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855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控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体内的固定窗座,固定窗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口且内边缘设置有包边,固定窗座的内部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位于包边外侧的基础框架和密封框架,基础框架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收放机构与活动窗体进行活动连接,活动窗体内还设置有风力监测模块、雨水监测模块、控制模块、计时模块及光线检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风力监测模块,有利于通过风力检测单元对室外风力进行检测,实现了根据风力等级而自动控制窗体开度大小的工作,进而自动调节室内与室外空气环境的交换强度,同时在强风天气,开度角过大的窗体受风阻较大,若不及时调节开度易出现破损。现破损。现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控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每个产业都十分注重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绿色建筑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指以用户的需要为依据,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0003]门窗作为绿色建筑的实施载体,即控制建筑室内与室外环境交换的媒介,现已出现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而远程控制门窗开关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办法,进行对门窗开启状态和开启大小进行调节,以实现在线观察门窗状态,在恶劣的环境天气及时关闭门窗,以避免狂风或雨水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从而壁避免其破坏物品造成的经济损失。
[0004]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控制门窗的智能化控制虽然实现了远程操控,但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门窗关闭或敞开状态的控制指令需要人工下达控制指令,即使用者需要过多关注室外环境的变化,若出现差错,易错失对门窗远程操控的最佳控制指令的下达时间,恶劣天气下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
[0005]此外如何在不影响使用者作息时间的情况下,进行门窗采光的自动调节,以提高窗体的通光率,提高室内环境的亮度,避免室内环境滋生霉菌(尤其是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的问题。
[0006]因此,亟需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如何根据室外天气控制窗体的开度大小和透光率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体内的固定窗座,所述固定窗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口且内边缘设置有包边,所述固定窗座的内部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位于包边外侧的基础框架和密封框架,所述基础框架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收放机构与活动窗体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基础框架外壁的两侧均通过第二收放机构与活动窗体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窗座中包边的四角安装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活动端与活动窗体进行固定连接;
[0009]所述活动窗体包括玻璃框和玻璃层,其中所述玻璃层安装在玻璃框内部,而所述玻璃层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遮光机构;
[0010]所述活动窗体内还设置有风力监测模块、雨水监测模块、控制模块、计时模块及光线检测模块;其中
[0011]所述风力监测模块包括风力检测单元、风级划分单元及风级比对单元,其中所述风力检测单元对室外风力进行检测并形成风力信号,所述风级划分单元接收风力信号并转换为风级信号,所述风级比对单元接收风级信号并与预设风力等级进行比对,随着风级信
号的逐渐递增,则形成与之负相关的第一判定信息
[0012]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一判定信息,形成对电推杆的控制,控制电推杆活动端的伸缩长度,且随着风级信号的递增,电推杆控制第一收放机构和第二收放机构的伸展量越小,进而窗体的开度越小;
[0013]所述计时模块包括时间记录单元和时间比对单元,其中所述时间记录单元记录用户的作息时刻并形成标记信号,所述时间比对单元接收标记信号并与标准时刻进行比对,若超过标准时刻时,则形成第三判定信息;
[0014]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包括光线检测单元和光线比对单元,其中所述光线检测单元对户外光线进行采集并形成光照信号,所述光线比对单元接收光照信号并与临界光照进行比对,若超过临界光照时,则形成第四判定信息;若低于临界光照时,则形成第五判定信息;
[0015]在第三判定信号不介入时(即未设定标记时刻),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四判定信息,形成对遮光机构的控制,控制位于玻璃层内腔中的遮光机构隆起,进而玻璃层透光;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五判定信息,形成对遮光机构的控制,控制位于玻璃层内腔中的遮光机构摊开,进而玻璃层不透光;
[0016]在第三判定信号介入时(即设定标记时刻),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三判定信息和第四判定信息,或接收第三判定信息和第五判定信息,而分别形成对遮光机构的控制,控制遮光机构隆起或摊开,进而控制玻璃层的透光性,其中控制方法与未设定标记时刻相同,仅控制条件不同。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放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活动杆、第一滑片及第一滑块,其中两个第一活动杆交叉式活动连接在同一限位转轴上,所述第一活动杆靠近基础框架的一端通过限位转轴与第一滑片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靠近活动窗体的一端通过限位转轴与第一滑块进行活动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放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活动杆、第二滑片及第二滑块,其中两个第二活动杆交叉式活动连接在同一限位转轴上,所述第二活动杆靠近基础框架的一端通过限位转轴与第二滑片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靠近活动窗体的一端通过限位转轴与第二滑块进行活动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片与基础框架外侧开设的凸形槽进行活动卡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玻璃框外围开设的凸形槽进行活动卡接;所述第二活动杆顶部或底部连接的第二滑片和第二滑块中的任意一组固定连接在基础框架外侧和玻璃框外围所开设的凸形槽内。
