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峰值电流模式Buck变换器的模式切换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和功率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峰值电流模式Buck变换器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和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模式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降压型(Buck)DC
‑
DC变换器作为如今众多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芯片,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宽应用范围等优点。随着其负载电路工作状态的变化,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流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如何在宽负载范围内保证Buck变换器的高效率工作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0003]Buck变换器的主要调制模式包括PWM模式和PFM模式等。PWM模式的Buck工作频率固定,通过反馈改变功率上管的导通时间实现对于输出电压的调制,具体控制方式包括电压模、峰值电流模、谷值电流模等。PWM模式具有纹波小,开关噪声和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率固定,易于处理的优点,但是有在轻载下效率低的缺点。而PFM模式的Buck则通过反馈改变开关频率的方式实现对于输出电压的调制,其轻载效率较PWM有显著提高,但是其输出电压纹波一般较大,且频率不固定的开关噪声和EMI较难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PWM和PFM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峰值电流模式Buck变换器的PWM/PFM模式切换电路,使其在重载下工作在P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峰值电流模式Buck变换器的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误差放大器、振荡器控制电流产生电路、流控振荡器、峰值电流限产生电路、峰值电流检测电路;所述误差放大器E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Buck变换器内部基准电压V
REF
,反相输入端连接反馈电压V
FB
,输出连接振荡器控制电流产生电路和峰值电流限产生电路的输入端;振荡器控制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流控振荡器的输入端;峰值电流限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峰值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流控振荡器和峰值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逻辑与驱动模块;所述振荡器控制电流产生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第一NMOS管M
N1
、第二NMOS管M
N2
、第三NMOS管M
N3
、第一PMOS管M
P1
、第二PMOS管M
P2
;第一电流源I1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内部电源VDD,其电流流出端连接第二NMOS管M
N2
的漏极和栅极以及第三NMOS管M
N3
的栅极;第二电流源I2的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二PMOS管M
P2
的漏极和振荡器控制电流产生电路电流输出端口I
OSC
,其电流流出端接地;第一NMOS管M
N1
的栅极连接EA输出电压V
EA
和第三NMOS管M
N3
的源极,其漏极连接第二NMOS管M
N2
的源极,其源极接地;第三NMOS管M
N3
的漏极连接第一PMOS管M
P1
的漏极和栅极以及第二PMOS管M
P2
的栅极,并记该节点为第一节点,电压为V1;第一PMOS管M
P1
的源极和第二PMOS管M
P2
的源极均接电源VDD;所述流控振荡器用于根据振荡器控制电流I
OSC
,产生频率与其成反比的周期脉冲信号V
OS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萍,张致远,范佳航,赵忠,李成鑫,王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