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MW专利>正文

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76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尤其是包括:散热盖;多个辐射元件,配置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以暴露在外气下,并且实现波束成形;及天线外壳主体,设置所述散热盖;其中,在所述辐射元件及在所述散热盖后方配置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通过暴露在外气下的所述辐射元件及所述散热盖的前面向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前方释放,进而提供不仅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散热性能,还节省产品的制造成本的优点。品的制造成本的优点。品的制造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天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去除天线罩及安装辐射元件的基板等,使辐射元件直接暴露在外气下,进而可纤薄化制作,并且节省产品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散热性能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的中继器包括在内的基站天线具有各种形状和结构,并且通常具有在以长度方向直立的至少一个反射板上适当配置多个辐射元件的结构。
[0003]近来,正在活跃进行在满足对于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的天线的高性能要求的同时达到小型化、轻量化及低成本结构的研究,尤其是在适用用于实现线性极化或者圆形极化的贴片式辐射元件的情况,通常正在广泛使用在由塑料或者陶瓷材料的电介质基板构成的辐射元件镀金并且通过焊接等结合于PCB(印刷电路板)的方式。
[0004]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的一示例的分解立体图。
[0005]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1中,为使多个辐射元件35向希望的方向输以容易波束成形,多个辐射元件35排列成向作为波束输出方向的天线外壳主体10的前部面侧暴露,为了从外部环境中保护多个辐射元件35,天线罩50隔着多个辐射元件35配置在天线外壳主体10的前端部。
[0006]更详细地说,所述天线装置1包括:天线外壳主体10,形成为前面开口的直角六面体的薄箱体形状,在后部面与多个散热鳍片11形成一体;主板20,层叠配置在天线外壳主体10的内部中的后面;及天线板30,层叠配置在天线外壳主体10的内部中的前部面。
[0007]在主板20安装用于控制校准供电的多个供电相关部件元件,在供电过程中多个元件产生的热通过天线外壳主体10的后方的多个散热鳍片11向后方散热。
[0008]然后,在主板20的下侧或天线外壳主体10的下侧层叠安装有PSU(供电单元)元件的PSU板40或以相同高度配置该PSU板40,从PSU元件产生的热也通过在天线外壳主体10的后方形成一体的所述多个散热鳍片11或与天线外壳主体10分开单独形成并附着在天线外壳主体10背面的PSU外壳15的PSU散热鳍片16向后方散热。
[0009]在主板20的前部面配置空腔滤波器型的多个射频滤波器25,并且使天线板30的后部面层叠配置在多个射频滤波器25的前部面。
[0010]在天线板30的前面安装贴片型辐射元件或偶极型的辐射元件35,在天线外壳主体10的前部面可设置天线罩50,所述天线罩50从外部保护内部的各个零部件的同时实现从多个辐射元件35顺利辐射。
[0011]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1的一示例中,天线外壳主体10的前方部被天线罩50遮蔽,从而散热面积必然只限于天线罩50的面积,而且辐射元件35也设计成仅执行收发RF信号,无法向前方释放在多个辐射元件35产生的热,据此在天线外壳主体10的内部产生的热量必然一概只向天线外壳主体10的后方排放,因此存在大幅度降低散热效率的问题,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的新散热结构设计的要求正在增加。
[0012]另外,根据现有技术的天线装置1的一例,因为天线罩50的体积及从天线板30前面间隔辐射元件35的配置结构所占据的体积,存在很难实现在建筑物内或5G阴影区域要求的纤薄尺寸的基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要解决的问题)
[001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删除天线罩及装贴辐射元件的基板(PCB)等不必要的结构,可节省产品的制造成本。
[0015]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天线外壳主体的全方位进行均匀散热的天线装置。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天线装置:将辐射元件紧贴组装于金属材料的散热盖,进而散热元件不仅能够执行收发RF信号的功能,还可执行传热功能。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天线装置:在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中可建立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进而可节省制造时间及人工成本等。
[0018]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不限于在以上提及的课题,而未提及的其他课题,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从以下的记载中明确理解。
[0019](解决问题的手段)
[0020]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散热盖;多个辐射元件,配置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以暴露在外气下,并且实现波束成形;及天线外壳主体,设置所述散热盖;其中,在所述辐射元件及在所述散热盖后方配置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通过暴露在外气下的所述辐射元件及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向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前方释放。
