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71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中的探测器包括框架以及依次由下而上地安装在框架上的闪烁单元、硅光电倍增器和主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探测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携带、易于装卸、功能和结构对应关系清晰明了等优点,有利于携带探测器到不同的地区开展宇生缪子探测,有利于学生学习宇生缪子探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便于开展粒子探测技术的教学与培训,有利于探测器的维护和保养;各个探测器可以设置在不同地区,从而实现对多个地区的宇生缪子的分析,可以通过构建宇生缪子通量地图等数据,克服个别地区宇生缪子通量较低带来的不利,实现短时间内得到宇生缪子探测的统计结果以进行精确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缪子探测技术领域。测技术领域。测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缪子探测
,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缪子也称μ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第二代轻子,质量约为105.67MeV,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与电子有相似的物理特性。宇生缪子来自太空的高能宇宙射线。高能宇宙射线中的质子等粒子与大气核子发生相互碰撞产生高能粒子,高能粒子进一步发生衰变,产生包括缪子等次级粒子。宇生缪子具有能量高、穿透性强的特点,同时有相对较长的寿命,在狭义相对论的影响下可以到达地表,成为在地表测量到的宇宙射线主要成分。宇生缪子在地面的通量在不同海拔及地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宇生缪子的多空间多维度探测有助于理解宇宙线进入大气后的变化过程。宇生缪子通量的变化与大气变化及磁场活动等因素相关,通过对通量的统计观察可以得到其中变化规律。
[0003]目前的宇生缪子探测设备普遍采用封闭式结构,不易进行粒子探测技术的教学和培训。另一方面,实际观测中,由于宇生缪子通量较低,不利于宇生缪子探测设备短时间内得到统计结果以进行精确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包括框架、闪烁单元、硅光电倍增器和主板;所述闪烁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闪烁体;所述闪烁单元、硅光电倍增器和主板依次由下而上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闪烁体用于在宇生缪子激发下发光;所述硅光电倍增器用于对所述闪烁体的发光进行光电检测,生成电信号;所述主板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还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辅助板位于所述硅光电倍增器与所述主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为峰保持板,所述峰保持板用于对所述硅光电倍增器输出的所述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脉冲峰脉宽增加处理后,输入至所述主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所述第一纵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纵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纵杆与所述第二纵杆平行;所述第一纵杆用于固定所述闪烁单元、所述硅光电倍增器、所述辅助板和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纵杆用于固定所述闪烁单元、所述硅光电倍增器、所述辅助板和所述主板的另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分析模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健陈羽宁云松蒋辉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