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性电池的密封结构、防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67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性电池的密封结构、防爆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由第一板框和第二板框交错叠加构成;所述第一板框和第二板框的注液孔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使得叠加构成的密封框架上形成两排以上注液孔,注液孔位置交错设置,互不干涉;所述注液孔端口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安装盘,安装盘底端设置有支撑管,上端设置有用于套接第一弹簧的空心轴,所述第一弹簧上端设置有压板;所述支撑管上端连通空心轴;所述支撑管上套有用于堵住注液孔的弹性塞头;所述空心轴侧壁设置有排气孔连通空心轴内腔;所述空心轴内设置有用于堵住底端口的塞子,塞子上端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通过紧定螺钉压住;所述紧定螺钉螺纹连接在空心轴内。轴内。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性电池的密封结构、防爆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双极性电池
,具体涉及双极性电池的密封结构、防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极性电池是由多片密封框叠加构成,密封框内交错叠加安装有隔膜和双极性极片,在双极性极片两面分别涂覆有不同极性的活性物质。可以简单理解为由多个电池单元串联叠加构成的电池,每个电池单元由密封框和双极性极片以及隔膜组成;这种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过流能力高的特点。
[0003]双极性电池的电压高度与其单元串联数量有关,为了提高能量密度,就需要降低电池单元的厚度,从而实现在更小的空间内串联叠加更多的电池单元。
[0004]现有技术中,双极性电池的电池单元上每个密封框上都需要开设注液孔用于注入电解液,也用于排出充电时产生的多余气体,注液孔上设有密封塞,通常为了便于装配,每个密封框上的注液孔都开设在同一位置。由于注液孔会占用一定的厚度空间,因此每片密封框的厚度受到限制,导致双极性电池在相同体积内叠加电池单元数量受限,由此限制了双极性电池的电压。
[0005]目前,双极性电池的密封塞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性电池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板框(1)和第二板框(2)交错叠加构成;所述第一板框(1)和第二板框(2)的注液孔(3)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使得叠加构成的密封框架上形成两排以上注液孔(3),注液孔(3)位置交错设置,互不干涉,每个电池单元对应一个注液孔(3);所述注液孔(3)端口设置有密封塞(4);所述密封塞(4)包括安装盘(43),安装盘(43)底端设置有支撑管(41),上端设置有用于套接第一弹簧(9)的空心轴(44),所述第一弹簧(9)上端设置有压板(7);所述支撑管(41)上端连通空心轴(44);所述支撑管(41)上套有用于堵住注液孔(3)的弹性塞头(42);所述空心轴(44)侧壁设置有排气孔(45)连通空心轴(44)内腔;所述空心轴(44)内设置有用于堵住底端口的塞子(46),塞子(46)上端设置有第二弹簧(47),第二弹簧(47)通过紧定螺钉(48)压住;所述紧定螺钉(48)螺纹连接在空心轴(44)内,所述密封塞采用两排以上设计,设置于密封框的注液孔(3)内,每个密封塞单独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电池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框(1)和第二板框(2)的侧边均设置有第一槽口(11)和第二槽口(12);所述第一板框(1)的注液孔(3)位于第一槽口(11)内;所述第二板框(2)的注液孔(3)位于第二槽口(12)内;所述第一槽口(11)和第二槽口(12)上均设置有压板(7)压住密封塞(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电池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框(1)和第二板框(2)为片状矩形框结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框(13)和第二密封条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丰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