[002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包括:散热盖;多个辐射元件,配置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以暴露在外气下,并且实现波束成形;天线外壳主体,设置所述散热盖,并且在背面与多个散热鳍片形成一体;及主板,层叠配置在所述天线外壳主体与所述散热盖之间的内部空间;其中,在所述主板与所述散热盖之间产生的热向配置有所述散热盖的前方侧及配置有所述多个散热鳍片的后方侧分支并释放。
[002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其他一实施例包括:散热盖;多个辐射元件,配置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以暴露在外气下,并且实现波束成形;及天线外壳主体,设置所述散热盖,并且在背面与多个散热鳍片形成一体;其中,在所述辐射元件及在所述散热盖后方配置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暴露外气下的所述辐射元件及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向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前方释放;在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内部配置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在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背面形成的所述多个散热鳍片向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后方释放。
[0023]在此,所述多个辐射元件可采用偶极型的偶极天线及贴片型的贴片天线中的任意一种。
[0024]另外,所述多个辐射元件包括导电材料的贴片板及导电材料的一对供电端子,所述一对供电端子连接于所述贴片板,所述贴片板及所述一对供电端子可利用具有预定的导热性及预定的介电常数的介电质成型材料嵌件注塑成型。
[0025]另外,所述介电质成型材料可采用预定的导热材料,以通过导热方式可向所述天
线外壳主体的前方传递在所述天线外壳主体及所述散热盖之间生成的热。
[0026]另外,所述预定的导热材料可包含聚醚酰亚胺材料。
[0027]另外,所述多个辐射元件可通过预定的粘贴材料粘贴于所述散热盖的前面。
[0028]另外,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向前方凸出形成多个位置设定凸起,所述多个辐射元件可分别压入结合于所述多个位置设定凸起。
[0029]另外,所述多个辐射元件通过预定的粘贴材料粘贴于所述散热盖的前面,而且可分别压入结合于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向前方凸出形成的多个位置设定凸起。
[0030]另外,所述散热盖形成前后方贯通的供电端子贯通孔;所述多个辐射元件为所述一对供电端子分别贯通所述供电端子贯通孔之后连接于紧贴于所述散热盖背面配置的天线子板。
[0031]另外,所述介电质成型材料的背面可与所述散热盖的前面紧贴固定,以将导热阻抗最小化。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天线装置,包括:散热盖;多个辐射元件,配置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以暴露在外气下,并且实现波束成形;及天线外壳主体,设置所述散热盖;其中,在所述辐射元件及在所述散热盖后方配置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通过暴露在外气下的所述辐射元件及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向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前方释放。2.一种天线装置,包括:散热盖;多个辐射元件,配置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以暴露在外气下,并且实现波束成形;天线外壳主体,设置所述散热盖,并且在背面与多个散热鳍片形成一体;及主板,层叠配置在所述天线外壳主体与所述散热盖之间的内部空间;其中,在所述主板与所述散热盖之间产生的热向配置有所述散热盖的前方侧及配置有所述多个散热鳍片的后方侧分支并释放。3.一种天线装置,包括:散热盖;多个辐射元件,配置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以暴露在外气下,并且实现波束成形;及天线外壳主体,设置所述散热盖,并且在背面与多个散热鳍片形成一体;其中,在所述辐射元件及在所述散热盖后方配置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暴露外气下的所述辐射元件及所述散热盖的前面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向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前方释放;在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内部配置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中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在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背面形成的所述多个散热鳍片向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后方释放。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辐射元件采用偶极型的偶极天线及贴片型的贴片天线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辐射元件包括导电材料的贴片板及导电材料的一对供电端子,所述一对供电端子连接于所述贴片板;所述贴片板及所述一对供电端子利用具有预定的导热性及预定的介电常数的介电质成型材料嵌件注塑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质成型材料采用预定的导热材料,以通过导热方式向所述天线外壳主体的前方传递在所述天线外壳主体及所述散热盖之间生成的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导热材料包含聚醚酰亚胺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辐射元件通过预定的粘贴材料粘贴于所述散热盖的前面。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盖的前面向前方凸出形成多个位置设定凸起,
所述多个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德龙池教星柳致白崔午硕姜声满徐庸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MW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