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59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及其组装方法,包括砌体和钢筋结构,所述钢筋结构通过浇注的方式固定在砌体内,所述钢筋结构包括等距设置在砌体上半段、中段和下半段内侧的加强筋和固定在三个加强筋四个拐角处之间的竖筋;所述钢筋结构上设置有用于砌体横向及纵向组装后固定的卡锁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将配筋砌体的钢筋结构与砌体结构融合为一体式结构,同时钢筋结构是由三个加强筋和四个竖筋组成,可使得配筋砌体的钢筋结构与砌体结构之间相互作用,降低了配筋砌体受力后破损和断裂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了配筋砌体承力效果、抗冲击负载以及强度。载以及强度。载以及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筋砌体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筋砌体是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配筋砌体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小砌体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大多配筋砌体的钢筋结构与砌体结构为分体式结构,这种结构会导致砌体结构的承力效果、抗冲击负载以及强度较差,同时砌体横向码放砌好后,才可将环箍和钩型筋条安装固定到砌体夹缝之间,难以实现砌体和砌体之间横向及纵向的便捷组装操作,整个组装操作费时费力,既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配筋砌体组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配筋砌体结构,承力效果、抗冲击负载以及强度较差,同时难以实现砌体和砌体之间横向及纵向的便捷组装操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及其组装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包括砌体和钢筋结构,所述钢筋结构通过浇注的方式固定在砌体内,所述钢筋结构包括等距设置在砌体上半段、中段和下半段内侧的加强筋和固定在三个加强筋四个拐角处之间的竖筋;所述钢筋结构上设置有用于砌体横向及纵向组装后固定的卡锁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卡锁部包括固定在砌体中段加强筋前后两端上的固定块和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上且可相互插接扣合的J型扣板。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卡锁部还包括设置在三个纵向分布砌体内腔之间的支撑梁、一体形成在支撑梁两端上的折弯端、一体形成在折弯端外端且可钩入加强筋和固定块之间的挂钩和开设在固定块上且用于容纳挂钩的钩孔。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砌体的前端和后端中部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块和J型扣板的侧孔。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砌体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向下凸起的下凸块,所述砌体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与下凸块相匹配的上凹槽。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砌体可为矩形空心砌体或者其他形状空心砌体的其中一种,所述砌体的钢筋结构可依据砌体形状及尺寸情况进行调整。
[0016]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基面预处理:在固定基面上通过混凝土预埋上用于支撑梁上挂钩挂置固定的固定块,然后在固定基面上形成用于砌体下凸块放入的凹槽;
[0018]步骤二、砌体横向组装:将砌体调整至固定基面指定位置处的固定块和凹槽之间,然后在砌体和固定基面之间填充适量混凝土,将另一个砌体上的J型扣板朝向并扣入到已经固定在地面上砌体的J型扣板上,使得两个砌体之间的J型扣板相互插接扣合,此时两个横向分布的砌体之间便会产生空隙,便可在空隙处填充入适量混凝土进行加固,便可连续进行砌体和砌体之间横向的组装及固定操作;
[0019]步骤三、砌体纵向组装:在下一层的砌体上端面填充适量混凝土,然后将预组装的砌体上的下凸块对准并插入到下一层两个砌体的上凹槽之间,使得上一层砌体处于下一层两个砌体的空隙处上方,便可进行砌体纵向之间的组装操作;
[0020]待砌体纵向组装达到三层后,便可将支撑梁下方折弯端上的挂钩钩入固定在固定基面上的固定块上,然后将支撑梁上方折弯端上的挂钩钩入固定在砌体的加强筋和固定块之间,对于三层之上的砌体,可将支撑梁上端和下端上的挂钩分别钩入固定间隔三层砌体的加强筋和固定块之间。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步骤一中凹槽的形成可通过预埋凹槽模板或者人工切缝的方式来实现,使得凹槽能够容纳砌体的下凸块,并可在固定基面和砌体之间预留出一定空腔用于混凝土填充。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步骤三中可根据砌体与固定基面或者砌体与砌体之间的跨度情况,调整支撑梁上折弯端的角度,来实现支撑梁预紧力的调整。
[002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配筋砌体的钢筋结构与砌体结构融合为一体式结构,同时钢筋结构是由三个加强筋和四个竖筋组成,钢筋结构通过浇注的方式固定在砌体内后,加强筋以及竖筋可将砌体结构进行加强和支撑处理,同时砌体结构可将钢筋结构进行覆盖,这种结构可使得配筋砌体的钢筋结构与砌体结构之间相互作用,降低了配筋砌体受力后破损和断裂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了配筋砌体承力效果、抗冲击负载以及强度。
[0027]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砌体的钢筋结构上设置了固定块、J型扣板、支撑梁、折弯端和挂钩,当一个砌体上的J型扣板对准并扣入到另一个砌体的J型扣板时,两个砌体之前横向之间便会扣合锁定,当将支撑梁通过挂钩挂置在两个砌体的加强筋和固定块之间时,支撑梁便可将纵向分布的砌体进行辅助支撑处理,这种结构可实现砌体和砌体之间横向及纵向的便捷组装操作,降低了砌体组装操作的工作量,从而提升了配筋砌体组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强度配筋砌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高强度配筋砌体钢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高强度配筋砌体组装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
[0031]图4为图3的右视剖面示意图。
[0032]图例说明:
[0033]1、砌体;101、侧孔;102、下凸块;103、上凹槽;2、加强筋;201、竖筋;202、固定块;203、J型扣板;204、钩孔;3、支撑梁;301、折弯端;30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包括砌体1和钢筋结构,钢筋结构通过浇注的方式固定在砌体1内,钢筋结构包括等距设置在砌体1上半段、中段和下半段内侧的加强筋2和固定在三个加强筋2四个拐角处之间的竖筋201,竖筋201可将三个加强筋2的拐角处进行支撑固定处理,从而提升了钢筋结构整体承力的稳定性;
[0036]钢筋结构上设置有用于砌体1横向及纵向组装后固定的卡锁部。
[0037]具体的,如图1

4所示,卡锁部包括固定在砌体1中段加强筋2前后两端上的固定块202和固定在两个固定块202上且可相互插接扣合的J型扣板203。
[0038]卡锁部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包括砌体(1)和钢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结构通过浇注的方式固定在砌体(1)内,所述钢筋结构包括等距设置在砌体(1)上半段、中段和下半段内侧的加强筋(2)和固定在三个加强筋(2)四个拐角处之间的竖筋(201);所述钢筋结构上设置有用于砌体(1)横向及纵向组装后固定的卡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部包括固定在砌体(1)中段加强筋(2)前后两端上的固定块(202)和固定在两个固定块(202)上且可相互插接扣合的J型扣板(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部还包括设置在三个纵向分布砌体(1)内腔之间的支撑梁(3)、一体形成在支撑梁(3)两端上的折弯端(301)、一体形成在折弯端(301)外端且可钩入加强筋(2)和固定块(202)之间的挂钩(302)和开设在固定块(202)上且用于容纳挂钩(302)的钩孔(2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1)的前端和后端中部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块(202)和J型扣板(203)的侧孔(1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1)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向下凸起的下凸块(102),所述砌体(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与下凸块(102)相匹配的上凹槽(103)。6.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1)可为矩形空心砌体或者其他形状空心砌体的其中一种,所述砌体(1)的钢筋结构可依据砌体(1)形状及尺寸情况进行调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配筋砌体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面预处理:在固定基面上通过混凝土预埋上用于支撑梁(3)上挂钩(302)挂置固定的固定块(202),然后在固定基面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亮李连平樊增武郭鑫磊白海军张思远张国帅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