[0020]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框架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一滑片相适配的凸形卡槽,所述凸形卡槽的外边缘与密封框架的侧壁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框架侧壁厚度与凸形卡槽的外边缘厚度设置相同,交叉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杆或两个所述第二活动杆的总厚度与凸形卡槽的内壁厚度设置相同。
[0021]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监测模块包括雨水检测单元和雨量比对单元,其中所述雨水检测单元对室外雨水进行检测并形成雨量信号,所述雨量比对单元接收雨量信号并与预设雨量进行比对,若超过预设雨量时,则形成第二判定信息;
[0022]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二判定信息,形成对电推杆的控制,控制电推杆活动端向内收缩,并带动活动窗体向内压缩第一收放机构和第二收放机构,直至活动窗体进入第一收放机构内,此时窗体开度为0。
[0023]进一步的,所述遮光机构包括遮光板、辊轴、齿轮、齿条及液压杆;其中所述遮光板的中部固定套接辊轴,所述辊轴的任意端固定套接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与齿条的表面相啮合,所述齿条的顶端与液压杆的活动端进行固定连接。
[0024]进一步的,所述辊轴的两端插入玻璃层侧壁且二者进行活动套接,所述玻璃层的侧壁设置有与齿轮、齿条及液压杆运动的腔室,所述液压杆的固定端安装在该腔室的顶部,所述玻璃层内腔宽度设置大于遮光板旋转至横向隆起的宽度。
[002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遮光机构对玻璃层透光性调节的具体方法如下:
[0026]在白昼时,所述液压杆接收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进而液压杆的活动端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齿条整体下移,进而齿条侧壁带动与之啮合的多个齿轮旋转,直至与齿轮进行固定套接的辊轴和套接在辊轴表面的遮光板旋转至90度隆起状态,进而多个隆起的遮光板间产生空隙,室外光线能够穿透玻璃层经过该空隙进入室内;
[0027]在夜晚时,所述液压杆接收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进而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建筑墙体内的固定窗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座(1)的中部设置有通口且内边缘设置有包边,所述固定窗座(1)的内部由内向外依次安装有位于包边外侧的基础框架(3)和密封框架(4),所述基础框架(3)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收放机构(5)与活动窗体(2)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基础框架(3)外壁的两侧均通过第二收放机构(6)与活动窗体(2)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窗座(1)中包边的四角安装有电推杆(7),所述电推杆(7)的活动端与活动窗体(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窗体(2)包括玻璃框(201)和玻璃层(202),其中所述玻璃层(202)安装在玻璃框(201)内部,而所述玻璃层(20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遮光机构(203);所述活动窗体(2)内还设置有风力监测模块(8)、雨水监测模块(9)、控制模块(10)、计时模块(11)及光线检测模块(12);其中所述风力监测模块(8)包括风力检测单元(801)、风级划分单元(802)及风级比对单元(803),其中所述风力检测单元(801)对室外风力进行检测并形成风力信号,所述风级划分单元(802)接收风力信号并转换为风级信号,所述风级比对单元(803)接收风级信号并与预设风力等级进行比对,随着风级信号的逐渐递增,则形成与之负相关的第一判定信息通过控制模块(10)接收第一判定信息,形成对电推杆(7)的控制,控制电推杆(7)活动端的伸缩长度,且随着风级信号的递增,电推杆(7)控制第一收放机构(5)和第二收放机构(6)的伸展量越小,进而窗体的开度越小;所述计时模块(11)包括时间记录单元(1101)和时间比对单元(1102),其中所述时间记录单元(1101)记录用户的作息时刻并形成标记信号,所述时间比对单元(1102)接收标记信号并与标准时刻进行比对,若超过标准时刻时,则形成第三判定信息;所述光线检测模块(12)包括光线检测单元(1201)和光线比对单元(1202),其中所述光线检测单元(1201)对户外光线进行采集并形成光照信号,所述光线比对单元(1202)接收光照信号并与临界光照进行比对,若超过临界光照时,则形成第四判定信息;若低于临界光照时,则形成第五判定信息;在第三判定信号不介入时(即未设定标记时刻),通过控制模块(10)接收第四判定信息,形成对遮光机构(203)的控制,控制位于玻璃层(202)内腔中的遮光机构(203)隆起,进而玻璃层(202)透光;通过控制模块(10)接收第五判定信息,形成对遮光机构(203)的控制,控制位于玻璃层(202)内腔中的遮光机构(203)摊开,进而玻璃层(202)不透光;在第三判定信号介入时(即设定标记时刻),通过控制模块(10)接收第三判定信息和第四判定信息,或接收第三判定信息和第五判定信息,而分别形成对遮光机构(203)的控制,控制遮光机构(203)隆起或摊开,进而控制玻璃层(202)的透光性,其中控制方法与未设定标记时刻相同,仅控制条件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放机构(5)包括两个第一活动杆(501)、第一滑片(502)及第一滑块(503),其中两个第一活动杆(501)交叉式活动连接在同一限位转轴上,所述第一活动杆(501)靠近基础框架(3)的一端通过限位转轴与第一滑片(502)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501)靠近活动窗体(2)的一端通过限位转轴与第一滑块(503)进行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放机构(6)包括两个第二活动杆(601)、第二滑片(602)及第二滑块(603),其中两个第二活动杆
(601)交叉式活动连接在同一限位转轴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慧锦王亚联周鹏王丹丹刘丹刘雪玲程昆仑周子钦行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鼎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