于第三金属层,第二分支部位于第二金属层。
[0029]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像素电路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0030]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和连接驱动晶体管栅极的晶体管,发光元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本体部和第三分支部,第三分支部和连接驱动晶体管栅极的晶体管的沟道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0031]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003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由于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半导体部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半导体部可构成连接在其中一个像素电路的第一复位晶体管和另一个像素电路的第二复位晶体管之间的晶体管,但是由于第二扫描线上的导通电平与第一扫描线上的导通电平在时间上无交叠,因此在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或第二复位晶体管导通的情况下,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半导体部构成的晶体管截止,因此该晶体管的电性隔断可使相邻两行像素电路中其中一行像素电路中的第二复位晶体管对发光元件的复位和另一行行像素电路中的第一复位晶体管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复位能够同时进行且互不干扰。另外,通过第二半导体部将第二方向上相互独立的第一半导体部连接起来,这样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各个第一半导体部在整体上可以是连续的,有利于避免由于静电击伤而造成晶体管器件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3]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4]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2示出相关技术中像素电路的一种等效电路示意图;
[0036]图3示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4示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像素电路,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在所述衬底的一侧且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呈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半导体部,所述第一半导体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第一复位线,连接所述第一端部;第二复位线,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第二半导体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电路中,其中一个所述像素电路的所述第一端部和另一个所述像素电路的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半导体部连接;第一扫描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电路中,其中一个所述像素电路中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和另一个所述像素电路中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一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和所述第二半导体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半导体层和多层导电层;所述第一复位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线,所述第一分线与所述第一分支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第一分线所在的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分支部所在的导电层之间至少间隔一层所述导电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半导体层和多层导电层,所述多层导电层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衬底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和阳极层,所述第一复位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线,所述第一分线与所述第一分支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所述第一分支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分线位于所述阳极层;优选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分线的图案不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线,多条所述第二分线与多条所述第一分线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线通过第一跨线连接所述第一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半导体层和多层导电层,所述半导体层和所述多层金属层形成有多个所述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复位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分线,所述第三分线与所述第一分支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所述第三分线所在的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分支部所在的导电层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顾维杰周至奕谢水林马帅王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