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动物双歧杆菌的富硒培养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984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双歧杆菌的富硒培养方法与应用,所述富硒培养方法为:将所述动物双歧杆菌复活;再通过CM0231固体培养基活化;活化后将动物双歧杆菌接种至pH 7.5的CM0231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得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于pH 9的CM0231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得到对数期菌液;将亚硒酸钠加入菌液中使菌液硒含量为100m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动物双歧杆菌的富硒培养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尤其涉及可以将亚硒酸钠转化为生物利用度高的红色纳米硒的动物双歧杆菌的高效富硒培养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硒已被联合国FAO/IAEA/WHO共同确认为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对动物和人类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硒(Se)被瑞典化学家Jakob Berzelius发现,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有毒元素。随着对硒参与的各种生理反应的不断研究,发现硒是机体必不可少的膳食补充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硒的摄入量为40~400μg/d。研究表明,在安全阈值范围内,硒不仅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和修复细胞的活性,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和解毒功能,而在安全阈值外,缺硒可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过量摄入硒则可能导致硒中毒。目前,补硒的方法大多仍是采用无机硒化合物即亚硒酸钠制成口服制剂,但亚硒酸钠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无机硒经生物转化后形成有机硒化物,有机硒及纳米硒生物毒性更小、更有利于动植物吸收及安全利用,在激发免疫反应上较无机硒效果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双歧杆菌的富硒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a.将所述动物双歧杆菌复活,复活后转接至CM0231固体培养基上,37℃静置培养48h;b.将步骤a所得的菌液通过CM0231固体培养基转接至2

3代活化;c.将步骤b所得的动物双歧杆菌接种至pH 7.5的CM0231液体培养基中,在37℃、160rpm振荡培养12h,得到种子液;d.将步骤c所得的种子液以3%(V/V)接种量接种于pH 9的CM0231液体培养基中,35℃摇床160rpm振荡培养9h,得到对数期菌液;e.将亚硒酸钠加入至步骤d所得的菌液中使菌液硒含量为100mg
·
L
‑1,在35℃、160rpm条件下振荡培养24h,观察菌液颜色呈红色,即得到富硒动物双歧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物双歧杆菌的富硒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CM0231固体培养基成分每升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K2HPO
4 0.45g、KH2P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春云褚美函王英刚张贵明巩宗强李晓军韩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